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通訊不發達,打仗時是怎麼統一指揮千軍萬馬的?方法很意外

古代通訊不發達,打仗時是怎麼統一指揮千軍萬馬的?方法很意外

【本賬號文章內容全部為作者原創,禁止抄襲轉載!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

用於遠程傳遞戰略性情報的是烽燧,驛馬。烽燧就是俗稱的烽火,狼煙,白天用煙柱,夜晚用篝火,利用煙柱、篝火的不同數量表示入侵敵軍的數量,入侵地點。但具體情報就需要驛馬,也就是騎馬信使傳達.

打起來的時候,主將利用旗鼓號通知部將,部將靠傳令兵通知隊長,隊長靠嗓門控制手下士兵。但戰爭未必像你想像的那麼完美,有可能你的部將沒聽到沒看到旗號,也有可能傳令兵在路上被殺了沒通知到隊長,也有可能隊長感冒了聲音沒有那麼響亮。這時看的是將領的個人素養了,冷靜的思考和準確的判斷適時的派出部隊給敵人最後一擊或彌補我方陣型的薄弱處。

雖然中國人在那時候用擊鼓和鳴金來臨陣指揮玩的很溜,但在整個戰略層級的只會上仍然是和西方同時代國家一樣的慘。受制於道路和後勤條件,參戰的部隊往往跟春運的火車站一樣沿著為數不多的幾條道路一點一點往前挪,同一批人多了道路受不了只能龜速前進,前線的人多了後勤跟不上就餓肚子.

在沒那麼高科技通訊手段的年代,臨陣指揮基本靠吼,排隊槍斃時代幾個大規模兵團之間的配合主要靠默契並補充一些信件交流,而冷兵器時代則完完全全是前面浴血奮戰後面慢悠悠趕路,順風浪逆風投的豬隊友配合.

PS:本文到此結束,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往期內容更精彩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司馬 的精彩文章:

被譽為「皇后之鄉」的山西大同,你知道那裡出了多少皇后嗎?
子嬰本該是三世皇帝,為何卻改稱「秦王」?劉邦一眼看破真相

TAG:歷史司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