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地發現一裝滿水銀的棺材 但卻找不到一絲縫隙 難倒考古專家

此地發現一裝滿水銀的棺材 但卻找不到一絲縫隙 難倒考古專家

大家都知道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多少朝代更迭,有很多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都失傳了,但是我們的祖先們是非常相信人死之後還會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的,所以他們會在地下放很多陪葬品方便已故的人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用。

此地發現一裝滿水銀的棺材 但卻找不到一絲縫隙 難倒考古專家

2016年5月浙江省文物部門突然接受到了一通來自黃岩博物館的消息。在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嶼頭鄉前礁村有村民在挖地基蓋房子的時候挖出了一座古墓!於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馬上派出了考古隊,並且通知當地對古墓四周進行了嚴密的保護。

考古專家到了之後馬上就開始了搶救性的挖掘工作,經過考古專家初步勘探,這是一座南宋的古墓,而根據墓碑的記載,墓主人名叫趙伯澐,是宋太祖第七代孫子,曾經是黃岩縣的縣丞。隨後考古隊從這座百年的古墓中挖掘出一個硃紅色的柏木棺材,雖然經過了幾百年,但是上面的油漆依舊光鮮亮麗,就好像剛剛漆上去的一樣。

此地發現一裝滿水銀的棺材 但卻找不到一絲縫隙 難倒考古專家

當考古人員們準備打開這具棺材的時候,突然有經驗的考古專家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這個棺材裡面肯定有大量的水,於是他們在外棺上鑽出了三個小孔,果然裡面流出了大量黑色的水,原來這個地方因為常年氣候都很潮濕,所以考古人員判斷肯定棺材裡有積水。

因為當時古墓周圍的環境比較潮濕悶熱,而且人多手雜。為了文物的安全起見,考古專家們決定馬上將棺槨送回博物館再在進行下一步清理。正當考古隊準備把棺材卸下來,並且搬進博物館裡的時候。剛剛到達黃岩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專家們。馬上阻止了這種行為,並且要求馬上選一塊寬敞並且空氣流暢的空地里作為開棺的場地。

此地發現一裝滿水銀的棺材 但卻找不到一絲縫隙 難倒考古專家

雖然大家心裡充滿了疑惑,但是還是按照他們的說法做了。隨後,絲綢博物館的專家們解釋道。這個棺木已經放了800多年了,如果裡面的文物沒有損壞,大多數是因為裡邊放滿了水銀。而且裡邊的屍體經過時間的侵蝕也會產生劇毒的氣體。如果在室內打開,後果不堪設想。而且棺木已經被鑽開了孔洞,空氣很可能已經進到了裡面,裡面有價值的文物都已經開始腐敗了,必須要馬上進行清理和保護。

隨著一切工作的就緒,考古隊員們準備對棺材進行開棺,但是考古專家們圍著這個棺材轉了一圈,竟沒有發現一絲縫隙。要知道,所有的棺材都是必須先做好主棺,把屍體放進去之後,再蓋上蓋子的,然而這個棺材連一絲絲的縫隙都找不出來,那他們是怎麼把人放進去的呢?

此地發現一裝滿水銀的棺材 但卻找不到一絲縫隙 難倒考古專家

突然一位隊員用放大鏡在其中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凹陷的痕迹,考古隊員們這才得以把棺材打開。原來這個棺材是用一整棵樹製作而成的,棺蓋和棺身之間,選擇用榫卯的結構,環環相扣,所以非常的嚴絲合縫,而且外面還有厚厚的紅漆,所以使得整個棺材不仔細看都看不出來什麼破綻。

隨著棺材打開,考古隊員們發現棺材裡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水銀,因為水銀具有強烈的毒性,所以不能馬上進行清理工作。經過一個晚上的停放,等棺材裡面的水銀揮發乾凈後,考古隊員們就立刻對棺材展開清理。

此地發現一裝滿水銀的棺材 但卻找不到一絲縫隙 難倒考古專家

打開棺材後,他們發現裡面滿滿的都是絲織品,因為絲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非常容易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很容易就損毀了。但是因為考古隊員們之前就早有準備,馬上對拿出來的絲織品進行了處理,成功地保存了大量的絲織品。

此地發現一裝滿水銀的棺材 但卻找不到一絲縫隙 難倒考古專家

榫卯結構的手工藝品在我國古代非常的常見,大家在平時有沒有見過什麼榫卯結構的工藝品呢?歡迎大家留言告訴小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館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唐朝太子,當儲君時癱瘓不起,父皇去世後卻立即站了起來
金庸小說七大邪門武功,九陰白骨爪排最後,第一卻被一個文盲練成

TAG:客館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