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這個男人,讓我頭皮發麻了103次,今天我把他介紹給大家 | 魔宙出品

這個男人,讓我頭皮發麻了103次,今天我把他介紹給大家 | 魔宙出品

大家好,我是徐浪。




我高三時,校門口發生了一件事,後來每次同學聚會,都會被當作段子講一遍。


 


當時門口開了家小理髮店,理髮師只有老闆娘一人,剛中專畢業,和我們歲數差不多,長得挺好看,但由於更早的步入社會,比女同學們多了一種說不清的風情。

 


她引起了一些男生的瘋狂追逐,甚至有人為她打了幾架——像《動物世界》里,雄性動物為爭奪交配權而互毆。





為了爭奪交配權拚命,和動物沒啥區別




最後成功獲得追逐權的,是高三的扛把子之一,在打敗、恐嚇退所有競爭對手後,他開始軟磨硬泡,沒多久,還真成功了。


 

但有一問題,這姑娘成了「大嫂」後,大家都不愛去她那剪頭了,生意越來越差。


 


男生覺得名花有主,而且怕被扛把子誤會,所以不愛去;女生覺得那地方混子扎堆,不安全,所以也不愛去。


 


沒多久,一件事情成了最後一根稻草,徹底壓垮了這家理髮店。


 


扛把子有時也需要去上課,但為了「大嫂」的安全,會派小弟們輪流看店。





「大嫂」的理髮店經常空無一人


 


有一天,一個住在附近的中年男性來剪頭,看店的小弟注意到,在大嫂給男人剪頭時,男人被圍布圍住的,襠部的地方,一直在顫動。


 


他越想越不對勁:這TM是看著大嫂在自慰啊,絕對不能忍!


 


小弟衝上去就是一個飛踹,把中年男人踹倒在地,露出了雙手——他正用T恤底部擦眼鏡。


 


男人報警後,在民警的調解下,扛把子選擇私了,和小弟湊了點錢,大嫂也把店兌了出去,總共有兩萬多,賠給了對方。

 


這個故事,我講給過好幾個人,他們都深信不疑,覺得是真事兒。


 


但對不起朋友,這是我瞎編的。




下面寫的,都不是瞎編的了




有人理髮時對著理髮師自慰這種事,從沒在我們學校門口發生過。



這故事來自

美國民俗學家布魯范德

搜集到的一則都市傳說。




什麼是都市傳說?魔宙不少粉絲都聽我提過。




按維基百科的說法,是這樣——





都市傳說是指以現代日常生活為背景,以新奇、怪誕或嚇人情節為主要特色的短篇幅民間故事、傳說或傳奇。


 


它追求一種「真與假」 混合的敘事方法,既有生活事實,又有符合世俗理念的杜撰情節。


 


這兩點結合好,就能產生一種迷惑的功效,能讓人信以為真。




理髮自慰原故事是這樣的——在美髮店要關門時,一大哥出現在門口,要求美女理髮師給他剪頭。


 


理髮師將圍布系在大哥脖子上,伸手去拿剪髮工具時,發現圍布中間上下顫動——她立刻做出判斷:大哥是在自慰。


 

她偷著報警後,趁大哥不注意,用吹風機狠揍大哥後腦勺,把大哥削懵了。


 


警察來後揭下圍布,發現正在恢復意識的大哥,一直是在圍布下擦眼鏡。


 


從1986 年起,這個都市傳說就在全世界各國流傳、不停的有人上當。




老布作為都市傳說領域的開山鼻祖,被公認是20世紀最偉大的民俗學家之一。




收集理髮自慰這樣的故事,就是他的工作。因為研究太厲害,

他被稱作「都市傳說先生」。




布魯范德,我給他起了個中文名老布




2004年時,我在香港的一家二樓書店,遇到了第一本老布的書,叫《The Vanishing Hitchhiker》。




我站著翻了幾頁,如獲至寶。






像理髮自慰的故事,之所以傳遍全球,是因為都市傳說本身的特性——真假難辨,在講述和傳播的過程中,時常被當作「真人真事」。


 


不管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都有去理髮店剪頭的需求,面臨著可能被tony老師剪成村炮的風險,自然會有焦慮。





理髮師和顧客之前,總是不能互相信任




顧客被理髮師誤認為打飛機,實際上是顧客和理髮師之間一種互不信任、猜忌的體現。


 


在老布搜集的故事裡,像這樣的都市傳說,以及其背後的原因,還有無數個。




在這本《The Vanishing Hitchhiker》里,就有一百多個,全都叫人頭皮發麻。




依我判斷,這些故事裡,你最少聽過5個。




我能估計那麼精準,是因為我把這本書拿來出版了。







為什麼要出這本書呢,因為作者簡直是我的偶像,我能寫出《夜行實錄》,和他關係很大。


 


這本《消失的搭車客》,就是他研究都市傳說的開山之作。自從第一回看到,就成了我最愛的書之一。




最扯的,就是

中國

的都市傳說




美國的民俗學者,從1940 年就開始搜集研究「都市傳說」了,但那時還沒「都市傳說」這概念,民俗學者們將它看成一種校園流傳的口述故事。


 


直到1981年,布魯范德寫了這本《消失的搭車客》,列舉了大量的都市傳說故事,提出「都市傳說」的概念,認為都市傳說應該和謠言、口頭故事區分開。


 


老布說,都市傳說其實是反映社會的窗口。




這點我非常認可。


 


無論任何年代,任何國家,人們的所思所想,都會體現在流行的都市傳說里。


 


比如,美國是「汽車輪上的國家」,開車是他們最常用的出行方式,因此產生了很多和車有關的都市傳說,比如「消失的搭車客」、「后座殺手」、「車底殺人狂」、「男扮女裝的搭車客」。


 


而中國這些年最讓人關心和恐懼的,就是食品安全問題,所以我們誕生了一些不可思議的都市傳說,在父母輩的微信群里流傳:


 


臭豆腐配料有屎、羊肉串里有艾滋也就算了,肯德基的雞,還可以生化危機,長出六個翅膀,有偽造的視頻,還TM不少人信誓旦旦說見過。





網傳的「哪吒雞」,有這技術肯德基早去研究斷肢再生了


 


流行這些,當然是因為我們擔心,唯恐事情發生在自己頭上。


 


《消失的搭車客》有個副標題:美國都市傳說及其意義,比如閣樓上的殺人、下水道里的鱷魚、弔死的男友等等。這些離奇傳說是否真的發生?又是怎麼傳起來的?




老布分析的非常清晰,了解這些傳說,你就能看到那個時代的美國。

其中很多故事,發生在世界各地,但仔細一想,好像也曾發生在中國某地。


 


這本書國內在2007年曾出過,出於對這本書的喜愛,我還買了十好幾本送朋友——但,大家都知道,我是個審美奇高的人,國內版的設計和裝幀,太不符合我的審美了。


 


如果是讓我來做,那絕對的,弄得好十倍啊!





舊版的搭車客,我特意給它P了個圖,絕對沒醜化 





衝動之下,我找了一個在出版行業有多年經驗的朋友,大寶土豆子,問她能不能幫我把這本書的版權買下來。


 


她問我想幹嘛,我說沒別的,就是想要。




我怎麼搞起學術來了


 


為了實現我的夢想,從2017年2月到6月,大寶土豆子叮咣一頓發郵件,發了四個月,才在國外的一家出版社手裡,把版權拿下了。


 


拿到版權以後,我最開始獨佔欲比較強,只想把它裝進口袋,給它給它寵愛。


 


但後來冷靜想了想,這算不算不算愛?


 


不算,做人不能光滿足一己私慾,好東西應該和人分享,起碼應該和你們分享——而且這本書的版權費,還挺貴的。


 


所以我又找到大寶土豆子,她問我又要幹啥,我說那什麼,咱把這本書出版了吧。


 


大寶土豆子咔咔又發了四個月郵件,找翻譯找插畫師找出版社找設計,最後挑了口碑很好的三聯,聯合出了這本書。




大寶土豆子曾經問我,魔宙向來講故事,現在要出一本「學術書」,是不是不合適。




我說不會,只要好看,是否「學術」不重要。況且,這本書對魔宙意義很重大。




在新書的封底,老金是這麼評價《消失的搭車客》的——





  


我和老金都自認為是都市傳說寫作者,在每篇《夜行實錄》和《北洋夜行記》的開頭,都會放上這樣一段話:


 





都市傳說既是觀看民心和社會現狀的窗口,又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再加上讀起來又爽又易懂,我真心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愛這個文化。




《消失的搭車客》,只是我的第一步,

我已經拿下了布魯范德另兩本書的版權

,後面我會繼續推進這個文化在中國的影響力。




你知道我們有多努力么?


 


都市傳說在美國,已經被研究了快80年,到今天,它早就不只是民俗學者觀察社會的窗口,還是一種愛好者眾多的文化——根據都市傳說改編的影視作品、小說甚至色情作品,多不勝數。


 


都市傳說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我最近研究連環殺手時,誤入了一個美國的都市傳說論壇,發現連連環殺手本身,都已經成為都市傳說中的一部分。




這個都市傳說是這樣的:


 



不同地區的連環殺手之間,存在著交易——在連環殺手A不方便時,連環殺手B可以綁一個人,送貨上門;B被警方追蹤時,A也要回饋他,在其他地區用B的手法殺幾個人,混淆視聽。


 


這些交易,都通過一種叫「殺手幣」的內部貨幣完成。


 


上海大學的民俗學者張敦福在《都市傳說研究初探》中,按照真實程度,把都市傳說分為4類:





? 完全真實 (completely true) 




?有一定的真實性 ( based in truth) 




?可能是虛構的 ( probably false) 




?完全是虛構的 ( completely false)


 


以我對連環殺手的研究,這個都市傳說應該屬於4,完全扯犢子——但扯犢子,也有扯的原因。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連環殺手,警力又嚴重不足,效率總是很低,很多案件都破不了——這個都市傳說,反映了美國人心裡對連環殺手的恐懼,以及對警察總是破不了案的原因揣測。


 


同時它還有一個警示作用——殺人的人很多,要小心。


 


中國也是一樣,有很多通過都市傳說反映出來的社會問題,需要人去分析,去警惕。


 


雖然國內也有像李揚老師、張敦福老師等一些學者,在致力於研究都市傳說,但我希望在民間也能像美國一樣,有大量的論壇來討論,甚至有大衛艾默里這種一流的都市傳說學者,直接在專業網站上解答問題。





美國論壇上的都市傳說板塊,我用谷歌翻譯了一下

 




老版《消失的搭車客》,是作為社科類的學術書籍出的,但這本書又好讀又有意思,103個讓人頭皮發麻的都市傳說,比小說都好讀。





 


所以,在新版的書里,書頁的顏色,我們用了兩種,除了我最愛的黑色,還選了比較顯眼的深玫紅色——這個顏色會削弱一點故事的驚悚感,裡面的故事也都做了視覺上的處理。





這也太好看了




在選插畫風格的時候,我們翻了很多插畫、歷史類的書籍,最後決定參考美國老電影海報的風格,用相對比較現代的筆觸繪製。


 


插畫師在繪畫時,除了閱讀本書內容外,為盡量貼近故事原貌,還查了很多資料。


 


舉個例子:在下水道中的鱷魚這個都市傳說里,插畫師搜索了多個故事,最後決定把鱷魚的眼睛畫成白色的——長期生活在下水道里的鱷魚,因為常年不見光,都患有白內障。





白內障鱷魚




最關鍵的就是翻譯,我們請了中國海洋大學的李揚教授,重新審閱和校對了原著及首版譯文,讓這本書更加準確、順暢和易讀。


 


李揚教授是老布的好朋友,也是國內最好的民俗學專家之一,對都市傳說有很深的研究,他翻譯,我放心。





李揚老師和布魯范德多年前的合影


 


但中間還是出了挺多問題,李老師歲數大,得了眼疾,看電腦5分鐘,就嘩嘩淌眼淚,整得我們賊心疼:李老師,您好好歇歇再接著弄。


 


為什麼買了一年半,現在才出版,就是因為我只信李老師的翻譯。


 


在翻譯過程中,李老師幾次都說不行了,要不然咱就好聚好散吧,大寶土豆子堅持說不行,等您。


 


李老師終於鬆了口:這可能是我翻譯的最後一本書了。


 


我想著機會難得,就邀請他又寫了新的譯後記。




除此之外,我拜託他聯繫老布,寫一個給中國讀者的致辭,結果等了將近3個月,都沒有迴音,我非常失望,不知道是老布不想理我,還是他也變成一個「都市傳說」了。


 


後來李揚老師的兒子,給老布打電話,才知道老布換郵箱了,李老師沒收到換郵箱的郵件,郵件發到了舊郵箱,於是大家彼此錯過了很久。


 


聯繫上老布後,他很快回了郵件,聊完出版的事兒之後,剩下一半篇幅都在聊滑雪。


 


老布八十多了,身體還很硬朗,年初在度假村滑了一個多月,我琢磨著等冬天到了,是不是請他來一趟中國,去亞布力滑雪,跟他請教些都市傳說方面的知識。


 



再來個完整版的




都市傳說是一種城市亞文化,看起來是舶來品,但實際上全世界都相通。城市生活豐富、便利,同時神秘、危險,滋生著各色傳說,非常值得研究。


 


更何況,都市傳說的警示作用,真的會讓我們在生活中提高警惕,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可能的話,哪天我就搞一個《中國有都傳》,讓大家都來講故事。





 


當然,這一切,還得從老布這本《消失的搭車客》開始。




這本書目前已經在噹噹上線,

這兩天

買書5折還包郵,賣完拉倒




掃碼或點擊閱讀原文,都能買。





 


對,為了這本我心愛的書,明晚我還會更一篇《夜行檔案》,繼續強推——明晚十點半,不見不散。






世界從未如此神秘


????? 

● 

?????


We Promise


We Are Original




文中圖片均為原創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魔宙 的精彩文章:

我的發小兒接連死亡,誰在幹掉他們? | 夜行警事S1-003

TAG:魔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