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念佛止觀」——《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9)

「念佛止觀」——《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9)

「念佛止觀」——《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9)

「修觀」用「中」——《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8)

《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青蓮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

凈空法師  1998年宣講於新加坡凈宗學會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講經註疏,在未講經文之前一定先要將全經的大意,給聽眾做一個概略的介紹。這種介紹古人用的名詞很多,我們最常看到像天台家講的「五重玄義」,賢首所說的「十門開啟」,都是經前的介紹,這也有稱之為綸貫。我們在此看到的註解,是康熙年間青蓮法師,法名靈椉。諸位在這裡可以看到這個「椉」是古寫,現在不是這個寫法,就是大小乘的「乘」。他用的是綸貫,也是這個性質。我們仔細看綸貫的內容,它裡面包含了天台家的五重玄義,而比五重玄義的內容更為豐富。



承前:【天台依諸大乘經,立四種三昧,修十乘觀法。直就陰心,顯三千法,即從行觀義。】

『十乘觀法』,這是天台的止觀,也是天台家修行方法的綱領,它分十條。這十條,對於修行人都有很大的幫助,即使念佛人也不例外。十條裡面可以分為三段,針對上中下三等根機。

『第四破法遍,以三觀破三惑。三觀一心,無惑不破。』

佛給我們一個最方便的方法,教給我們念佛。止觀講「善巧安心止觀」,我們是「善巧安心佛號」,比止觀還方便。這是為何法門這麼多,一切諸佛如來偏贊念佛法門,念佛的方法很多,為什麼諸佛如來偏贊持名念佛,道理在於此。我們沒有法子,就把心安在佛號上,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雜念,這就叫正念。念「阿彌陀佛」是不是真的正念?不是,阿彌陀佛還是個妄念,用一個妄念來對治一切妄念,是這一個方法。有人說,我用「一二三四」也可以,行!是可以。但是為什麼一定要用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本願相應,那就是說,你將來決定往生到極樂世界作佛。你念一二三四,可以控制你的妄想雜念,極樂世界沒緣,你去不了。問題就是你一二三四念得很好,妄念念掉了,你有沒有把握了生死、出三界?如果出不了三界,依舊搞六道輪迴,這就是念「一二三四」不如念「阿彌陀佛」的道理。一切諸佛如來勸我們念阿彌陀佛,不勸我們念一二三四,你偏偏念一二三四,你不是叫作對嗎?跟誰作對?跟自己作對,沒有跟諸佛如來作對,跟自己作對,還是隨順自己的妄想習氣,不相信老師的教誨。老師教的方法決定有道理在,決定有好處在,我們自己想出的方法固然也有好處,這個好處總比不上老師那個好處。

我們的心要安在哪裡?我們想想,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實際上,須菩提只問了兩樁事情:一個是「云何降伏其心?」這個問題問的是,我們的煩惱雜念太多,用什麼方法能把它控制住,能把這些妄想雜念降伏住?第二個問題是問「應云何住?」我們的心應該安住在哪裡?一部《金剛經》就這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如果在凈土宗裡面的解答,哪有那麼麻煩,哪有那麼啰嗦?「云何降伏其心?」南無阿彌陀佛就降伏了。念頭才起,一句佛號提起壓住了,久而久之心裡只有佛號,沒有妄念了。「應云何住?」南無阿彌陀佛。你就把心安住在阿彌陀佛佛號上就行了,問題就解決了,還用得著那麼啰嗦,講那麼多廢話!釋迦牟尼佛講了一部《金剛經》,解答這兩個問題,對誰講的?不相信念佛法門的人。真正相信念佛,哪裡需要讓釋迦牟尼佛說那麼多話,費那麼多口舌?所以這個法門是什麼人修的?上上根人修的,一生當中圓成佛道的法門。

一句佛號就具足三止三觀,一句佛號圓攝無量法門,這是蓮池大師講的,蕅益大師講的。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法,無有一法不含攝在其中,這不是天台講的「一心三觀」是什麼?我們今天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確實與一心三觀不相應,我們這裡夾雜著妄想,夾雜著雜念,所以這一句佛號念得沒有效果,沒有成績表現。我們也曾經在念佛堂里看到,有些人念得法喜充滿,幾天幾夜精神不疲不厭。那是什麼原因?他用真誠心念佛,用清凈心念佛,所以才有效果。我們是用夾雜心念佛,用疑慮心念佛,所以收不到效果。細細想想,是不是這樣的?

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我們在念佛堂沒有做到,我們在念佛當中,六根還是攀緣外面境界,沒有把六根收回來。眼還是東張西望,心裡還是妄想分別,在念佛堂看看這個人,跟人家擠眉弄眼,心還是散亂的。看到喜歡的人,會跟他笑笑點頭,看到不如意的人還生氣,瞪著眼睛,這怎麼能相應?心沒有定下來,不是真誠心、清凈心念佛。我念佛,念這一句佛號,為這個世間苦難眾生,為法界一切眾生,那是慈悲心相應。想想,我們念佛收不到效果,原因在哪裡?為什麼別人念佛,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他的原因何在,要把這個找出來。把我們得不到效果那個因素消除,人家效果很好的那個原因,我們要記取、採取,我們念佛功夫也會得力,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三惑,如果次第破是漸修,同時破是頓超,在佛法講「頓漸」兩門。頓超快,念佛法門是圓頓大法。怎樣用「都攝六根」的方法?觀世音菩薩在楞嚴會上所講的,那就是的。大勢至菩薩提出來,「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觀世音菩薩是做出個樣子來給我們看,「反聞聞自性」就是「都攝六根」。用這一個字做代表,耳反聞,眼要反觀。什麼叫「反」?不緣外面的境界,就反過來了,就是都攝。換句話說,眼能不看嗎?好,閉著眼睛不看。耳能不聽嗎?沒有辦法,耳沒有辦法關閉,睡著了,耳朵還可以聽到外面聲音,耳怎麼反法?實在講,「反」不是說我們不聽了、不看了,不是的。反的意思就是「三觀」,三觀就是反聞。眼見色相,耳聽音聲,立刻就懂得一切眾生相的體相用,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這就是反觀。不會隨境界相轉,知道體空寂、相虛幻,知道現象的因緣果。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念佛止觀」——《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9)

資料圖片:拉薩藏族同胞宗教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三觀略陳」——《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41)
「無道墮惡道,求脫甚為難,人身既難得,佛經難得聞」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