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此皇帝在位時間排名第三,可一生從無政績,也沒辦過任何大事

清代此皇帝在位時間排名第三,可一生從無政績,也沒辦過任何大事

清代十二個皇帝,光緒在位時間三十四年,僅次於康熙和乾隆。但就政績來說,他遠遠不能和自己的這兩位先祖相比,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儘管光緒帝背後有慈禧這個強勢的太后,可是在他親政期間,所表現出來的執政能力也十分平庸。

不可否認,光緒帝是一個有著憂國憂民情懷的皇帝,這與他自小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有很大關係。在各位師傅中,翁同龢教授光緒的時間最長,兩人關係也最親近。正是在翁同龢等人的教導下,光緒帝逐漸成長為一個具有一定道德品質的君主。

作為一個君主,光緒帝知道親民、愛民是他的本分。1885年,15歲的光緒帝寫下這樣的文字:「為人上者,必先有愛民之心,而後有憂民之意。愛之深,故憂之切,故一民飢,曰我飢字;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即竭誠、盡敬以致之。」

翁同龢等人在光緒帝身上花費了很大的心血,是想把光緒帝培養成康熙那樣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光緒帝最終沒有成長為康熙大帝。人們常常認為是慈禧太后在日常生活中對他欺凌逼迫的緣故。

從綜合各種史料看,從小影響光緒帝成長的主要因素是體弱、孤單和慈禧太后的威嚴。在政治上,慈禧的強勢主要表現為對最高權力的壟斷,光緒得不到應有的權力。他親政之前,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親政之後,朝政大權仍掌握在慈禧手中。

正是由於慈禧太后性格強勢,又壟斷最高權力,才使得光緒帝得不到足夠的歷練,他的心理、性格、能力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影響。戊戌變法之前,光緒的性格偏于敏感,容易激動。作為一個社會變革的領導者來說,其性情必須頑強、鍥而不捨,而這些正是光緒帝所缺乏的。

由於沒有經過太多的歷練,光緒帝的執政能力只能說是一般般,甚至是偏弱。之所以這樣說,是光緒帝存在明顯的缺陷,既沒有謀略又容易感情用事。這些缺陷在甲午戰爭中充分得到體現,他一力主戰,而每到危機時刻總是拿不出扭轉形勢的辦法,更無法做到力挽狂瀾,每每以痛苦、痛哭,接受現實而告終。

光緒一朝,有作為的大臣不少,像李鴻章、張之洞等地方督撫都是實權派人物。可遺憾的是,這些人基本上都沒有得到光緒的重視。他沒有把這些影響力很大的大臣拉到自己的陣營中來。

自光緒親政後,雖然逐漸形成了「帝黨」政治集團,可實際上「帝黨」中只有翁同龢長期擔任戶部尚書,兩度出任軍機大臣,有一定的權勢,而其他人並不掌握重要權力。因此,在關鍵時刻,這些人無法給光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如果我們熟悉李鴻章和張之洞等朝中重臣,就會發現,他們都是革新派,內心也並非想和保守的慈禧站在一起。如果光緒對他們進行拉攏,多多聽取他們的意見,是極有可能獲得他們的支持的。事實表明,李鴻章曾經對年幼的光緒帝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有所作為。

到了1898年的時候,光緒登基已有24年,親政也有10年,他仍然是孤家寡人一個。雖然這與慈禧的打壓不無關係,可是光緒帝缺乏培植親信的能力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比如他對李鴻章就不會拉攏,反而一把將他推給了慈禧。

甲午戰敗,明白人都知道這並非是李鴻章一人之過,可是光緒情急之下對李鴻章動輒嚴懲、治罪。反而是慈禧深明大義,在關鍵時刻唱紅臉,下旨為李鴻章說話,保全了李鴻章和他的淮軍集團。這個舉動讓李鴻章徹底投入了慈禧的懷抱。

再說戊戌變法,光緒帝其實並不具備領導一場社會變革的能力,可他卻急於發動一場政治變革。誠然,戊戌變法的初衷是為了富強國家,但光緒帝也想藉此機會自救,希望擺脫慈禧的掌控,做一個真正的皇帝。然而,光緒所用的儘是一幫書生,手上沒有權力卻想挑戰後黨的實權人物,結果戊戌變法草草收場,自己也落得個囚禁的下場。

大多人對光緒一直是持同情態度的,但筆者對此不以為然。作為一個在位34年的皇帝,總是找不到合理的辦法去應對慈禧和實權派大臣,這怎麼也說不過去。歷史上太后掌權的事例很多,如漢武帝剛登基時大權就在竇太后的手上,可是他不也收放自如,一步步將皇權攬入手中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八國聯軍在紫禁城舉行閱兵,讓人痛心的是,其中竟有一支中國軍隊
乾隆祭祀比干暗含虛偽,若他在朝為官,其下場將比剖腹挖心更慘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