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宋朝6大軍團,岳家軍僅能排第三,有一個守護邊疆數百餘年

盤點宋朝6大軍團,岳家軍僅能排第三,有一個守護邊疆數百餘年

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乃一脈相承,統稱宋朝;自宋太祖趙匡胤陳橋驛兵變建立宋朝開始,到元朝攻破臨安,崖山海戰宋朝被滅國算起,宋朝共享國三百一十九年;在這三百餘年裡,宋朝經濟空前繁榮,但也先後面臨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屢受欺辱;現在盤點宋朝歷史上保護江山的六大軍團:

TOP、6 呼家將

呼家軍名氣應該是最不顯的,但在當時卻是響噹噹的存在;呼家軍是由北宋開國將領呼延贊建立的,為宋朝的統一建立了赫赫功勛,在宋太宗時期,呼延贊升為鐵騎軍指揮使,在憑北漢之後,隨崔翰戍守定州;後一路升任遼州刺史、扶州刺史、康州團練使等。

呼延贊的後代之中比較有名的當屬呼延慶,他是呼延贊的曾孫,不僅是北宋邊關防線的一員大將,同時還是北宋時期的「外交官」。因為他精通金國語言,曾經多次遠赴金國和談,和金國商議如何攻打遼國的「海上之盟」就是他的主要外交功績。

另外,《水滸傳》中,雙鞭呼延灼就是呼家將的後人,在征方臘之後呼延灼被封為御營兵馬指揮使。後來率領大軍,打敗了金兀朮四太子,大軍一直殺至淮西,呼延灼陣亡。自此,呼家將在歷史上再無記載。

TOP、5 韓家軍

韓家軍就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韓世忠建立的軍隊;韓世忠身材魁偉,勇猛過人。出身貧寒,十八歲應募從軍。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參軍後在曾在西北抵禦西夏,因勇猛過人,立下大功,經略使上報朝廷,請求破格提拔韓世忠。可是,當時主持邊事的童貫卻懷疑彙報的真實性,只同意給韓世忠升一級。

韓世忠在河北一帶堅持抗金鬥爭數年,官階不高,所率兵馬並不多,但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因此,其威名震懾金兵。但韓世忠的崛起還要在「靖康之變」後,趙構南逃,在杭州登基稱帝,重建宋朝,史稱南宋;但將官苗傅、劉正彥對朝廷不滿發動兵變,殺死了王淵和宦官康履,逼趙構讓位給三歲的兒子。呂頤浩約韓世忠、張浚等大將平息叛亂,解救趙構。

在此次平叛過程中,韓世忠因功勞最大,從此成了趙構的親信,被任命為武勝軍節度使、御營左軍都統制。此次平亂,確立了韓世忠在南宋將領中的名聲和地位。在金兀朮率兵南下的時候,韓世忠在黃天盪之中圍困金國軍隊的就是韓家軍,韓家軍勇猛異常,如果不是漢奸出賣的話,金兀朮早就死在黃天盪了。而且,背嵬軍就是韓世忠發明的,乃是韓家軍的精銳。

TOP、4 楊家將

北宋初年,有「金鞭呼家,銀搶楊家」的說法,但是在歷史上,楊家將可比呼家將有名氣多了;楊家將的第一任家主乃是楊業,楊業先擔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著稱,以功升遷到建雄軍節度使。由於楊業戰功卓著,所向無敵,國人號稱無敵。北漢被滅後,楊業歸順宋朝,宋太宗素知楊業威名,授予他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

宋太宗以楊業對防禦遼國有豐富經驗,派他到代州為三交駐泊兵馬部署,為潘美節制。遼國大軍從雁門大舉進攻,楊業從小路率領數百騎兵繞到遼軍背後,與潘美的部隊前後夾擊遼軍,殺死遼國節度使駙馬侍中蕭咄李,生擒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繳獲很多兵甲戰馬。楊業因功升雲州觀察使。以後遼國望見楊業的旌旗,就不戰而走。

但可惜因為楊業功績太顯赫,遭到朝中小人妒忌,後楊業遭伏,楊業力竭被擒,楊業的長子楊延玉,以及部將王貴、賀懷浦全都力戰而死。楊業被擒不屈,絕食三日而死。楊家將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楊業的兒子楊延昭。楊延昭正好處在北宋對遼國進行防禦的時期,他為保衛宋朝的邊防而奮戰,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延續了楊家將的威名。但是其他很多耳熟能詳的楊家將,其實都是虛構的。

TOP、3 岳家軍

沒錯,終於到了岳飛的岳家軍了;岳家軍是南宋初年由岳飛領導的抗金軍隊,以牛皋、董先各部義軍為主幹,後陸續收編楊么等農民軍部眾,吸收山東兩河忠義社梁興、李寶等,匯成大軍。軍隊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語。

部隊久駐鄂州,世居漢地,南宋末年抗擊金蒙的將士,很多就是岳家軍子孫。岳家軍總計十餘萬,分為十二部,其中踏白軍、游奕軍、背嵬軍為岳飛親軍,皆有長戟硬弩兵車數千和步兵數千。岳飛一心想收復被金國佔領的中原大地,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又關心愛護士兵。他領導的岳家軍作戰十分勇猛,從沒打過敗仗。

岳飛絕對是一個不世出的天才,發明了對付金軍鐵騎的戰法,岳飛用此戰法,十年中把「無人可敵」 的金人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使岳家軍僅以犧牲一萬五千人,傷兩萬人的代價,殺死金兵約十五萬人,傷不少於五萬。 「兀朮大慟」的可以看出女真人對岳家軍是又怕又恨。可惜岳飛死後,岳家軍在朝中奸臣的打壓下,不復存在。

TOP、2 種家軍

北宋初年,西北邊疆頻頻受到西夏國王元昊的軍隊的掠搶。西夏與與宋多次發生戰爭。百姓萬分恐慌,不少人競想遷居南山躲避。為抵禦西夏,北宋王朝應種世衡要求在故寬州舊地延州東北200里處建起新城。種世衡就挑選精壯青年數千人,訓練射騎本領,於是武功人善騎射出了名。夏人聞風不敢進犯,全縣人民安居樂業。

種世衡善撫士卒,賞罰嚴明,軍隊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極得人心。 種世衡的軍事指揮才幹為當時總領西北軍務的范仲淹所賞識。北宋邊疆名將種世衡祖孫三代皆有將才,時號「種家軍」。終北宋一朝,種家軍都在守備邊疆,种師道去世後一個月,金人再渡黃河南下,北宋被滅。

在《宋史》中,長安人種世衡創建的種家軍,比楊家將的名氣大,比楊家將的作用大,只不過楊家將走上了舞台,被渲染得出了彩,而種家軍卻走進了線裝書,被文字湮沒了。北宋統治的168年間,種家軍英雄輩出:種世衡、種詁、種諤、種診、種誼、種朴、种師道、种師中皆為將才。種家子弟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沙場。

TOP、1 折家軍

五代至北宋,我國黃河上游地區民族矛盾尖銳複雜,政治態勢變幻無常。除漢族而外,契丹和西北諸族的鐵騎也在此一逞雄風;五代中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以及遼、北漢、北宋和西夏都曾經在這一地區建立過自己的統治。就在這風雲激蕩、狼煙四起的年代,折氏家族崛起於黃河以西,世世代代,據《宋史·折德扆傳》記載:「獨據府州,控扼西北,中國賴之」。

折家軍的起源,原本是雲中的一大世族,在唐末年間,折氏曾以土著強宗的地位,被任命為「府谷鎮遏使」,於是折家遷居至河西之地;從唐代初年至北宋末年,折氏數百年間世居府州,「內屏中國,外攘夷狄」。五代諸國與北宋為減輕西顧之憂,皆許其父子兄弟相傳,襲其世次。

自宋紹興九年,上溯到唐末,折氏世守府州,達200餘年,歷九代之久。如再前推到唐初,則達500餘年,當十數代以上了。後人稱之「簪纓不替,其勛業彪炳史冊,舊絕千古」。雖褒楊之至,殆也無所過之。雖然如今折家軍名氣遠比不上岳家軍,但就在歷史上的作用而言,折家軍排第一當之無愧。

所謂將軍不負帝王,但奈何帝王無情;在宋朝重文輕武、奸臣當道、帝王昏庸的情況下,再多的能臣猛將,卻依然只能成為遺憾,可嘆了這些埋骨異鄉的忠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盤點前期有聖名,後期成昏君的8位帝王,漢武帝和乾隆皇帝上榜
外星人遺民?瑪雅文明曾立下五個預言,前四個都完美無誤的實現了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