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韻長樂】汾陽郭氏入閩和長樂汾陽王廟(上)

【文韻長樂】汾陽郭氏入閩和長樂汾陽王廟(上)

原標題:【文韻長樂】汾陽郭氏入閩和長樂汾陽王廟(上)





入 和


閩 長





01

汾陽祖廳




長樂城東芝山之麓有汾陽王廟,祀唐名將郭子儀,是江南最早建立的汾陽王廟,也是全國現存的最早建立的汾陽王廟,至今已有約一千多年的歷史,香火長盛不衰,廟內柱聯有「唐室功勛昭百代,吳航香火歷千秋。」「忠主扶唐匡社稷,定安平史葆金甌。」「平安史保金甌功高李室,鎮溪山興境鋪譽滿航城。」等。


郭子儀(697-781年),華州鄭縣人。出身武舉,累官至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明皇入蜀,太子李亨即位靈武。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奉命討叛軍,平定安史之亂,收復西京長安,東京洛陽,功居平亂再造唐室之首,封汾陽郡王。代宗時叛將僕固懷恩勾引回紇、吐蕃進犯關中,郭子儀率數十騎親入敵營,採取結盟回紇,孤立吐蕃之策,再次收復兩京。德宗朝,晉太尉中書令,獲稱郭令公,賜號尚父。郭子儀身系唐室安危二十餘年,為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世重臣,一生忠勇愛國,寬厚待人,東征西討,屢建奇功,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建中二年(781年)六月十日年八十五而終,郭子儀逝後五年,於邠州始建汾陽王廟。




長樂汾陽王廟始建於唐末,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新寧(即長樂)縣令王想移刻邠州本廟碑銘於廡下,並作序曰:「唐懿宗咸通間,余避亂入閩。後因汾陽子孫郭嵩,由河南光州固始縣奉王香火至此,即於芝山之北峙溪立為福惠廟。餘食王之德,慕王之功,嘗欲鋪敘當年之偉績,以昭示來茲。但今國運初開,兼以蒞茲新邑,國小事繁,未暇詳述,敢以邠州銘移刻廡下。後梁開平二年歲次戊辰六月丙子朔二十四己亥,銀青光祿大夫攝新寧縣令王想謹識。」郭嵩為郭子儀曾孫,入閩後家於長樂芝山之麓,其地遂稱郭坑。




宋嘉定十年(1217年)陳伯震重鐫碑銘,並作碑記曰:「汾陽郡王尚父郭公廟銘,唐貞元二年邠州所立也。唐咸通間,銀青光祿大夫王想由河南光州來閩,以從兄審知節度閩部,假令長樂。因王之孫嵩奉汾陽王香火至,家於芝山,即山之北,峙溪為廟。地曰郭坑,載在圖籍,廟號福惠,於今不忘。嘗刻邠寧舊碑,系以元始,嵌於東壁。閱年滋久,文字剝落。伯震托廬山趾,俱聞父老之說,謁拜廟下,睹而懼之焉。惟木植勛於唐,垂休於宋,郭坑之廟,環邑尊尚,雨暘時若,疾疫不作,人慾裨從,被王之賜多矣。往歲大水巨浸環山,人禱於王,或脫蟲魚之患,雷電晝晦,乃有巨石如屋,捍擁廟宮,奔流改道,廟以不圮。王之靈異,千載如生,可不敬哉。謹按唐史,王薨於位,賜謚忠武。邦人議作新廟,以請於朝,建業崇爵而侈大之。因仍未果,伯震竊慮新廟不作,舊碑無存,無以紹於後,敬取廟銘,重鐫於梓,而紀其略雲。嘉定十年丁丑十二月甲辰朔,朝奉郎議知泰州軍兼管內勸農營田屯田事陳伯震書於閩長樂芝山郭坑福惠廟。」



汾陽市場


郭子儀曾孫郭嵩奉汾陽王香火入閩家於長樂芝山事,閩台各地《汾陽郭氏族譜》多有記載,且都尊郭嵩為郭氏入閩始祖,長樂芝山為郭氏入閩始遷地。郭嵩生三子,長子郭贅,世居長樂;次子郭貴,由芝山析遷福安;三子郭贄,於梁開平年間棄官率其子由芝山遷居興化大蜚山下。郭嵩後裔支分派析,播遷閩粵等省各地,明朝時福建郭氏開始向台灣析遷,逐漸衍為巨族,汾陽郭氏成為台灣的第十四大姓。台灣郭氏現多聚居於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淡水、新竹、彰化、嘉義、宜蘭、苗栗等縣市。閩台郭氏同根並茂,每當福建郭氏宗族修族譜修宗祠,析居入台的郭氏宗親皆派人送錢送物。早在改革開放之前,台灣郭氏宗親就有人經香港、澳門、日本等地輾轉回閩尋根謁祖,由閩南閩東一路尋到長樂汾陽王廟。如今,到長樂尋根的郭氏就更多了,長樂是台灣郭氏尋根問祖的重要祖地。


文/林廉


編輯/林倩


轉載請註明出處


的贊


免責聲明


我們重在分享,音頻和圖片來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長樂 的精彩文章:

【長樂傳說】關於馬鐸有這麼多的傳聞,這些你都知道嗎?(下)

TAG:掌上長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