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末代皇帝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本文共2827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建議提前收藏。

溥儀,中國最後一個皇帝。

末代皇帝的「凄慘」宮廷生活

民國成立初期,溥儀等人還住在故宮裡。按照南京臨時政府與清政府議和代表商定的清室優待條件,溥儀等人還居住在故宮。民國政府每年撥發400萬兩白銀,供溥儀等人日常使用。

照說,這400萬兩白銀也是一筆巨款,完全足夠溥儀等人開支。然而,溥儀等人過慣了豪華奢侈的生活,而且當時國民政府財政吃緊,經常不能按期交付「清室優 待費」,所以常常入不敷出。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怎麼辦呢?溥儀等人居然想出了一個辦法,將故宮裡的文物悄悄拿出去做抵押,向商號、銀行借錢。據統計,溥儀等人向各大商號、銀行共借款超過100萬元。開始只是抵押,後來乾脆拍賣宮中的金銀、珠寶、古玩。

溥儀籌辦結婚典禮時,一度想拍賣國寶級文物《四庫全書》。在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下才作罷。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溥儀等人隨即偷偷將文物偷出去變賣,倒賣了一批文物。這還不算。當時,溥儀等人深知,他們遲早會被趕出故宮。因此,開始大規模地將故宮文物偷偷轉移出去。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故宮裡的皇族大盜

溥儀本人不敢正大光明地將故宮文物帶出去,而是讓他的弟弟溥傑進入故宮,陪他讀書。溥傑走時,就偷偷將文物帶走。多年以後,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回憶,這樣的盜運活動幾乎一天不斷地幹了半年多的時間,而且運出的字畫古籍都是出類拔萃的精品。

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溥儀等人被馮玉祥趕出北京。溥儀在日本公使館住了3個月,後來離開北京,來到了天津日租界內的「張園」。

溥儀剛剛在「張園」住下,就惦記起那些從故宮偷出去的文物。他要將這些文物秘密轉移到天津。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不久,在日本人的保護下,溥儀從故宮偷出去的文物運到天津。

溥儀的堂弟溥佳一手操辦了此事。他回憶:「這批古玩運往天津時,又費了一番周折。這些書籍、字畫,共裝了七八十口大木箱,體積既大、數目又多。在出入火車站時,不但要上稅,最害怕的是還要接受檢查。恰巧當時的全國稅務督辦孫寶琦是載掄(慶親王載振胞弟)的岳父。我找了載掄,說是醇親王府和我們家的東西本要運 往天津,請他轉託孫寶琦辦一張免驗、免稅的護照。果然很順利地把護照辦妥,就由我把這批古物護送到了天津,全部存在戈登號路一六六號樓內。」

這「七八十口大木箱」里,裝了些什麼文物呢?

根據統計,裡面有歷代的書畫手卷30箱近1300件,冊頁2 箱70件,掛軸1箱21件。裝這些寶物的箱子是統一尺寸、樣式,箱長1米、寬40厘米、高50厘米,均為松木製成的中間立柱開兩扇門的普通木箱。而那 500多函的宋元善本書也分別裝入35個箱長70厘米、箱高70 厘米、箱寬40厘米的長方形松木箱內。還有裝古玩珍寶的大金庫2個以及裝300 余件皮張的大躺箱8 個。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算一下,溥儀從故宮裡偷了足足76箱文物。這些文物件件價值連城,如《歷代帝王像》、《步輦圖》和《閬苑女仙圖卷》等,更是國寶級的文物。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溥儀在天津的生活依然奢華,還要打賞前來巴結他的晚清遺老。錢從哪裡來?溥儀不斷變賣這些文物,使得這些文物流失到外界。

幸運的是。《步輦圖》和《閬苑女仙圖卷》等文物在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各種渠道回到故宮博物院,而《歷代帝王像》等珍貴文物卻流失海外,如今保留在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成為永遠的遺憾。

「寓公」生活,心愿未了

溥儀秘密潛往天津後,開始了他長達七年的「寓公」生活。剛安頓下,便急忙將存放的珍寶秘密轉移過來。溥儀在天津過著似乎是十分悠閑的「寓公」生活,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溥儀的心中始終被兩大心愿繚繞著。

其一為政治心愿。歲月的推移不但沒能泯滅溥儀「敬天法祖」、「恢復祖業」的幻想,他的復辟之心反而與日俱增,變得更為迫切,行動上表現得更為積極,他加速了與國內封建復辟勢力和帝國主義列強的勾結。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其二也可稱之為經濟心愿。溥儀魂牽夢繞的還是他從北京故宮中盜運出的那批國寶的安危。溥儀在張園剛剛安頓下,便急忙將存放在戈登路的那些字畫珍寶秘密地轉移過來。

其中包括歷代的書畫手卷30箱近1300件,冊頁2 箱70件,掛軸1箱21件。裝這些寶物的箱子是統一尺寸、樣式,箱長1米、寬40厘米、高50厘米,均為松木製成的中間立柱開兩扇門的普通木箱。而那500多函的宋元善本書也分別裝入35個箱長70厘米、箱高70 厘米、箱寬40厘米的長方形松木箱內。還有裝古玩珍寶的大金庫2個以及裝300 余件皮張的大躺箱8 個。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這批字畫珍寶安全順利地轉移到了溥儀的身邊,令他欣喜萬分、興奮異常,自從被趕出北京故宮後這是一件最讓他開心的事情了。雖然溥儀早已在外國人辦的華比銀行以「浩然堂」的名義存入了大批的款項,同時在關內外還擁有大量的土地,也就是清朝入關後「跑馬圈地」弄來的所謂「皇產」,僅當時直隸省的皇產,不算八旗的就有12 萬垧。

國寶淪為失意軍閥囊中物

一個失意的小軍閥為何敢在溥儀面前指名要這要那?

為了實現復辟的迷夢,溥儀就如同「病急亂投醫」一樣,不論是軍閥,還是解甲的軍人,或是窮途政客,溥儀和他們交往的親疏,決定於他們對復辟的態度,對於他們也不再過分端「皇帝」的架子。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溥儀對奉系將領中最早發生好感的是畢庶澄,因為他比別人更熱心於溥儀的復辟事業,什麼「人心思舊」、「將來唯有帝制才能救中國,現在是群龍無首」,說的話和遺老遺少差不了多少。畢庶澄是張宗昌手下的一名軍長,兼渤海艦隊司令,曾請溥儀到他的軍艦參觀過,溥儀對他抱有較大的希望,所以賞給他的古玩珍寶和活動經費也不在少數。後來當畢庶澄被褚玉璞槍斃後,還流傳著一個關於「漢玉」的故事。

所謂的「漢玉」,並非漢朝的玉,其實就是「舊玉」的一個總稱。就是曾經被裝入棺材中,經過多年的土蝕、血浸以及其他的侵蝕作用,而成為紅色、土色或黑色的舊玉。達官顯赫和有錢的人差不多都喜歡用高價購買「漢玉」,當作古董來收藏。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溥儀在北京故宮盜運出的「漢玉」相當多,不論是從年代、玉質、色澤等方面來講都是世上罕見的珍品。溥儀十分喜歡「漢玉」,平時不論穿長袍馬褂、朝服還是西裝, 照例都要掛上幾塊「漢玉」。

這主要是因為「漢玉」有這樣一種傳說:「如果人在身上掛有真正『漢玉』,萬一跌倒,或是遇到什麼危險的事情,那麼在『漢玉』上便會發生一條裂痕,而人便可安然無恙。」畢庶澄也十分喜歡「漢玉」,多次向溥儀討要。溥儀為了拉攏他曾賞給他幾塊成色相當不錯的「漢玉」,畢庶澄也總是把「漢玉」掛在身上。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據傳當畢庶澄被槍斃中彈倒地後,多時尚未斷氣。有人發現他身上掛有「漢玉」,方悟出他沒有斷氣的原因,等到把他身上的「漢玉」取下之後,他才瞑目而逝。當然,這只是好事者所杜撰的傳說故事。

溥儀變賣故宮多少國寶,算偷嗎

如此看來,溥儀將故宮的國寶偷出、變賣,作為滿足自己私慾和復辟夢的資金來源,這種行為不僅是家賊,實為國賊的行為。歷史的節點之上,一念之差,罪人的名聲就落在自己身上了。

別忘了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有彩蛋:

藝誠雅集—中國藝術珍品專場(二)

正在進行中......

等你來!

近期熱文鏈接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論壇 的精彩文章:

齊白石軍規:小人掛牆,君子進堂
解密國寶幫,第一篇硬文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