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2018內線球鞋是王道?大體重內線買這些款准沒錯

2018內線球鞋是王道?大體重內線買這些款准沒錯




相信我提到「中鋒」這個位置,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是「中鋒不賣鞋」這句話。隨著時代的發展,品牌對於單品球鞋的群眾適應性越發看重,導致了那些在場上體重和身高都有些突出,技術動作又不一定出彩的中鋒們漸漸失去了光彩,而為中鋒單獨推出的球鞋也越來越少。






但是球場上依舊會有許多大個子中鋒需要專門為他們設計的球鞋。對於這些球手來說,其實要求不高——搶板的時候能有一定的緩震,為避免內線腳步的蹂躪前掌鞋面也要厚實一些,再加上足夠好的腳踝保護就夠了。而因為後衛鞋鞋幫不一定夠高(有了編織材料之後很多後衛鞋都成了「假高幫」),而中端鞋款的後跟穩定性和前掌保護也十分令人頭疼。






在這裡,阿足我依照個人經驗,給各位大體重內線,也就是我們說的傳統中鋒朋友一些選購建議,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看完了Air Jordan 33,我勸你買32




為什麼不推薦買33?很簡單,Air Jordan 33其實在真正的「球鞋性能」上相對32並無太多增強,後掌緩震反而是減弱了一些。再加上球鞋改為了中低幫的高度,對腳踝的保護自然也沒有32能給的那麼多。







但是我個人還是很推薦大家去買Air Jordan 32的(內線朋友買高幫,位移不多不用擔心重心高的問題)。足夠優秀的緩震和足弓支撐、後跟穩定,再搭配超厚前掌包裹和紮實後跟保護,絕對是中鋒鞋的頂配了。在我的記憶中應該也只有Air Jordan 31能與之一戰。









Nike的中端之王——Hyperdunk X




對然球鞋支撐並沒有那麼優秀,但是Hyperdunk X交出的答卷其實還算不錯。優秀的緩震搭配前掌和後跟足夠的保護,鞋幫填充也足夠充足。如果你喜歡打外場,XDR外底和夠深的球鞋紋路也可以滿足你的需求。高幫版本上腳前可能會有磨跟腱的感覺,稍加磨合便會消失。







Hyperdunk X的市場價現在並不算高,但是應該還會有走低趨勢。高幫在價格到680左右時購買為佳,基本會成為同價位性價比較高的內線實戰鞋。








500左右的性價比之選——adidas Pro Bounce Hi




高幫的Pro Bounce在實戰性能上會比低幫高出一個等級。在提升腳踝保護的同時,後跟的穩定也會有所上升。在現在市場價500左右的球鞋中,能與Pro Bounce一戰的高幫內線鞋還是很少的。







重量並不算大,但是球鞋的穩定性和保護性都十分令人欣喜。再加上Bounce的軟彈緩震加持,Pro Bounce在地位上基本就是「高幫版Dame 3」的存在了。









「大帝」新寵——UA HOVR Havoc High




低幫版本HOVR

Havoc

的缺陷和低幫版Pro Bounce一樣,都是在擁有較好的緩震卻沒有足夠的穩定和保護性。提升到高幫版本後HOVR

Havoc

在後跟穩定和腳踝保護上也有所加強,但是前掌的保護性可能依舊會成為這雙球鞋的軟肋。







如果覺得在內線很少有被踩踏的經歷,選擇HOVR

Havoc

應該還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現在作為團隊鞋款這雙鞋價格還是偏高,希望大家選擇時考慮性價比入手。












被遺忘的低價好物——李寧無常




無常是在去年我自己測過的一雙李寧中端團隊鞋款,發售價並不高,現在的價格也只在200左右。但是即使使用的材料並沒有很「高科技」,球鞋的性能倒是不差。完全「照抄」音速2的中大底表現一般,Bounse+緩震對於一些大體重球員而言也沒有太過友善,但是優秀的後跟穩定、腳踝保護和前掌鞋面保護都十分令人滿意。如果你並不是很在意緩震,或者是內場木地板選手,這雙無常對於你來說應該也是十分適合的。








複習功課——匹克DH3




在DH4剛上市的這段時間,我還不能很確定地告訴大家這雙4代是否適合大多數內線球手,但是DH3基本是實打實的「國產內線實戰之王」。P-Motive的紮實緩震,兩側TPU及後跟TPU完美穩定,再加上 全掌內靴加持,基本上在國內的內線實戰鞋中已經沒有敵手了。不過也許DH4的出現,能夠讓DH3也「甘拜下風」,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絕佳的鞋身和近似板磚的中底——Nike Air Max Dominate




說到這雙Air Max Dominate,我真的只有兩個最深的印象。一個是全掌內靴外加外部熱熔鞋面的超厚實包裹保護讓我一度以為自己上腳的其實是一雙Air Jordan 31,而另一個則是幾乎沒有卵用的後掌Air Max氣墊(我當時體重165斤沒踩動,大家參考一下)和完全沒有科技加持的全掌讓我硬到差點哭出聲。簡單來說,室內木地板能提供一定緩震的情況下,這雙鞋勉強還是會比較適合一些中大體重的內線朋友的,只是可惜了這個全掌內靴了。








(圖片來自網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購物丨球鞋丨運動丨型男丨裝備丨潮流丨海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識貨App 的精彩文章:

資訊 | Answer 1 時隔二十年即將本周末發售。網友:買的是情懷
視頻 | 國外球鞋大師眼中的 adidas Pro Bounce 2018

TAG:識貨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