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煬帝楊廣對台灣的征伐

隋煬帝楊廣對台灣的征伐

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遠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大陸東南地區的印紋陶文化就已經傳播至台灣。春秋時期,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中,就有關於台灣的記載,當時將台灣稱為「島夷」。三國時代稱之為「夷州」。230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兩位將軍率領遠征水師一萬餘人渡海到達夷州,由於當時語言不通,又有數千將士因為水土不服病亡,兩位將軍只得率部返回大陸,同時帶走土著數千人。這是有文字記載的大陸上漢族人最早的一次去台灣的大規模行動。

隋煬帝楊廣對台灣的征伐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大陸出現了300多年的分裂,政權頻繁更替,戰亂連年不斷,各個統治集團還無力穩固政權,就更無心顧及一海相隔的台灣了。大陸和台灣的交往也只限於民間的貿易交流,一時間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因為有台灣海峽的阻隔而變得有些疏遠了。

見於現存歷史文獻上的有關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第二次接觸,發生在隋代。隋代稱台灣為「流求」。隋煬帝楊廣不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時他也是一位有志於「海上遠略」的君王。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根據海師何蠻奏報,命羽騎尉朱寬去流求國尋訪異俗,因為言語不通,只是掠一人而返。對於這樣一個結果,隋煬帝深感不滿。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又遣朱寬招撫流求,流求王不從,隋煬帝有些惱火,決定以武力征討。

隋煬帝楊廣對台灣的征伐

帶著隋煬帝對流求「先禮後兵」的方針和策略,肩負皇帝對自己的重託和厚望,陳棱再次漂洋過海來到流求。由於招撫行動受到了當時流求統治集團的強烈反對,流求王歡斯渴剌兜甚至派兵對抗,拒絕接受「招撫」。和平解決流求問題的計劃破滅後,陳棱只得率軍用武力迫使其臣服,結果大敗歡斯渴剌兜兵。陳棱乘勢攻破流求王的都城,殺死了流求王歡斯渴剌兜,並俘虜了17000人而還。

隋煬帝楊廣對台灣的征伐

隋煬帝楊廣對台灣的征伐,不過是當時我國的封建統治者對台灣的一種短暫的經略行動而已。隋煬帝解決台灣問題的目的在於讓台灣臣服,讓台灣人民知道當今天下是大隋的天下,其中多了一些天朝霸氣,少了一些人文關懷,沒有考慮打下台灣來以後,該怎麼管理台灣和發展台灣,而只為逞一時之能,泄一時之憤,所以使隋煬帝在解決台灣問題上變成了「虎頭蛇尾」,甚至有些徒勞。由於沒有留下駐防颱灣的軍隊,沒有設置相應的官府機構,沒有真正把台灣和台灣人民放在心上,隨著軍事行動結束,大陸武裝離開台灣後,台灣與大陸的政治接觸又重新被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所阻隔。儘管如此,隋煬帝對台灣的行動,畢竟給後來的歷朝歷代統治者,提供了進一步了解台灣軍情、民情的機會,為台灣後來的歸附提供了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擔心倖存者更少了
抗戰中「土八路」的神秘武器「辣椒炸彈」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