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別用修行麻木自己 , 不要被「修行」的假相所迷惑!

別用修行麻木自己 , 不要被「修行」的假相所迷惑!







點上方綠標收聽本文主播語音版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麼?

當我們日復一日做著修行的功課時,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義?




是的,我們學了很多,會念長長的經文,會持誦複雜的咒語,會雙盤打坐,長期素食……我們很辛苦地做到這些,得到別人的讚歎,於是認為自己修得很到位了,我們漸漸把這些「外相」當成修行的本身而不自知,似乎只要每天完成這些「功課」,就是在精進,就又向著解脫近了一步。



殊不知,我們把修行變成了一種新的習氣,諸如:

口中的道理一套一套,遇到事還是著急上火,半點虧也不肯吃;本性畢露卻還以「修行人」的身份去教訓、數落別人…以為自己在「修行」,在「精進」,實質卻徒有其表,內在沒有任何改變。這種不入心的「修行」,究竟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









真正的修行,是「歷事煉心」,而正念不失,外在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的每個起心動念。你若用心,一切嬉笑怒罵都是清凈行;若不用心,一切「修行」都是妄行!



全然地、全新地投入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個當下的修行之中。保持精進心,而不是陷入慣性的生活模式,被其麻醉而不自知。別用修行麻木自己,不要被「修行」的假相所迷惑,

不自欺,不欺人,老實用心!








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觀照你的起心動念,除此別無他事。

你的父母,你的伴侶,你的孩子,你的朋友同事,你周圍的一切人,都只是幫你修行的「角色」,或是讓你看清自己的「鏡子」。你無法要求他們改變,首先這是非常吃力的事;其次說明你用錯了功,在心外尋求解決之道。假如你因一時失去了正念,一旦覺知,應立即拉回來,要知道你的起心動念,做到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不應繼續停留在外在的是非之中,因為在錯誤的地方用功,除了讓煩惱更加增長之外,對你或他人都毫無益處。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回到你的心。




你的工作,你的事業,你的學習,你的生活,所有一切發生的事情,都是幫你修行的「境界」,讓我們歷境驗心。你是心隨境轉、妄加攀緣?還是心無所住?一切的人一切的事,發生在你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你自心妄現的幻相,都是你自己的心。所以何必糾纏於幻相,而忘失了你自心呢?如果你認識不到這一點,你就將為此煩惱。自在不在心外,解脫不是他人帶來,只在於你識自心。

不要心外求法,不要心外用功,時時提起覺照,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




點擊查看精選道學文章

道教

ID:daoismcn

福生無量天尊


道家妙真法派風水,網路授課班招生啟告!



結緣《道德真經》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不可錯過!


結緣《太上感應篇》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不可錯過!


結緣《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抄經本!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福利!免費贈送20G約2000本道學秘籍!(內含道學、丹道、玄術等資料)


重酬原創作者,道教媒體平台徵稿啟事,百萬讀者等你來約


吃了這顆「黑仙丹」,想腎虛衰老都難,別怪我說的太遲!


⑧一位百歲得道高人對徒弟說的話!直指修道真機!


⑨清香一炷表虔誠,您知道一炷香的功夫是多久嗎?


⑩人體頂級駐容養顏術,上清胎息法!


?五種「臉色」隱藏大疾病!


?這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真義,被歪曲的太久了!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




文章整理 | 青玄 編輯排版 | 青素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回復以下數字查看更多內容


查看以下內容需先關注道教微信,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 教

"一鍵關注,或微信搜索微信號: 

daoismcn




回復"1"查看:道教入門知識一百八十問


回復"2"查看:道教規矩和禮儀


回復"3"查看:道教戒律


回復"4"查看:道教上香禮儀禁忌


回復"5"查看:道教經文典籍


回復"6"查看:道教齋醮科儀


回復"7"查看:道教道袍法器


回復"8"查看:道教符咒法術


回復"9"查看:道教陰陽術數


回復"10"查看:道教宮觀流派


回復"11"查看:如何加入道教


回復"12"查看:道教拜師注意事項


回復"13"查看:道教誦經常識


回復"14"查看:道教請諸供品須知


回復"15"查看:道教宮觀廟宇參香禁忌


回復"16"查看:在家之人如何修道


修行交流



微信號:

daojiaoh

(青陽道人)

騰訊QQ號:10916989

點右下方"寫留言"發表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眼睛乾澀酸楚、視力模糊,怎能視而不見?
道家築基功,吐納法!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