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子女留美 空巢父母亦須成長

子女留美 空巢父母亦須成長

平安留學一直是中國家庭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話題,特別是,隨著留學美國人數的增多以及低齡留學人數的漸長,近年來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偶見一些安全事件。因此,筆者從中美文化和教育理念差異角度談談中國留學生父母的心理調適。

理解中美文化差異

在中國文化中,家庭是中心,是一個集合體,個人獨立性相對較弱,而且在個人和家庭之間,單位、集體、國家這些場域力量很強,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而發端於歐洲、獨立於北美的美國文化,更多是以社會為中心,表現為看重宗教、社區等,西方人的家庭意識和中國人比起來相對較弱。總的來看,中國的家庭文化對個人成長的影響超過西方家庭文化。

在孩子成長階段,西方文化受成人中心主義影響,孩子被認為是缺乏理性、不自由的,西方在孩子成長階段把他們當成「小成人」看待,在教育過程中既尊重孩子又疏遠他們,親子關係親密度不如中國。西方文化中,家是孩子走向社會的暫時過渡基地,家庭生活有暫時性,不具備永恆性。18歲以上就需要搬出家庭,並獨立生活和學習,這在美國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在西方這種文化下,即使子女和家庭成員出現意外傷亡,家庭恢復創傷的方式是相信其去了應該去的地方,並很快開始新的生活。

由於家庭在中國的中心作用,中國人家庭依賴性更強,家長和孩子之間,尤其是家長對孩子的依戀遠遠超過西方家庭。對於家庭成員故去,就是失去,所以走出悲傷需要相當的時間和勇氣。

體驗教育深層理念不同

中西文化的差異導致了教育深層理念的差異。

西方文化下,學校教育只是一種職業,教師是社會分工的一部分。教師與學生因錢與知識的交換而平等存在。這種理念好的地方在於,教師尊重學生,學生獨立性較強因而創新的空間較大,但是也沒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樣的觀念。

同時,西方的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為孩子離家後做準備,比如教會孩子獨立生活,培養必要的生理心理技能,所以學校教育承擔的是有限責任,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在社會生活中,美國從家庭到整個社會從小非常注重體育,目的是培養健康的體格、抗壓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適應社會生存的素質。

父母必須做好心理調適

子女出國,父母擔憂。然而,由於中國留學生成長於中國文化中,到了美國,接受的是美國教育,受到的是中美兩種文化的熏陶,兩種文化中有衝突的部分,這種衝突給留學生造成的困擾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中國父母與留學子女之間的溝通。

由於中國家庭的親密性,父母從心裡認為孩子只是暫時離家,將來可以經常回家。家是中國人的生命共同體。而中國留學生在鼓勵獨立、注重自強的美國文化中,可能會慢慢偏離父母的期待,近幾年頻頻出現的部分領保失聯案例就是這種文化衝突的反映。

在教育過程中,受家庭親密性影響,中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多事情被父母包辦,失去了試錯和發展能力的機會,表現為不大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和調適自我心理。而西方文化認為孩子終究是要離開暫時的家,在培養孩子獨立性、如何與人溝通上有一定優勢。

同時,中國各級學校或多或少承擔的是無限責任,而美國各級學校均承擔的是非常有限的責任。中國留學生在美如果遭遇傷亡,中國家庭往往需要應對的不止是學校一方。學校和學生之間是一種契約關係,這在注重情感的中國文化中,一旦留學生發生意外情況,中國家長應對有關問題往往非常難以接受。

為此,需要成長的不只是留學生,當父母選擇把孩子送出去之前,也需要對美國文化有一定了解,充分評估,做好溝通,才能調適好作為空巢父母的心理期待。

(作者系中國駐美國芝加哥總領館教育組領事)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19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用奮鬥成就復興偉業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