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童養媳成長為開國將軍 她的一生才是真「娘道」
近日,由電視劇《娘道》引發的有關「三觀不正宣揚女德」的批評聲絡繹不絕,導演郭靖宇雖然一再回應稱,劇中只是如實表現了當時封建制度下的眾生面貌,並且控訴遭到惡意評分和收視率造假的不公待遇,但網友們並不買賬。
那在大家心目中,真正的「娘道」應該是怎樣的?
昨天(17日),微博網友@夢遺唐朝 分享了自己在鄉城紅軍長征紀念館參觀時看到的一位女性生平事迹。他認為這位女性就是這道題的答案,獲得許多網友的贊同。
這位女性就是我國第一位開國女將軍——李貞。
1908年,李貞出身在湖南省瀏陽縣小板橋鄉的一個窮苦農民家裡,在她之前家裡已經有了5個女兒了。
由於家境貧寒,李家父母將女兒們一個個都送去做童養媳,李貞6歲時也被送去了行醫的古家。
受盡虐待與折磨十年,李貞漸生逃跑的念頭被古家發覺,便逼16歲的她與丈夫舉行了舊式婚禮,婚後依舊時常遭到虐打和咒罵。
1926年春夏,大革命的洪流湧入瀏陽河,李貞毅然剪掉辮子,參加革命隊伍改變自己的人生。
因為英勇機智次次都能順利完成任務,李貞被國民黨反動政府視為眼中釘,到處都貼著她的通緝令,膽小怕事的婆家嚇得立刻一紙休書送去李貞的娘家與其斷絕關係。
李貞聽到消息後太開心了,因為她終於徹底掙脫了封建婚姻的桎梏,可以完全自由自在地投身革命鬥爭了。
在戰場浴血奮戰多年,李貞經歷了紅軍、八路軍、解放軍各個時期,經過多次生與死的考驗的她有過不少英勇事迹。
其中,假扮新娘奇襲團防局的故事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
1928年秋天,湖南瀏陽張家坊來了一娶親的隊伍,走到團防局的時候,突然這一隊人全變成游擊隊,衝進團防局跟裡面的人交上了火。
打得正火熱,突然花轎里的新娘子也跑出轎子,抄起槍沖了進去,打得一點也不比男人差。這個「新娘子」,就是李貞。
在瀏東遊擊隊期間,李貞還曾有過一次類似「狼牙山五壯士」式的壯舉。
寒冬,游擊隊被堵死在一個叫十八折的地方,剩下的六、七個游擊隊員最後退到獅子崖上無路可退。
當時身為士兵委員會委員長的李貞發出命令:「不能讓敵人捉活的,往崖下跳!」說完,自己帶頭喊著口號跳了下去。
幸運的是,她落在了一棵樹上沒有死,但肚子里的孩子卻流產了。
李貞一生一共有過三段婚姻,直到1935年由賀龍元帥做媒,才迎來了自己的終身伴侶——甘泗淇。
過草地時,李貞早產,孩子也因營養不良夭折。孩子夭折、產後虛脫、疾患侵襲,重重打擊之下,李貞病倒,還永遠失去了生育能力。
後來,甘泗淇、李貞夫婦便撫養了20多位烈士遺孤,儘管生活貧苦,但仍把他們視若己出。
1955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李貞、甘泗淇夫妻二人同時被授予將軍軍銜,丈夫是上將,妻子是少將。
周恩來握著李貞的手:「祝賀你,李貞同志,你是我們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與甘泗淇也是唯一一對"夫妻將星"啊!」
1990年,82歲的李貞離世。
新華社發布了一則訃告:「……鮮花與翠柏,簇擁著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李貞身著將官服的彩色遺像……」
李貞的遺囑中交待:存款一部分交黨費,一部分捐獻給宋慶齡兒童福利基金會。戰爭時留下的兩根小金條分別捐獻給自己和丈夫的家鄉,用於發展教育事業。
看完開國女將軍李貞的生平事迹,@夢遺唐朝 質問道:「描寫過去女性奮鬥的電視劇,難道不應該是這樣的模範代表嘛?」
網友們紛紛表示贊同:這位第一開國女將軍李貞波瀾曲折的一生,完美詮釋了何謂真正的「娘道」。
這樣的女主角的一生,才值得拍成電視劇,值得被歌頌讚揚。
我們都知道封建社會對人們,尤其是女性的迫害,但我們更願意看到的是,這些女性如何在水深火熱中依舊嚮往光明,懷抱理想的奮鬥模樣。
那的確是一個充滿著苦痛回憶的年代,但那也是一個英雄兒女輩出的年代。
遭受封建舊社會的迫害,李貞不屈從命運,憧憬先進思想,生動詮釋了封建時代女性力量的覺醒,這不才是我們應該大力弘揚宣傳的「大女主」逆襲的故事嗎?


※華為Mate 20行貨版6GB RAM起 海外版4GB RAM起
※堪稱最保值電子產品:Apple-1蘋果電腦拍出高價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