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開了家 INS 風豆乳小店,滿滿父愛走紅社交網路

他開了家 INS 風豆乳小店,滿滿父愛走紅社交網路

-杭州-

一位普通的爸爸,為了兒子現在稱得上是個「豆乳專家」。

在滿大街都被各式各樣奶茶店和咖啡店充斥的杭州,悄然地開了家只賣豆乳的店——藍氣球豆乳。

店面不大,甚至招牌都很不起眼。

但就是這樣一家 INS 風豆乳小店,賣的豆乳卻在小紅書上被刷屏了。

「到底什麼是豆乳?豆乳和豆漿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一家專賣豆乳的店能引來大家紛紛打卡……」

帶著一系列的好奇,我進去這家店準備一探究竟。

這家店的創始人是位普通的爸爸,有個9歲的可愛兒子。

因為兒子乳糖不耐受,他便開始研究起豆乳,在朋友的建議下,他用給兒子做的豆乳,開了一間豆乳小鋪,於是大家都叫他「豆乳先生」。

從為孩子做豆乳到為大家做豆乳

初見豆乳先生,他剛從家裡匆匆趕來店裡。

樣貌清瘦儒雅,留著些許絡腮鬍倒是多了份文藝氣息。

身穿一件深色的T恤,仔細看背後印著一行字「 blue balloon 」(藍氣球)。

80後的豆乳先生是位生意人,但豆乳生意卻是第一次做。

關於豆乳和豆漿的區別,他很簡潔地告訴我:「我認為,豆乳就是更香濃的豆漿」 。

一般家裡豆漿機里磨出的豆漿濃度僅為 4°Be(波美度,濃度單位),但他說他們家做的是 10°Be 豆乳。

所以店招牌上的藍氣球里標的就是 10°Be 。

問到他為什麼選擇開一家豆乳店,他說起初衷其實是因為自己的兒子。

「我兒子一喝牛奶就容易出現腹瀉、脹氣等問題,問過醫生才知道這叫乳糖不耐受。」

「但小孩的營養必須得保障,我本身廚藝也有限,豆乳這種平凡但又具有高營養價值的食物成為了我的選擇。」

聽到豆乳先生這麼說,才想起身邊的確有很多人都不能喝牛奶。

大多數亞洲人乳糖酶分泌少,無法完全消化分解牛乳中的乳糖,所以很多人喝了牛奶就容易腹瀉。

豆乳先生還給我做個了算術題,說「1斤大豆的蛋白質含量=3斤雞蛋=5斤牛肉=12斤牛奶,脂肪含量僅是牛奶的1/4。」難怪他這麼放心給兒子做豆乳喝了。

本來豆乳先生是研究了各種大豆後專門在家做豆乳給兒子喝的,機緣巧合下朋友倒是給他提議:「你既然這麼懂豆乳,而且還有那麼多乳糖不耐受的人,為什麼不開家專做豆乳的店呢?」

就這樣,豆乳店便開始籌備起來了。

我本以為豆乳先生的店就是把在家做的食物搬了過來,但他卻搖搖頭。

有些完美主義的他,決定開店後就希望豆乳品質能保持穩定,讓每個人都吃得健康。

籌備過程中他差點因為找不到更合適的豆子而放棄開店。

豆乳先生每天給兒子做早餐豆乳的時候,也用過雜七雜八的各種豆子。

用他的話說,味覺系統平凡的他現在也能分辨不同豆子做出的豆漿了。

正因為「挑剔」的味覺,他發現國內最常用的東北豆品質不夠穩定。

因為國內大豆篩選只區分大小,不區分品種,很難利用東北豆做出穩定的風味,這是他無法接受的。

「那種感覺就像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讓我不得不去想放棄做豆乳生意。」機緣巧合下一位朋友推薦了加拿大的大豆,可通過契約種植單一 IP 大豆。

豆乳先生跟我解釋, IP 大豆就是從種植開始就具有定向用途,比如專供做豆乳或豆腐。

豆乳先生在有機 IP 大豆中選擇了味鮮且有淡淡乳香味的豆子,這才有了信心來做一家豆乳專賣店。

藍氣球豆乳店內直接把加拿大 IP 大豆陳列了出來,並且做了精緻包裝,客人可以直接帶回進口的大豆回去做豆漿。

沒想到豆乳也能做出「花」來

豆漿本來就是非常適合中國人體質的國民飲料,最早出現在漢朝,在傳承了近2000年後,沒想到卻被豆乳先生做出了一些新意。

初次看到店裡懸掛著的菜單時,我的確是有些驚訝的,黑芝麻、抹茶、可可、燕麥、紅棗、百香味……

口味多到一隻手都數不過來,卻每款都想嘗嘗看。

擰開瓶蓋湊近一聞,是大家都熟悉的淡淡大豆香氣,彷彿與街邊的豆漿並無不同。

但是喝下一口,卻感到這豆乳的口感格外絲滑,完全沒有傳統現磨豆漿口感上的粗糙感,甚至在味道上比牛奶還要香濃。

豆乳先生告訴我,因為製作時把豆渣進行了分離,所以喝起來才會比較清爽。

這款豆乳的瓶子實在是顏值頗高,尤其是淡綠色的抹茶味豆乳,簡直是擺拍神器。

我打包了幾瓶帶給同事小姐姐,她們拿到的第一反應居然不是開蓋就喝,而是拿出手機拍拍拍。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高品質的豆乳不過8元打底,價格比較親民。

現在天氣漸冷了,如果不想喝涼的,還可以讓店員做熱豆乳,以及糖分都可以自由選擇,無糖、微糖、半糖悉聽尊便。

為了讓營養更均衡,豆乳先生從「糧豆混吃」這一傳統智慧飲食方式上汲取了靈感,推出了廣受喜愛的豆乳杯,分別有混合堅果、維谷滋、燕麥水果3種口味。

我點了這款堅果豆乳杯,上面一層是核桃仁、巴旦木、蔓越莓乾等各式各樣的堅果,下一層則是溫熱的原味豆乳。

堅果的香脆,雜糅著豆乳的濃醇,舀一勺放進口中,簡直是味蕾的大滿足。

很多小朋友都不太愛吃堅果或穀物,但是在這一款營養均衡又美味有趣的豆乳杯前,相信誰都不會抗拒。

豆乳先生說:「豆乳的可塑性其實是很高的,我們還拿它和當季水果搭配,連維生素 C 都一併補充了。」

在介紹豆乳昔系列的時候,能夠看到他神情中的自豪感,他就像是個拿大豆做魔法實驗的魔術師,想讓每個顧客都能吃的更加健康。

這一杯豆乳昔叫「藍色光芒」,將豆乳和芒果、蘋果、藍莓、燕麥以及優格進行了完美碰撞,喝起來有大豆的本真味道,還有混合水果的清香。

豆乳先生說,每個季度都會根據氣候和當季食材推出新品,芝士豆乳、板栗豆乳、咖啡豆乳等都在路上啦,以後來打卡的人有口福了。

透明 mini 工廠里的豆乳製作工序

這麼多美味的豆乳都是直接在店內這個 mini 工廠里製作的,透明空間可以讓客人目睹從洗豆到出漿的完整流程。

豆乳的準備階段就是泡豆和洗豆了。

豆乳先生告訴我不同季節泡豆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現在的季節最好是浸泡7個小時,時間長了或者短了都會影響口感。

所以為了保證固定的浸泡時間,這裡和水管連接的設備都是可以定時設置出水和關水的時間的。

「對了,這裡用的水都是可以直飲的純凈水」,豆乳先生特地跟我說了一句。

泡豆完畢後,再經過一輪手動篩豆,就要進入正式的製作環節。

豆乳先生給我隆重介紹了一下這台價值40萬的豆乳製作機器,是他從特地從日本定製的實驗級豆乳生產設備。

240秒的研磨,800秒的熟成,350秒的分離萃取,這些精細化流程都由這台機器全自動化完成。

製作的總時長大概在20到30分鐘,第一次看到豆乳加工流程還有些小激動。

分離萃取過程可以看到機器一邊出豆渣,一邊出新鮮的豆乳原汁。

聽豆乳先生說,豆渣是可以直接食用的,經常有周邊的居民來他家討豆渣回去炒菜吃。

我嘗了一下,口感有點像無糖的壓縮餅乾。

豆乳先生還提前透露,他們還在研發一款豆渣紅茶,爭取讓同樣有營養價值的豆渣發揮作用。

另一邊出的香濃豆乳在接完之後,就會被擺放在傳送帶上,直接從 mini 工廠運往前台,進行巴氏消毒和密封儲藏,並製作成各式各樣的豆乳產品。

全程看下來真如豆乳先生說的,無任何添加,是名副其實的「七無豆乳」了。

看來以後早餐的牛奶可以換一換了?

藍氣球豆乳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04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07:30-21:00

文|青柯 圖|青柯

- THE END-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外灘 的精彩文章:

維也納愛樂「頂配」再臨上海,指揮大師莫斯特攜手郎朗奏響經典之聲
巴黎戴高樂機場設計師去世,中國國家大劇院也出自他手

TAG:新外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