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遼朝滅亡後,此人在中亞重新建立一個契丹王朝,終成一代霸主

遼朝滅亡後,此人在中亞重新建立一個契丹王朝,終成一代霸主

古云:「胡虜無百年之運」,驗之今日,信乎不謬!--諭中原檄

曾經在中國的北方崛起了一個強大的民族,它打破了「胡虜無百年運」的傳說,建立起了一個繁榮一時的王朝,雖然沒有問鼎中原,卻傳了九位帝王,享國210年,這就是契丹族建立的遼朝。

契丹民族的起源由來已久,自古為發源於我國東北的一支少數游牧民族,而「契丹」之名最早的史書見聞於《魏書》(公元554年北齊天保五年所寫成書籍)。

此後的很長歷史階段,契丹族一直都處在原始部落社會的發展進程之中,在唐朝的時候依附於回鶻統治,直到唐末之時,隨著中原王朝亂世紛爭,契丹族有了發展的機會。

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之後承繼可汗之位,在後梁建立的第9個年頭,耶律阿保機擺脫了中原王朝的控制,並登基稱帝建立了契丹國,公元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正式將國名更改為遼。

其實很多人對契丹的了解是從口口相傳的故事當中或者從評書演義《楊家將》中所得到的,而宋遼兩國的戰爭也主要發生在了宋太宗、宋真宗時期。

中原王朝自五代十國的兒皇帝後晉建立者石敬瑭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後,失去了天險,此後北宋對遼的戰爭也基本都是圍繞了收復「幽雲十六州」而引發的。

但終極兩宋的三百年間,都沒有收復「幽雲十六州」,後來在宋真宗時期發生了宋遼最大規模的一次戰爭,在互有勝負之下兩國達成了「澶淵之盟」,後以兄弟相稱,北宋每年向遼供以歲幣而開啟了兩國百餘年的和平共處時代。

遼朝自太祖耶律阿保機907年開國傳至遼天祚帝耶律延禧整整維持了200多年時間,最後不可避免的經歷了中國歷代王朝覆滅的命運。

遼朝自1125年被金人所滅後,在統治區內契丹族雖然此起彼伏的反抗,但都沒有能夠復國,不過在遙遠的中亞地區卻有一支契丹軍所向披靡最終建立了國家,史稱「西遼」。

而建立西遼帝國的不是別人,而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第8世孫耶律大石。耶律大石曾是遼朝的臣子,而且據史書記載,耶律大石身高九尺善於騎射。

遼朝末年政局腐敗,特別是遼天祚帝不問國事,整天遊園打獵,最後使得遼國走向了不歸之路,在金人興起大舉伐遼之時,耶律大石興兵救主。

但因為此時的遼國氣數已盡,雖然耶律大石數次勤王救主,但遼天祚帝依舊不改習氣,最後真的是無力回天,在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率領200名鐵騎去了西方。

後來耶律大石一直念念不忘故國,並在公元1134年於中亞地區建立了一由契丹族建立的新朝「西遼」,自立為帝。此後耶律大石在西遼發展生產,拓土闊疆,公元1141年大石親率西遼大軍於卡特萬戰役中一舉打敗了十萬之眾的中亞聯軍,自此確定了在中亞地區霸主的地位。

耶律大石在中亞站穩腳跟後,一直不忘往東進軍光復大遼的夢想,但是畢竟西遼的國力與當時正在鼎盛時期的金朝無法相抗爭,雖然多次對金朝進行了抗擊,但最終沒能實現復國的夢想。

公元1143年,耶律大石病逝享年57歲,廟號為「德宗」,尊號「天佑皇帝」,而大石在中亞建立的契丹王朝維持了88年,歷經了三帝兩後,於公元1218年為蒙古國所滅。

而契丹族如今絕大多數被漢化並融入到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曾經輝煌一時的契丹族也成為了歷史。

參考資料:《明實錄》、《遼史》、《契丹國志》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話談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閑話談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