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作為東林書院的創辦者之一,高攀龍的成就體現在什麼地方?

作為東林書院的創辦者之一,高攀龍的成就體現在什麼地方?

原標題:作為東林書院的創辦者之一,高攀龍的成就體現在什麼地方?


本文作者為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員林小靜。


高攀龍是明朝東林書院的創始人之一,字雲從、存之,現江蘇無錫人。高攀龍既是明後期著名的理學家,也是重要的政治家,被稱為「東林黨」首領之一。萬曆十七年(1589年)高攀龍取得了進士,步入了仕途,他對當時閹黨掌控朝政的局面十分不滿,大力抨擊政治黑暗的局面,力持正論,呼籲政治改良以挽救時局。但是高攀龍和大多數東林人士一樣,因議論朝政而被貶黜,最後與顧憲成同在東林書院講學。天啟年間,高攀龍再被起用,但這次又因得罪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而被革職,最後在閹黨的逼迫下投水自盡。


高攀龍


作為正統的封建士大夫,高攀龍鑒於時政,提出了一些政治主張,在當時頗具特色。首先他提出君、臣要守「道」的思想,讓認為明朝中後期呈現敗亡之勢的主要原因在於從皇帝到大臣皆不守「道」,這個「道」指的是封建法度,在此基礎上他呼籲「由今之道不變,今之政未有不底於危亡者也。」其次,高攀龍強調要以「忠信為本」,以此達到「正人」的目的,「正人」可以等同為君子,天下敗壞皆因小人得到重要而君子被冷落,因此只有「政事本於人才,舍人才而言政者,必無政。」再次,作為封建知識分子,高攀龍提出加強對民眾的控制,要從思想上重視民眾,為此他提出州縣官員要懲惡揚善,重視對民眾的教化,只要眾人皆為善,「人人享太平之福」。


高攀龍半身像


政治家之外,高攀龍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身份——理學家,高攀龍的理學思想宗奉程朱理學,對當時社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繼承了程朱理學的理氣觀,認為「理」是世界萬物的本源,萬物統一於「理」,同時他也受到陸王心學的影響,提倡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通過「實學」來武裝人們的頭腦,以挽救世風日下的危機,他主張「事即是學,學即是事,無事外之學、學外之事。」強調讀書人要有責任感,以天下為己任。



講學處


高攀龍一生中十分重要的活動便是在東林書院講學,在他與顧憲成的努力下,東林書院形成了聲名遠揚的講學傳統,也逐漸發展成為當時最著名的書院,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大規模的書院網路,許多與書院有密切聯繫的人後來成為了所謂的「東林黨」。作為書院的創建人之一,高攀龍見證了東林書院的輝煌和衰落,顧憲成死後,東林書院的主持工作落到了高攀龍一人身上,以他為首的東林人士在朝廷中敢於死諫,遭魏忠賢忌恨,最終東林人士遭到通緝,東林書院也被毀於一旦。

參考文獻:


何孝榮:《高攀龍理學思想研究》,《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


何孝榮:《高攀龍政治思想研究》,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1999年。


占江:《高攀龍與東林書院》,《蘭台世界》2014年第21卷。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施祺 王雪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清代的「福晉」是指什麼人?為什麼有時皇帝的妻子也叫福晉?
多爾袞去世時被順治追尊為義皇帝,為何一個月後卻將其開除族籍?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