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四軍中來自長征紅軍成建制的部隊

新四軍中來自長征紅軍成建制的部隊

原標題:新四軍中來自長征紅軍成建制的部隊


前不久,我在「重走長征路」微信公共號、搜狐號上同步發布了《新四軍中任團(科)以上職務的長征紅軍》一文。


由於我接觸不到檔案,搜集到的人員資料極為有限,能夠看到的公開的史料大多為任職團(科)以上的人員,因此,我一再申明,我彙集的這份名冊只能是局限的——一是僅限於「新四軍中任團(科)以上職務的長征紅軍」,二是受我能力所限,僅為我搜集到的這些團(科)以上職務的紅軍幹部中的部分人員。即使這樣,還是引起廣泛關注,我發布文章後,幾天時間的閱讀人數即破萬!還有20多位讀者提供了進一步信息,助我將搜集到的新四軍中任團(科)以上職務的長征紅軍名單從320餘人擴充到了350餘人。


可以推論,新四軍中來自長征紅軍的團(科)以下職務的人員更多。比如,我就沒有將我父親田長華列入「新四軍中任團(科)以上職務的長征紅軍」名單中,雖然他是第一批從延安派往新四軍參加組建的人〔他在《調四軍軍事政治工作人員花名冊》(下圖)中列為「連級」並在職務為「特務員」的一欄。這份花名冊是後來到新四軍任參謀長的周子昆負責制定的,花名冊上共有90人,即從延安派往新四軍的人員是成批的。在此花名冊上的人員先後抵達漢口、南昌,參加了新四軍初期的組建。後續延安還在不斷地往新四軍派出人員〕。


由此可見,新四軍中的長征紅軍人數不是小數目。


為了回報讀者對「新四軍中的長征紅軍」這個話題的關注,我繼續敘述一下新四軍中成建制的長征紅軍。顯然,成建制的長征紅軍部隊編入新四軍,比延安派出的長征紅軍幹部人數要多得多!


據我所知道的,源自長征紅軍部隊的兩支成建制部隊先後編入新四軍。


皖南事變後,儘管新四軍皖南部隊遭受了很大的損失,新四軍也被國民黨方面污為「叛軍」,但自此不再受國民政府的制約,放手發展,八路軍南下支援新四軍,於是,就有了八路軍中的長征紅軍的老部隊成建制的加入了新四軍。


第一支編入新四軍的長征紅軍老部隊,是源自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的——紅二十五軍長征最先到達陝北,當時人數達3400餘人,軍長徐海東、軍政委程子華。紅二十五軍長徵到達陝北後,編入紅十五軍團。1937年8月在陝西省三原縣橋底鎮地區,由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團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徐海東任旅長,黃克誠任政治委員,全旅共5000餘人,轄第六八七、第六八八團,當年12月又組建了第六八九團,全旅超過6000人。


1940年2月,第三四四旅編入新組建的八路軍第二縱隊(第三四四旅的旅部升為第二縱隊旅部,從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七、第六八九團的機關抽調部分人組成第三四四旅新的旅部),韓先楚任代旅長,康志強任政治委員;4月,劉震任旅長。


1940年5月,八路軍第二縱隊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協同新四軍發展與鞏固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指示,率第三四四旅、新編第二旅(2個團)由冀魯豫邊區南下豫皖蘇邊區。6月,八路軍第二縱隊政治委員黃克誠、參謀長韓振紀率領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七團、第六八九團和新編第二旅第六團,於渦陽縣新興集與彭雪楓司令員率領的新四軍第六支隊(欠第四總隊)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彭雪楓任縱隊司令員,黃克誠任縱隊政治委員,其中第三四四旅改為八路軍第四縱隊第四旅,下轄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團;八路軍第二縱隊新編第二旅則改為八路軍第四縱隊第二旅。


1940年8月,中共中央中原局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將進入隴海鐵路以南、津浦鐵路以東、淮河以北的皖東北地區的八路軍部隊和原在該地區的新四軍部隊及地方武裝,統一整編,組建八路軍第五縱隊,黃克誠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八路軍第五縱隊下轄3個支隊:第一支隊由蘇魯豫支隊編成,支隊司令員彭明治,政委朱滌新;第二支隊由原八路軍第四縱隊第二旅之第五、第六團和原三四四旅之第六八七團編成,支隊司令員田守堯,政委吳信泉;第三支隊由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和新四軍第六支隊之第四總隊編成,支隊司令員張愛萍,政委韋國清。


(註:蘇魯豫支隊源自紅一軍團第二師,本文後敘;原三四四旅之第六八七團源自紅二十五軍的一部)


1940年11月中旬,八路軍第五縱隊隸屬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1941年初皖南事變後,八路軍第五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原八路軍第五縱隊之第一、二、三支隊,分別改為新四軍第三師之第七、八、九旅。〔即,源自紅二十五軍的一部隨原八路軍第五縱隊之第二支隊進入新四軍第三師第八旅

1941年初皖南事變後,八路軍第四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彭雪楓任師長兼政治委員。八路軍第四縱隊第四旅(源自第三四四旅)改為新四軍第四師第十旅,劉震任旅長,康志強任政治委員。〔即,源自紅二十五軍的大部進入新四軍第四師第十旅,後為第三師第十旅〕


至此,長征紅軍中成建制的部隊——紅二十五軍,進入了新四軍的序列。


1941年9月,新四軍第四師第十旅與第三師第九旅對調,改稱新四軍第三師第十旅。


1945年10月,新四軍第三師奉命進軍東北,第十旅先後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三師第十旅、東北民主聯軍第三師第十旅;1946年9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第五師;1949年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第116師,下轄第三四六、第三四七、第三四八團;1950年10月,第39軍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軍長吳信泉,政治委員徐斌洲,赴朝作戰;1985年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集團軍。2016年,第39集團軍轉隸北部戰區陸軍。


第二支編入新四軍的長征紅軍老部隊,是源自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二師的——由原紅一軍團第二師改編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團,團長黃永勝、後為楊得志、彭明治(但他們後來都未調入新四軍)。


這個紅二師可不簡單,它的前身包含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支革命武裝「鐵甲車隊」(見我此前已發布的《鐵軍走進八路軍、新四軍,一直走進解放軍》)以及參加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部隊,具有葉挺獨立團的成分,也是走上井岡山的老部隊(詳見本公共號發布的文章)。再細數一些,紅一軍團第二師里有紅四方面軍的部隊——當年長征途中,紅一、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後,四方面軍抽調一些部隊成建制補充給一方面軍,其中四方面軍第三十三軍第九十八師第二九四團補充到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為第二營。在長征途中,第二師第四團屢次擔任前鋒,著名的臘子口戰役就是第四團擔任主攻,而擔任正面主攻臘子口的部隊則是來自紅四方面軍部隊編成的第四團第二營第六連。八路軍第六八五團組建後不久,就參加了平型關戰鬥。可見,第六八五團是一支歷史悠久、戰力強悍的部隊。1938年9月,六八五團改稱八路軍蘇魯豫支隊,支隊長彭明治,作為一一五師先頭部隊進入山東;1940年8月,蘇魯豫支隊改稱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一支隊; 10月10日,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一支隊一部與新四軍蘇北指揮部部隊在東台以北的劉庄、白駒鎮一線會師,隨後八路軍第五縱隊所部陸續進入蘇北鹽阜區,歸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指揮。1940年10月,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一支隊改稱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教導第一旅。


皖南事變後,八路軍第五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其中教一旅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旅長彭明治、政委朱滌新,下轄三個團:第十九團團長鬍炳雲、政委王東保,第二十團團長黃煒華、政委馮志祥,第二十一團團長俞增林、政委羅友榮。〔即,源自紅一軍團第二師的大部進入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


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第十九團第四連成為了著名的「劉老莊連」(詳見本公共號發布的文章)。


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後來的沿革: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三師第七旅、東北民主聯軍第三師第七旅、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第十六師、東北野戰軍第六縱第十六師、第四野戰軍第43軍第127師、廣州軍區獨立師、陸軍第43軍第127師、陸軍第43集團軍第127師等,現已編入中部戰區陸軍第82集團軍。(詳見本公共號發布的文章)


曾任新四軍參謀長的賴傳珠記載: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的部隊其「十九團原脈是南昌暴動時朱德同志所拖出來的國民革命軍教導團。到中央蘇區後,改為紅四軍十師廿九團;後又編為紅一軍團二師四團;經過長徵到陝甘寧邊區後編為第四大隊;陝北直羅鎮戰役後改為第四團;抗戰後改為〔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第一營;一九三八年,一一五師令該團(六八五團)東進山東後編為蘇魯豫支隊第一大隊;一九四〇年,到達皖東北後正式編為三個營,到〔八路軍〕五縱隊編為一支隊第一團,現為十九團。」「二十團原脈是紅三軍九師的一部分和紅一軍團二師六團之一部合編為紅二師六團」。在這裡,賴傳珠指出的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第十九團源自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第二十團源自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六團。

有史料比較細緻,列出:皖南事變後組建的新四軍第三師第八旅(沿革自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七團、八路軍第四縱隊第二旅、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二支隊),下轄的第二十二團可追溯至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五師第二二三團,第二十二團第一營和第三營為紅軍營,第一、第三、第五、第六、第九、第十一連為紅軍連。


由以上的溯源分析可知,成建制編入新四軍的長征紅軍部隊至少有兩支(紅二十五軍、紅一軍團第二師),這表明,在新四軍中的長征紅軍部隊至少有幾千人!以我的估計,由紅十五軍團改編的八路軍第三四四旅不少於6000人(其中紅二十五軍的長征紅軍約3000人),由紅二師改編的八路軍第六八五團不少於1200人(其中基本都是長征紅軍)。


此外,我再一次特別指出,在紅一軍團第二師中,有來自紅四方面軍的成建制部隊,即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三軍第九十八師第二九四團補充到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為第二營,其中來自紅四方面軍的指導員胡炳雲任二營第六連連長,改編為八路軍時,他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六八五團第一營副營長,在平型關戰鬥中,他火線上代理營長。第六八五團改稱八路軍蘇魯豫支隊時,胡炳雲任一大隊大隊長,該大隊因此被人們稱為「胡大隊」。蘇魯豫支隊改稱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一支隊時,胡炳雲任第一支隊第一團團長。八路軍第五縱隊奉命南下支援新四軍,團長鬍炳雲、政委田維揚率第一支隊第一團第三營為先頭部隊,於1940年10月10日抵達白駒、劉庄間的獅子口,與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二縱隊團長池義標、政委吳嘉民率領的第六團勝利會師。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時,胡炳雲任第七旅第十九團團長。從胡炳雲的足跡,可以窺見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三軍第九十八師第二九四團進入紅一方面軍、進入新四軍第三師的史跡。


如今,在江蘇大豐縣豎立著八路軍新四軍白駒獅子口會師紀念碑,碑身高22.6米,形似一把直插雲天的雙刃寶劍,碑身上刻由八路軍第五縱隊改編的新四軍第三師原副師長張愛萍上將書寫的「八路軍新四軍白駒獅子口會師紀念」。



註:調入新四軍的八路軍部隊還有一些(但這些部隊不是源自成建制的紅軍長征部隊,即部隊主要成分已不是長征紅軍部隊):


——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支隊,後來與新四軍第六支隊第四總隊合編為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三支隊,皖南事變後編為新四軍第三師第九旅(後與第十旅對調,則為新四軍第四師第九旅)。


——八路軍第四縱隊第五旅,後來改稱新四軍第五師第十一旅。


——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教導第五旅在旅長梁興初(長征時他曾任紅一軍團第二師第二團團長)率領下南下華中,被編為新四軍獨立旅。


另外,編入新四軍的還有一支特殊經歷的部隊——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皮旅)。1946年,在解放戰爭打響的中原突圍中,旅長皮定均(來自紅四方面軍的長征紅軍)率領全旅6000多人突出重圍,越過津浦線後,與前來接應的新四軍淮南軍區嘉山支隊會師,隨即被改編成新四軍華中野戰軍第十三旅,後來又擴充為獨立師。

我先後走過了四支紅軍隊伍(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的長征路,比較熟悉長征歷程,知道先後編入新四軍的這兩支長征紅軍部隊特別能打!紅二十五軍在長征路上時為「旅級」兵力,卻多次成旅成團的吃掉國民黨軍,被共產國際譽為最能戰鬥的「兒童軍」(指戰員大多不足18歲),被敵人視為「不怕死的娃娃軍」,全軍抵達陝北時,人數比長征出發前還略有增加,每個連裝備的機槍達到9挺。紅一軍團第二師具有葉挺獨立團的血脈,是中央紅軍長征路上的主力,被譽為「長征路上的開路先鋒」,一路衝殺,血戰湘江,強渡烏江,飛奪瀘定橋,突破天險臘子口,戰功累累。有這樣的源自紅軍的部隊加入新四軍,還有數百名身經百戰的長征紅軍幹部加入新四軍,對增強新四軍戰力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通過追溯可得知,新四軍的組成不僅是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紅軍與游擊隊,而且組建時即從延安調入了上百名長征紅軍軍事政治幹部及技術人員,隨後,還不斷調入紅軍幹部。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建制不再受制於國民政府,源自長征紅軍的成建制部隊加入。因此,新四軍不僅與南方紅軍與游擊隊血脈相連,也與長征紅軍血脈相連,延續了人民軍隊的戰鬥力和光榮傳統。


附記:


南方紅軍里有沒有成建制的部隊編入新四軍呢?有的!(也許這些堅持游擊戰爭的紅軍部隊建制已不完整,但他們的正規番號依然保持不倒)


——堅持在鄂豫皖游擊區的紅二十八軍,編入新四軍第四支隊,是打響新四軍對日軍第一槍的部隊。


——堅持在鄂豫皖游擊區的,還有鄂東北獨立團,也編入新四軍第四支隊,後來在新四軍第二師中被授予「鐵鎚子團」。


——堅持在湘鄂贛邊游擊區的紅十六師余部,後改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


——堅持在閩粵邊游擊區(亦稱閩南遊擊區)的紅軍獨立第三團,後改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第四團第一營。


——堅持在閩浙贛游擊區(亦稱閩北游擊區)的紅軍閩北獨立師,後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五團。


——堅持在浙南遊擊區(亦稱閩浙邊游擊區)的紅軍挺進師,後改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第四團第三營。

由此可知,如果把新四軍說成是由「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紅軍游擊隊」組成的,容易忽略保持正規番號的紅軍部隊,因此,把新四軍說成是由「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紅軍游擊隊」組成的,更為準確。這其中的一個「與」字最好不要忽略!


在百度的詞條里,新四軍是「留在南方八省進行游擊戰爭的中國工農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的隊伍」。在《新四軍 綜述·大事記·表冊》里,新四軍是「由南方8省14個地區紅軍游擊隊改編組成的一支人民軍隊」。在《新四軍戰史》里,新四軍是「由南方紅軍游擊隊改編組成的一支抗日武裝」。都沒有提及來自北方的紅軍和八路軍啊!


我在想,以後寫的軍史,能不能把先前流行的這些表述豐富一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走長征路 的精彩文章:

TAG:重走長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