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CBA新賽制 常規賽不再是雞肋

CBA新賽制 常規賽不再是雞肋

本報特約評論員 張健強

CBA新賽季周日開戰,如果從賽制來看,新賽季的CBA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聯賽,和過去已經完全不一樣。其實,新賽季不僅僅是變長,更重要的是,找回了常規賽的意義。

以往的常規賽對於CBA來說,如果從功利的角度看,常規賽相對比較雞肋。真正有奪冠實力的球隊,在常規賽幾乎處於兵不血刃的狀態,重點的奪冠對手也清清楚楚。群雄逐鹿,但圈子裡的人都門清得很。這兩年有些改變,意外也在增加,比如四川奪冠後,沒有三外援的優勢,立刻下滑;新疆奪冠後,隊內不穩,上賽季首輪就被廣東復仇。

新的賽制會加劇這種情況。常規賽不再是雞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比賽,強隊都要認真應對;而增加的季後賽附加賽,5-12名還要再爭奪8強名額,則更加加劇了中段球隊之間的血拚。

新的分組,基本是以上賽季最終排名作為基準,遼寧與深圳配對、廣廈與首鋼配對、宏遠與新疆、山東與江蘇,這裡面等於上賽季的八強對陣,在新賽季常規賽要打4輪!裡面還兜進了兩對冤家,宏遠與新疆,首鋼與廣廈。

上賽季廣東半決賽負於遼寧,也曾說不幸與遼寧過早相遇,若是在廣廈的半區,與廣廈爭奪總決賽資格,或許更有把握一些。新疆同樣不巧,以他們的實力,若不是首輪遇到一心復仇的廣東,有時間給他們調整,說不定走得更遠。NBA原來有句話,季後賽一切在於對陣。像棒子老虎雞的遊戲,主要別遇到球風相剋的球隊,多半可以走得更遠一些。但新賽季的NBA,似乎和以前的CBA有些像,勇士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獨霸天下的球隊。CBA倒是像若干年前的NBA,沒到最後對陣前,誰也不敢說必勝。

CBA上一次採取類似賽制,是2007-2008賽季,採用了南北分區。更早是2004-2005賽季,同樣也是南北分區。兩次分區賽,都不是類似NBA的分區決出東西冠軍,然後直接對決,而是又打了一輪交叉賽,其實相當於現在的季後賽附加賽。

職業聯賽,賽制是為了比賽服務,為了延長而延長,則會誕生一大堆垃圾比賽。現在這個蛇形分布,雖然旅途有些辛苦,但不失為明智之舉。38輪到46輪,其實增加不多,但大幅提高了強強對話的場次,附加賽又給了一些常規賽某些場次犯錯的球隊,有改正的機會。可以說,這是目前最適合CBA 的玩法。

只是不知道下賽季排名改變之後,分組會不會重新再分。

現在很多球隊已經洞悉了季後賽的玩法,常規賽名次只要保證季後賽機會,排名並沒有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規範化運營之後,現在CBA季後賽,客場不會像以前那麼難打,主場哨的力度弱了很多。以前實力相近的球隊之間爭奪,幾乎主場就是贏球的代名詞,現在類似情況已經得到有力的控制。每個球隊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規劃賽季,有老將的可以慢慢調整後發制人,年輕氣盛的可以先聲奪人,就像去年江蘇還拿了一個半程冠軍,一個賽季都可以交代過去了。足夠大、足夠長和足夠寬容度的賽制,才可以讓每支球隊各取所需,各自規劃,而不像原來賽程剛過半,有些球隊已經在應付了。

如果八強賽之前都算常規賽的話,其實常規賽和附加賽算起來,CBA已經增加到了50輪左右。這已經和前兩次南北分區持平甚至更多。

據聞,CBA的改革方案,都需要每個俱樂部股東一起制定,一起投票決定。或許正是如此,才做出來一個,大家都有收穫的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周報 的精彩文章:

10月4日籃壇新聞匯總:NBA總經理投票結果揭曉
亞運會奪冠5天後飛赴休斯敦,周琦切換回NBA模式

TAG:體壇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