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8世紀中國牙雕的最高成就為何是一組美人圖?

18世紀中國牙雕的最高成就為何是一組美人圖?

原標題:18世紀中國牙雕的最高成就為何是一組美人圖?


乾隆三年(1738),宮廷畫家陳枚完成了一組宮廷仕女圖,描繪了宮廷仕女尋梅、賞花、吟詩、玩月的深閨享樂生活。這組仕女圖深受乾隆讚賞。


(《月曼清游》冊之「閑亭對弈」,清,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六年,乾隆帝諭令皇宮「造辦處」的優秀匠人,如擅鑲嵌技藝的常存,擅牙雕工藝的陳祖章、陳觀泉父子及顧彭年、蕭漢振等,以陳枚的這本圖冊為畫稿,用象牙進行雕刻。


牙匠高手們自然不敢怠慢,連夜趕工,將一副精緻典雅的象牙美人圖集呈給了皇帝。不過,審美品味走「華麗風」的乾隆覺得整個畫冊全用象牙雕刻,畫風太單調。於是他降旨冊頁上的器皿、山石及人物所戴釵鳳等,不要用象牙,用其他寶石來做。


拿到新brief的工匠們立刻行動,借用了百寶嵌工藝,將畫中主體景物、人物、建築和花木用象牙雕刻,其餘的山石等用彩石碧玉、瑪瑙和寶石等鑲配點綴。最後,匠人們精雕細琢,密切結合牙雕和鑲嵌的技藝特點,令畫面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彩石之色襯托象牙之白,人物的頭飾、眉發、內外衣領襟、環帶等,都染成紅、藍諸色,整個畫冊色調典雅,景緻絢麗。


(象牙雕《月曼清游》冊六月景「荷塘采蓬」,清,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雕有103人的牙雕精品被稱作「百美圖」。乾隆皇帝在為它題寫詩文時將其正式定名為《月曼清游》。



(象牙雕《月曼清游》冊,清,故宮博物院藏)

《月曼清游圖》冊為左右對開冊頁式,一面為景,一面為嵌螺鈿詩句。每冊縱39.1厘米,橫32.9厘米,厚3.2厘米。



(象牙雕《月曼清游》冊八月景「瓊台賞月」,清,故宮博物院藏)

由於其精湛的雕工、絕美的配圖,《月曼清游圖》成為清代宮廷牙雕製品中精巧典雅風格的代表之作,也代表了中國18世紀鼎盛時期高超的牙雕工藝水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故宮文化服務中心 的精彩文章:

故宮畫像里的「魏瓔珞」有多美?

TAG:故宮文化服務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