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學家發現細菌抗性產生新機制,揭開「超級細菌」的進化之謎!

科學家發現細菌抗性產生新機制,揭開「超級細菌」的進化之謎!

有一種說法是,僅亞歷山大·弗萊明無意間發現的青黴素,就得以讓整個人類的壽命從45歲提高到60歲。足以見青黴素在人類醫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也正是從青黴素被發現何大規模使用開始,細菌和人類之間就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軍備競賽」。抗生素的種類越來越多,而細菌耐藥性也越來越強。如今,不斷出現的超級細菌,已經使得人類目前擁有的史上最強抗生素「萬古黴素」,都無可奈何。

如果抗生素都殺不死細菌了,那無異於將人類與細菌的鬥爭,拉回到青黴素誕生之前的「原始時代」。

圖 | 抗生素(來源:Fahroni/Shutterstock.com)

人們認為超級細菌的出現,是因為細菌驚人的進化速度,能夠快速適應多變的生存環境。但究竟什麼樣的進化機制,使得細菌能夠如此高效率地獲得抗生素抗性?

10月12日,《科學》雜誌發表重磅文章,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NUS Medicine)和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的研究人員揭示,當噬菌體感染細菌時,會通過一種新的基因轉導的方式,在細菌與細菌之間大規模轉移DNA。正是這一過程,大大加速了細菌的進化速度,從而導致和加速細菌抗生素耐藥性的出現,以及新的致病菌株出現。

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能夠以高頻率轉移大片段DNA的基因轉導機制,也是60年來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新的遺傳轉導機制,被稱為橫向轉導(lateral transduction)。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已知的兩種遺傳轉導機制,是美國科學家Joshua Lederberg所發現的廣義轉導和特異性轉導。60多年前,Lederber發現細菌之間可以交換基因,並因此獲得1958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諾獎的時候,Lederberg年僅33歲)。

所謂轉導,就是通過病毒或病毒載體將外源DNA引入細胞的過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DNA從一種細菌到另一種細菌的轉移。

圖 | 噬菌體(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當噬菌體(一種專門感染細菌的病毒)感染細菌細胞時,它通常以兩種方式之一進行繁殖:一種是裂解循環,也就是噬菌體利用宿主細胞DNA的複製、轉錄和翻譯的機會,也複製大量自己的DNA或RNA,以及蛋白質外殼,然後裂解宿主細胞,導致新噬菌體顆粒的釋放;第二種方式是溶原性循環,也就是噬菌體DNA整合到宿主基因組中,並與宿主基因組一起複制。在溶原性循環中,某些刺激可以激發噬菌體DNA將其自身切割出宿主基因組,與蛋白質組裝成新的噬菌體顆粒,成熟並裂解宿主細胞。

無論是裂解循環,還是溶原性循環,釋放的噬菌體都可以繼續感染其他細菌,當再次感染新的細菌時,就有可能攜帶包括來自上一個宿主細胞的部分DNA。如果這種轉導過程,是噬菌體偶然錯誤發生的,稱之為廣義轉導;如果是只轉移特定基因,則稱之為特異性轉導。這兩種機制一直以來都是細菌遺傳轉導的唯二機制。

而這次,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John Chen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在噬菌體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後階段,並不會立刻從宿主的基因組中切除。當噬菌體在它們還是宿主基因組的一部分時就開始了DNA複製,從而形成了多個整合的噬菌體基因組。此時這些仍整合在宿主染色體中的被擴增噬菌體DNA,開始啟動蛋白質外殼包裝,並完成脫離。而這也就意味著相鄰的宿主DNA也會被包裝在後代噬菌體內,並隨之進入下一個細菌。

(來源:irishtimes.com)

研究人員將這種獨特的轉導形式,稱之為橫向轉導。John Chen表示,「橫向轉導的發現,將人們對可移動遺傳元件的概念,從DNA提升到基因組層面。橫向轉導通過將部分基因組轉化為超移動性平台,並能夠以極高的頻率傳遞。」

這種高效的基因轉移模式,有助於解釋細菌的快速進化,比如對多種抗生素耐葯的細菌菌株的進化。橫向轉導的發現,更加證明了基因轉導對於微生物進化的驅動影響,也揭開了各種致病耐葯細菌高速高效進化的深層機制。

我們也希望對細菌進化機制的進一步了解,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解決可怕的抗生素耐葯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豆瓣9.0!人性到底有多麼黑暗
海洋污染十分嚴重,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產國竟然是日本?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