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一心向善 最終善也會向著我們

一心向善 最終善也會向著我們

有人常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人人奔走於名利之途,蠅營苟苟,那純樸的風貌哪去了,世道人心哪去了?這樣的問題,其實古人也曾經感嘆過。

曾有弟子問王陽明:「世風日下,遠古時代那種純樸美好的氣象,如何才能重現呢?」

王陽明回答:「一日便是一元。人平旦時起坐。未與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時游一般。」

意思是,一天便是一個輪迴。早晨起來,人還沒有與外物接觸,內心那種清明的景象,就好像是生活在伏羲時代一樣。

王陽明的回答富有深意,內心清明,即是回到伏羲時代。

這個內心的清明,無疑就是致良知的功夫。良知在,哪怕被劉瑾陷害,差點丟命,被貶到貴州龍泉驛當個不入流的驛丞,但在那荒蠻之地,依然可以開堂講學,培養慧命。

他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立下不世之功,卻被當朝權宦妒忌,連皇帝都不領情,一些佞幸之臣甚至希望王陽明將朱宸濠釋放,然後再讓已經南巡的武宗親自「擒獲」朱宸濠,以滿足武宗的虛榮心。

逼得王陽明不得不稱病,以避免捲入更多的政治漩渦;晚年以帶病之軀,總督兩廣,平定田州、思州匪患;在回鄉的途中,病死客船,臨終言:「我心光明,夫復何言。」

這就是王陽明,一生磊落光明,縱然身遭萬險,猶如在太平世界一般,從容淡定。

王陽明認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為堯舜。」但為什麼我們大家都是平常人呢?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另一處有更詳細的回答。大意是說,人在一天之內古今世界都會經歷一番,只是我們沒有覺察。

在夜晚,人無視無聽,沒有思考也沒有動作,內心平和,這時候人就處於伏羲、黃帝的時代;早晨的時候,人神清氣爽,就好像處於堯舜的時代;上午的時候,人要按禮節接觸、處理很多事,顯得很有秩序,這時候就處於夏商周的時代。

中午以後,精神昏昧,雜事紛擾,就是處於春秋、戰國的時代;到了傍晚,萬物沉寂,景象寥落,就是人與物消亡的世界。

王陽明所說,是良知一步步泯滅的過程。人在夜晚,無視無聽,沒有思考也沒有動作,是人我無別的純樸狀態。

早晨的時候,人神清氣爽,就像出於天然本能的仁愛狀態;上午的時候,人要按禮節接觸、處理事情,落入人為的禮義之中了。

中午之後,精神昏昧,雜事紛擾,就以力取勝了;到了傍晚,萬物沉寂,景象寥落,人還在猜拳喝酒縱樂,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知其他了。

孟子也有類似的說法,在《孟子·告子上》,孟子以牛山做比喻。他說,有一座山叫做牛山,牛山曾經林木繁茂,但此山靠近都城,常有人來砍伐,砍伐久了,還能保持茂盛嗎?

但林木在黃昏夜間生長著,有雨水露珠滋潤著,有嫩芽新枝長出來,但緊跟著就有人放牧牛羊,把嫩芽新枝都吃掉了。

人們看見牛山光禿禿的樣子,就以為不曾有過高大的樹木,這難道是山本來的樣子嗎?人也一樣,在人的身上,難道沒有仁愛之心嗎?人之所以喪失良心,也就像刀斧對付樹木一樣,天天去砍伐,還能保持茂盛嗎?

經過黃昏夜間的生長,出現了清晨時的清明之氣,可是白天的所作所為又將它壓制了,使他在夜間滋生的氣息無法保存。這股氣息無法保存,他的所作所為就和禽獸差不多了。

人們見他像個禽獸,不像個人的樣子,這難道是人的真實狀態嗎?如此看來,如果得到滋養,沒有東西不生長,如果失去滋養,沒有東西不消亡。這個需要滋養的是什麼呢?就是人心啊。

孟子認為人有一顆向善之心,必須把此心存養擴充,才可上治國,下齊家。但此心剛有萌芽,就有牛羊啃之,僥倖長大,又有刀斧伐之,焉能存養擴充?

牛羊刀斧是什麼?物慾也。物慾蒙蔽了良心,使此心不能萌芽生長。所以,「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己矣。」做學問的竅門沒有別的,不過是把這顆喪失的心找回來罷了。

王陽明也有類似的表述,他談到欲致良知,必先格物。物就是事,格就是正。正,就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使偏邪的事情復歸於正;「正其不正」就是「去惡」。這個「惡」,就是私慾、物慾等等不良的習氣。

《金剛經》有言:「善護念。」要善於保護純真的心念。孟子、王陽明意思與此相似,應該排除不恰當的慾望,善自護持這顆向善的心,才能游於聖人之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熬夜:熬的是青春 卻不是真正的人生
大風天停車的啟示:覆巢之下 豈有完卵?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