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沒有他,這座黃磊、劉若英都喜歡的小城已不存在

如果沒有他,這座黃磊、劉若英都喜歡的小城已不存在

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烏鎮,也沒有互聯網的這些八卦是非。

文 / 華商韜略 孔令娟 夏喬

最近,全中國最熱鬧的地方,就是這裡。

史航來了,黃磊來了,孟京輝來了,文藝界的名流大咖幾乎都來打卡。

第六屆烏鎮戲劇節開始,烏鎮又再次高頻率的出現在大家面前。

今天的烏鎮是個傳奇,但是如果沒有他,烏鎮傳奇早已不復存在。

他就是陳向宏。

1999年,一場大火將陳向宏拉回了烏鎮故里。市長讓他安置受災百姓,同時讓他開發並保護這個地方。

從1999年帶著公職干到2010年辭去所有公職,再到今天,他亦官亦商,都在做一件事:重塑烏鎮

【1】

陳向宏重塑烏鎮,其實只做了一件事:要讓烏鎮不一樣

不一樣的觀光旅遊,不一樣的度假旅遊,不一樣的文化小鎮,不一樣的會展小鎮,不一樣的中國烏鎮……

率先開發的東柵只有0.46平方公里,這裡有茅盾故居,風貌卻被破壞得最厲害。要做人家沒有做的東西,別人的古鎮都是一街一塊地,陳向宏做整體風貌。他拿著百年前的照片對照,什麼不和諧他就拆什麼。

後來,一位台灣客人遊玩東柵,感嘆古鎮怎麼這麼完整。陳向宏笑著回答:「拆出來的。」

2001年元旦開放後,當年遊客近70萬,商業效益大超預期,茅盾文學獎也第一次回家鄉頒發。

東柵的成功,為陳向宏注入了信心,也激起了他的下一個雄心:西柵。

東柵是拆出來的,西柵則基本上是新建的,用和以前一樣的老材料、老技術和老工匠精神,重新建設和原來一樣的「老街區」。

當時遭到很多媒體、專家的反對,甚至有專家揚言:「只要陳向宏在,我一生都不會再去烏鎮!」

批評中,陳向宏悶頭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原來只有6萬平方米的西柵到現在的50多萬平方米。風貌新出於老勝於老。

2003年,頂住壓力搬遷1350戶人家之後,西柵還做了幾件事:一、鋪設高水平的基礎設施,自建液化氣,家家戶戶通管道煤氣。二、建直飲水廠,分級供水。三、搭建無線網路,隨時隨地有免費WiFi。

也因為這幾件事,這一WiFi,當世界互聯網大會希望選個地方,烏鎮成了準備得最好的「人」。

【2】

烏鎮之所以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不光因為烏鎮有WiFi,更因為陳向宏的不一樣:一切都以人為本,一切都細節制勝。

陳向宏說,旅遊是體驗經濟,體驗經濟有三點:精緻、人性、深度參與性。

為讓遊客看到更美的景色,東柵開創了管線地埋,不讓電線擾亂視線。為讓遊客更方便,他們率先建了遊客中心、大型停車場,在當時都是國內首創。

路燈冬天多長時間擦一次,夏天多長時間擦一次;民宿房東夏天要送一杯冰飲,冬天要送一杯熱飲;房東要用幾塊抹布,什麼時候用哪一塊……

還有,景區所有商品價格都要報備。近幾年,旅遊景區的天價菜屢禁不絕,在烏鎮,餐飲是要報備最高價的,並且必須說明分量,例如:

番茄炒蛋不低於四個雞蛋。

體貼入微的結果是,烏鎮超過一半的散客再次光臨。

陳向宏堅持讓烏鎮的餐飲只求微利,也是為了吃小虧,佔大便宜。他說,我們的住宿賺錢,我們的門票賺錢,但我們不能機關算盡把什麼錢都賺了。「大家吃到一頓便宜的飯,就忘了晚上要住的房間貴了。」

烏鎮的這盤生意還真就被他這樣做活了、做火了。烏鎮民宿的經營戶,基本上有20到30萬的年收入。「一年一家幾十萬的收入,他就不得不聽你的話。」

【3】

特有的文化氣,也是烏鎮最大的特徵。做文化,陳向宏也要不一樣。

2008年,黃磊請陳向宏到上海大劇院看話劇《暗戀桃花源》,平時不大看話劇的他嚇一跳,前後左右都是年輕人,和來烏鎮旅遊的消費主力相似。

於是陳向宏做了烏鎮戲劇節。

如今,烏鎮的戲劇節已經成為世界三大戲劇節之一,也是烏鎮文化非同凡響的核心標籤之一。

1999年,國內絕大多數人還不知道木心是誰,陳向宏也不知道。但他在報紙上看見木心在《烏鎮》中寫到:烏鎮,我再也不回來了。他的心被刺痛了,下定決心要把老先生請回來。

經過5年的相邀,2006年9月,漂泊的木心回到故鄉定居,陳向宏聘請了七個人伺候他。

陳向宏還頂住壓力,花費8000多萬建了木心美術館,請貝聿銘的徒弟親自參與設計。

木心的學生陳丹青說,他喜歡陳向宏的坦然與得體,「直到木心辭世,向宏執禮如一,不是弟子禮,更不是官場見了文化人那種誇張到恐怖的虛禮,而是一個江南漢子的敬與正」。

2014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烏鎮被定為永久會址。看著背景板上的「中國·烏鎮」,陳向宏感慨萬千。

14年前,他把烏鎮定位為「中國·烏鎮」時,遭到很多人嘲笑,每次到市裡開會,都有人揶揄道:「『中國烏鎮』來了」。

14年後,中國·烏鎮變成了一個特定名詞。

陳向宏說:「從我想像的一個中國烏鎮,真正變成了國家承認的世界名片。這一生再辛苦、再委屈,也值了。」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和金庸是同鄉,他把中國互聯網的大半個場子全「買下來了」
10年之後,房價再下跌!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