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託孤說到三件事,可惜諸葛亮只完成兩件,否則蜀漢不會滅亡

劉備託孤說到三件事,可惜諸葛亮只完成兩件,否則蜀漢不會滅亡

原標題:劉備託孤說到三件事,可惜諸葛亮只完成兩件,否則蜀漢不會滅亡


東漢末年分三國,就曹孫劉三方鼎立而言,大多數人最佩服的應該是劉備,因為他比另外兩家的起點都要低,屬於輸在起跑線的人,可他最終的成就,絲毫不比曹操、孫權差。


劉備之所以能從最底層崛起,主要在於他善於任用,曹操是唯才是舉,敢大膽用人,而劉備則是善於用人,他能分清楚那些是人才,那些人能用,這一點諸葛亮都不如他。


根據《三國志》評論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意思說劉備識人善用,有當年劉邦的氣度,對待人才特別寬厚,而且能人盡其用。


比如田豫原本是劉備麾下的,可後來他投奔曹操,劉備也不生氣,後來徐庶也投奔了曹操,劉備仍舊不生氣,最終連黃權都投奔了曹魏極端,可劉備仍舊不生氣,還照顧他的家人。


從這一點來看,劉備對人才的寬容,堪稱爍古震今,當自己的人才投到敵人的懷抱,劉備都能原諒對方,這是一種什麼胸襟呢?


在《三國演義》中,也有劉備對人才寬容的事例,比如攻破長沙之後,魏延前來投奔,諸葛亮決定魏延殺害舊主,不是忠臣且忘恩負義,所以不願見他,可劉備卻欣然接納了魏延。


正史中魏延並非天生反骨,也不是因為造反被誅殺的,他後來投奔劉備,成為蜀漢一名重將,劉備還派他去鎮守漢中,在後來的漢中之戰、北伐戰爭中,魏延都立下不少功勞。



劉備的識人之能,不僅表現在對下屬寬容,還表現在對兩個兄弟的情誼,關羽、張飛跟著劉備創業時,三兄弟多次流離失所,可關羽、張飛對劉備始終不離不棄,而"桃園三結義"的典故,也成為千古絕唱。

劉備夷陵之戰大敗後,逃到白帝城叫來諸葛亮託孤,實際上應該是在永安,因為《三國志》記載"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在白帝城託孤時,劉備要諸葛亮答應三件事,第一是輔佐劉禪;第二是劉禪不能輔佐的話,你就自立為帝;第三是不可重用馬謖。



對於這三件事,第一件事諸葛亮做得很好,第二件事他不敢做,而第三件事就不成了,後來諸葛亮北伐時,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讓馬謖去鎮守街亭,結果北伐失敗,從此斷送了蜀漢的汽運。

劉備是很會看人的,雖然此前馬謖沒有太多表現機會,但劉備看他一眼,就知道此人難成大器,而且說話愛吹牛,可諸葛亮偏偏不聽,否則很可能北伐就能成功,蜀漢也就不會滅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邦哥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清朝最厲害的皇帝,橫掃蒙古部落,強入中原,差點超越唐宗宋祖
五百年前一痴情皇帝,為娶公主修座建築至今仍在,適合情侶去參觀

TAG:小邦哥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