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毛盛勇: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的趨勢並沒有改變,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越來越重要

毛盛勇: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的趨勢並沒有改變,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越來越重要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4299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較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

針對近期社會上熱議的消費降級問題,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當天召開的2018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綜合起來看,消費較快增長、消費規模擴大、消費貢獻提升、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還在延續。

發布會上,毛盛勇首先指出,從總量的情況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月份增長了9.3%,跟1-8月份相比持平。9月份增長9.2%,比8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同時從住戶調查的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來看,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名義增長了8.5%,比上年同期加快了1.0個百分點。而從核算角度全面整體地來看消費的情況,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7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個百分點。「所以,從這幾個指標結合來看,消費增長的速度還是比較快,消費的貢獻還是在提升,這種趨勢並沒有改變。」他表示。

毛盛勇還在發布會上表示,從結構數據看,2017年全國居民的恩格爾係數首次降到30%以下,是29.3%,今年前三季度恩格爾係數是28.5%,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7個百分點;從服務消費數據來看,2017年服務消費佔居民消費的比重是48.2%,比2012年提高了5.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過去五年,年均服務消費比重提高了1.04個百分點。今年三季度,服務消費比重是52.6%,比上年同期又提高了0.2個百分點。

此外,從實物消費來看,升級類的一些商品消費仍然保持較快增長,比如化妝品、智能家電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速。汽車銷售增速現在有所放緩,但是SUV在整個汽車銷售中的比重還是在持續提高。再從城鄉結構來看,前三季度,農村居民消費名義增長12%,大大高於城鎮的消費增速,而且農村居民消費中的教育、文化、娛樂方面的支出增長速度還比較快。「所以,從結構指標也能看出,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的趨勢並沒有改變。」毛盛勇指出。

但毛盛勇也強調,當前制約消費增長的一些因素確實還比較多。因此,一方面,要多措並舉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完善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努力為居民消費提供收入基礎。另一方面,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質量,不斷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今後一個時期,隨著我國發展階段的變化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越來越重要。」毛盛勇說。

以下是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18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全文: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

請問毛司長,從您剛才介紹的情況看,GDP以及工業等指標的增速都有所回落,是否表明當前經濟平穩運行依然面臨著諸多困難?您如何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謝謝。

毛盛勇:

從剛才介紹的情況來看,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我想用三句話來作一個概括。

第一,穩的格局沒有改變。從增長來看,前三季度GDP增速是6.7%,這為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目標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從就業來看,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4.9%,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都分別下降了0.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100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從價格來看,居民消費價格前三季度上漲2.1%,漲幅比上半年略微擴大了0.1個百分點。但是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之後,核心CPI前三季度上漲了2.0%,和上半年持平,所以價格也是比較平穩。從居民收入來看,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6%,增速和上半年持平,和經濟增長速度也基本同步。所以,從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和收入這幾個指標綜合起來看,當前經濟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

第二,進的態勢持續發展。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調整。從剛才介紹的情況我們能看到,從產業結構來看,服務業的壓艙石作用繼續鞏固。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7%,保持比較快的增長,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了53.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3個百分點。此外,工業內部在不斷加快向中高端邁進。從需求結構來看,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在繼續增強。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了7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個百分點。投資結構也在改善,製造業投資增速連續6個月加快,民間投資增速保持在8%以上的較快水平。同時我們也看到,經濟運行的質量、效益也在持續改善。

第三,新的力量不斷壯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雙創升級版在加快打造,新動能成長較快。市場新主體大量增加。前三季度,新登記註冊的企業數超過了500萬戶,就是說日均超過1.8萬戶。新產業也在加快增長,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分別達到了11.8%、8.6%和8.8%,明顯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速。還有新業態,比如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了27.7%,持續保持著較快增長。新動能成長為經濟結構優化調整、經濟平穩運行增添了後勁。

綜合這些情況來看,當前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在延續。同時,我們也看到,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經濟運行穩中有緩。下一步,要按照中央提出來的「六穩」政策,加大工作力度,確保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鳳凰衛視記者:

我們看到第三季度經濟增速降到了6.5%,是九年半以來的新低,大家比較關心之後第四季度的增速會不會進一步下跌?您剛才也講到了下行壓力加大,會繼續下行到什麼程度?

毛盛勇:

前三季度從增長、就業、物價、收入和國際收支這些宏觀指標來看,經濟運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基本態勢。同時我們也看到,經濟運行確實穩中有變。這個變,變在哪裡呢?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變數確實在增加,比如前三季度世界經濟增長的動能有所減緩,世界貿易擴張的趨勢也有所放緩,包括一些新興經濟體面臨較多的困難,近期我們看到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中國經濟越來越深度融入全球,我國的經濟總量位居全球第二,外部環境變數在增加,中美經貿摩擦也有不確定性,這會給我們經濟的穩定運行增加不確定性,經濟運行存在下行壓力。

但是,也要看到國內經濟發展也有很多確定性因素,比如中國經濟的韌性比較強,經濟運行的基本面比較好。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改革開放紅利將繼續釋放,這也是確定的。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六穩」政策的落實力度,政策效應也會不斷顯現,這也是確定的。所以,儘管我們面臨著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但是我們要努力用國內的這些確定性來有效對沖外部不確定性的影響,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發展態勢。

經濟日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是9.3%,去年同期是10.4%,應該說消費增速出現了明顯的換擋。社會上最近關於消費降級的討論也很多,請問發言人對這個問題怎麼看?謝謝。

毛盛勇:

謝謝你的提問。從月度來觀察消費的變化,通常是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看市場消費情況。前幾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出現了一些波動,社會也有一些議論。因為季度數據相對多一些,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來看消費的變化情況。比如從總量的情況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月份增長9.3%,跟1-8月份相比是持平的。9月份增長9.2%,比8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應該說9%以上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增長。從住戶調查的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來看,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名義增長了8.5%,比上年同期加快了1.0個百分點。從核算角度全面來看消費的情況,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7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個百分點。所以,從這幾個反映消費的指標結合來看,消費增長的速度還是比較快,消費的貢獻還是在提升,這種趨勢並沒有改變。

再看幾個結構的數據情況。首先看恩格爾係數,也就是食品煙酒消費佔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2017年全國居民的恩格爾係數首次降到30%以下,是29.3%,今年前三季度恩格爾係數是28.5%,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7個百分點。從服務消費來看,2017年服務消費佔居民消費的比重是49.2%,比2012年提高了5.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過去五年,年均服務消費比重提高了1.04個百分點。今年三季度,服務消費比重是52.6%,比上年同期又提高了0.2個百分點。從實物消費來看,升級類的一些商品消費仍然保持較快增長,比如化妝品、智能家電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速。汽車銷售增速現在有所放緩,但是SUV在整個汽車銷售中的比重還是在持續提高。從城鄉結構來看,前三季度,農村居民消費名義增長12%,大大高於城鎮的消費增速,而且農村居民消費中的教育文化娛樂方面的支出增長速度還比較快。所以,從結構指標也能看出,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並沒有改變。

綜合起來看,消費較快增長、消費規模擴大、消費貢獻提升、消費結構升級,這樣一種趨勢在延續,並沒有改變。今後一個時期,隨著我國發展階段的變化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越來越重要。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制約消費增長的一些因素確實還比較多。一方面,要多措並舉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完善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努力為居民消費提供收入基礎。另一方面,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質量,不斷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

第一財經電視記者:

我們看投資的數據,前三季度全部投資增速總體回落,尤其是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速非常低,只有3.3%,如何看待基礎設施投資這種低速增長會成為常態嗎?怎麼看待它的趨勢?另外,民間投資一直表現是比較良好的,但是我們看到,今年以來民間融資的矛盾也是非常明顯的,下一步融資是否會影響民間投資的增速?

毛盛勇:

你問的是兩個問題。第一是基礎設施投資。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比1-8月份小幅回升了0.1個百分點。從結構來看,製造業投資增速在加快,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略有放緩,但還保持在10%左右的較快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3%,進一步回落。但是如果連續起來看,這個回落的幅度在逐步收窄。隨著「六穩」政策不斷落實落地,還有一批重大項目在加快推進,下一步,基礎設施投資有望進一步趨穩。

第二個問題是民間投資的增長。今年以來,民間投資各月的累計增長速度都在8%以上,還是比較快的增長。民間投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和房地產業,這兩個行業中大概70%屬於民間投資。今年以來,製造業投資增長有所加快,房地產投資累計增長速度也都保持在10%左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民間投資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記者:

有些投資者認為,明年經濟下行的壓力會更大、更嚴峻,考慮到中美貿易戰的一些負面因素。比如會帶動失業和投資的下降,在進出口方面還沒有反映出來,請問毛司長對明年如何看?

毛盛勇:

從前三季度來看,經濟運行比較平穩。在平穩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外部環境確實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形勢跟過去比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中美經貿摩擦下一步的走勢還有一些不確定性,這可能會給下一步我國經濟增長帶來一些影響,形成一些挑戰。但是,從前三季度的情況來看,你剛才提到的就業,城鎮調查失業率和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還保持一個比較好的態勢。同時,我們也對部分沿海地區對外依存度比較高或者外向型的企業用工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總的來講,目前企業用工還比較穩定。從這些情況看,就業整體比較平穩,但是還有一些結構性的矛盾,下一步外部環境的變化對就業的影響,也需要進一步密切關注。

對投資的影響。投資從目前來看呈現趨穩的態勢,而且前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資、境外資本流入等都還保持比較快的增長。中國市場非常大,成長比較快,對資金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還有進出口的情況。前三季度進出口增長很不錯,特別是三季度增長比較快。7、8、9三個月份,不管是從進出口總額還是從增長速度來看,都呈現逐月加快的趨勢。這種情況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可能有企業根據形勢的變化主動調整生產經營方式和節奏,另一方面,一系列促進外貿發展的政策,包括貿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對企業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還有現在企業在主動實施貿易多元化戰略,我們看對外貿易裡頭,我們對新興市場還有一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增長的速度,比整個對外貿易增長速度要高不少。

從經濟運行情況來看,今年實現全年6.5%左右的增長目標是有條件、有能力也是有信心的。另外,明年的經濟運行面臨外部的不確定性增加,但是我們自身也有很強韌性,我們希望自身的這種韌性、自身的優勢能夠很好地對沖外部壓力。我們只要集中精力,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明年的經濟運行還是有條件保持平穩運行。

中央廣電總台央廣記者:

最近央行的負責人透露下一步為了解決中國經濟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中國考慮以競爭中性原則對待國有企業,這是否意味著要將國企政策性的負擔剝離出來,讓所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另外未來如何做到這種競爭中性,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呢?謝謝。

毛盛勇:

這個詞比較專業,是前幾天易綱行長提出的。競爭中性是指市場經濟國家把各種不同性質、不同類型的企業都一視同仁地公平對待,這樣一種技術性的方式方法,我們把它叫做競爭中性的原則。也就是說,只要是市場主體,不管身份如何,都是一視同仁,在市場准入、資源等方面,都享受公平的待遇,一碗水端平。競爭中性的原則,一方面有利於更好地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更好地促進民間投資的發展,同時也有利於促進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

路透社記者:

根據您剛才公布的數字,進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前三季度已經變負了,這是否意味著貿易摩擦對我們經濟已經產生了影響?儘管出口的數字還不錯。您怎麼看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們金融市場包括匯率的影響?會不會對實體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謝謝。

毛盛勇:

這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剛才我講到了,前三季度,從支出法核算的角度來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7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的出口減去貨物和服務的進口,也就是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9.8%,上年同期是1.3%。這是否意味著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出口對經濟增長形成負面影響?我覺得不能簡單這麼去理解。為什麼這樣說呢?從前三季度來看,整個的進出口都是保持著比較快的增長,而且明顯好於預期,特別是第三季度的增長逐月是在加快的。但是為什麼這個數據表現是負的呢?我覺得從這麼幾個角度來理解它。

第一,從核算的角度來看進出口,不僅包括海關統計的貨物進出口,還包括服務進出口,要把這兩者一起考慮進來。目前貨物貿易是順差,但服務貿易還是逆差,要把這兩個結合起來看。

第二,根據核算的原則,還要對貨物的進出口根據國際慣例進行調整。比如說進口是到岸價,出口是離岸價,我們要根據國際核算的原則進行調整。

第三,計算增長速度的時候,反映的是不變價速度。要分別扣除貨物和服務進口、出口中的價格因素,折算出不變價的進口和出口,得出不變價的凈出口。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看增長速度,上年的基數也比較重要。因為去年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形勢好,基數比較高。

這幾個因素綜合在一起,今年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表現是負的,但實際上整個外貿形勢還是符合預期,甚至好於預期的,目前看中美貿易摩擦對進出口的影響並不明顯。

第二個問題,關於匯率。前三季度總的來看,由於美國加息縮表,還有美元指數上升等因素,世界主要貨幣對美元都有貶值的情況,有的發展中國家貶值的幅度還比較大。這種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還保持著相對比較平穩,略有貶值,在國際主要貨幣中相對表現還比較好。另外,從當前來看,中國經濟運行比較平穩,這種向好的基本面還能夠延續。加上貨物和服務的進出口還比較平穩,國際收支總體保持穩定,綜合這些因素,匯率還是有條件保持基本穩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好車貸涉嫌非法吸存案新進展:相關資產被查封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