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今娛樂之都,抗日戰爭,國軍在這裡斬首九萬日軍

如今娛樂之都,抗日戰爭,國軍在這裡斬首九萬日軍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來源 東方頭條

芒果衛視我們都知道,這個台在湖南長沙,播出了許多觀眾喜愛的娛樂節目。

不過今天小編不和大家談娛樂,而是說說抗日戰爭中的長沙會戰,國軍如何在以長沙為核心的地帶,斬首九萬日軍。

戰略意義

長沙會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最大的一個勝仗,它的勝利割斷了日軍武漢和廣州的聯繫,保護了西南大本營。

長沙會戰一掃之前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廣州會戰的陰霾,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決心。

戰爭規模

日本,日軍共投入兵力30萬人。

中國, 中國共投入兵力70萬人。

傷亡人數

中國,傷亡13萬人左右。傷亡比1.44:1,是抗日戰爭中所有會戰最低的傷亡比。

日本,傷亡9萬人左右。

將領

日本

岡村寧次、阿南惟畿。

中國

薛岳,1896年生於廣東省樂昌縣,1921年25歲任孫中山警衛團第1營營長,1926年30歲任北伐軍第l軍第l師師長。

1938年5月,任第1戰區第1兵團總司令。6月任第9戰區第1兵團總司令。

武漢會戰中,在萬家嶺全殲了日軍的1個師團。

湖南是全國富饒的水稻產區,自古以來就有「湖廣熟,天下足;湖廣不熟,天下不足」的說法。而長沙則是這一帶物候之集大成者,是這一產區的總倉庫。

所以,在經濟上長沙有巨大的生產能力,在軍事上長沙也有顯著的戰略地位。

1938年10月,日軍已經拿下了武漢和廣州,而長沙是介於這2大都市之間的另一個大城市,從武漢到廣州或從廣州到武漢,必須要通過長沙,這樣,長沙的戰略地位就更加突出了。

日軍佔領了長沙,就吃掉了整個中國南部,更打通了武漢-長沙-廣州一線,將中國軍隊的防區壓縮在中國西南部。

中國軍隊控制了長沙,就切斷了日軍武漢和廣州戰區的互相支援。就今天的交通來說,坐火車動車走京廣線從武漢經過長沙到廣州,大概6個小時可以到,自駕車走京珠高速從武漢經過長沙到廣州也就是8個小時左右。

鑒於長沙的巨大戰略地位,中國政府內部達成共識:如果長沙守不住,就帶走一切可帶走的物資,並且燒掉這座城市,不給日軍留任何東西。

1938年10月,武漢和廣州相繼失守,長沙被燒,史稱「文夕大火」,這把火燒得早了點,因為日軍在一年後才姍姍來遲。

長沙當時屬於第9戰區,中國第9戰區所轄範圍主要是湖南及鄂南、贛省一部。司令長官是薛岳。

其兵力包括第1、第15、第19、第27、第30等5個集團軍及湘鄂贛邊區挺進軍,共52個步兵師和特種部隊、游擊部隊。其兵力之多,居當時各戰區之首。

由此也可看出蔣介石對該戰區的重視程度。

1939年9月,日軍向長沙發起了大規模進攻。隨後又於1941年9月、1941年12月兩次進攻長沙。這三次作戰合起來便統稱為「長沙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

1939年9月中旬,日軍第11軍抽調第6、第33、第106師團主力和第3師團上村支隊、第13師團奈良支隊、第101師團佐枝支隊等共約10多萬人的部隊,在其司令官岡村寧次的指揮下,以「分進合擊」、「長驅直入」戰法,從贛北、鄂南、湘北三個方向向長沙發起了進攻。

第9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為了保衛長沙,採取以湘北為防禦重點,「後退決戰」、「爭取外翼」的作戰方針,調動了30多個師又3個挺進縱隊,共約24萬多人參加了此次作戰。

薛岳將戰區部隊劃分為野戰、警備、決戰、預備兵團四種,並規定了各兵團的任務:

1、野戰兵團以游擊戰術,破壞敵交通、通信,襲擊敵輜重,斷絕敵補給,以達尾擊之任務。

2、警備兵團,以逐次誘擊,節節抵抗之戰法,達成誘敵至伏擊區之任務。

但敵如前進迅速,則必須遲滯其行動至一周以上,使其攜行之糧彈用盡為止,爾後歸還為決戰兵團之預備隊。

3、決戰兵團以一部為伏擊部隊,運用伏擊戰法,先按其入伍前之職業及個性,分別化裝為士農工商,潛入伏擊區,俟敵進入後,突起猛襲,捕殺敵各級指揮官,破壞敵通信,使敵混亂,不能做有計劃之行動,積極協同側擊部隊,內應外攻,以達成消滅敵之任務。

4、決戰兵團以主力為側擊部隊,以側面攻擊之戰法,乘敵遭伏擊混亂之際,猛力側擊包圍敵人,以達成殲滅戰之任務。

5、預備兵團,以要點防禦戰法,達成守備後方要點之任務,如決戰失敗時,所守備之要點為陣地之骨幹,於決戰兵團要加強力量時,仍可使用於決戰方面。

9月14日,日軍開始進攻湘北平江、贛北修水,這兩個地方處於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帶,山河特別多,不利於日軍機械化部隊行軍,卻利於中國軍隊伏擊,戰爭的進程也印證了這一點。

數次遭到伏擊的日軍跌跌撞撞,本想繼續南下,無奈心有餘而力不足,日軍此次南侵所到達的最遠的地方是長沙以北30多公里的永安市。

9月29日,岡村寧次見其主力方面不斷遭到伏擊、側擊和夾擊,意識到戰場態勢日益不利,下命令說:「華軍頑強,現仍潛伏於汨水、修河兩岸地區。本軍為避免不利態勢,應速向原陣地轉進,以圖戰鬥力之恢復,並應嚴密防備華軍之追擊。」

10月1日,中國軍隊開始追擊,10月14日,日軍退回新牆河以北地區,雙方恢復戰前態勢。

岡村寧次稱:「敵軍抗日勢力之中樞,既不在於中國四億民眾,也不在於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於包括若干地方雜牌軍在內的全部兩百萬抗日敵軍,而僅在於以蔣介石為中心、以黃埔軍校系統青年軍官為主體的中央嫡系軍隊的抗日意志。有此軍隊存在,迅速和平解決事變,無異緣木求魚。」

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傷亡達2萬餘人,國民黨軍隊傷亡3萬餘人。

這一戰,導致日軍2年之內都沒敢再進攻長沙戰區。

2年之後第二次長沙會戰

阿南惟畿吸收了第一次長沙會戰時日軍分散使用兵力的教訓,不再是從贛北、鄂南、湘北三個方向進攻長沙,而是將所有的兵力全部集中在湘北,形成湘北方面的絕對優勢。作戰正式打響之前,阿南惟畿下令將指揮所前移到岳陽。

1941年9月29日,日軍發起對長沙的第二次進攻,進攻路線跟2年前那一次差不多,雙方兵力跟2年前那一次相當,但是這次日軍進攻速度加快,不跟中國軍隊糾纏,直取長沙,中國軍隊猝不及防。

薛岳對日軍即將發起的進攻非但不驚慌,反倒是胸有成竹,充滿必勝的信心。

因為從第一次長沙會戰至今的兩年時間裡,第9戰區對日軍的進攻已做了較為充分的防禦準備。

一方面各部隊進行了整訓,補充了武器、兵員,戰鬥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各部隊加強了陣地工事的構築,這些工事經過兩年時間的修築,已經比較堅固了。

10月28日日軍攻入長沙,但是除了長沙,周邊地區全部被中國軍隊控制,日軍供給線被切斷,彈藥、糧食都沒法跟上。

而此時長沙已經歷經「夕陽大火」,90%建築不復存在。

薛岳仍竭力保住長沙,在他看來,失去長沙城,讓日本人哪怕有一天的佔領,都是他這個戰區司令長官的恥辱。

同時,他心中還有一層潛在的意識,那就是他要把長沙城變成中國各戰區抗戰的象徵。

薛岳命令第9戰區內所有部隊包圍長沙,打一個大殲滅戰。

日軍後勤補給線屢遭打擊,運輸部隊頻頻被襲,後勤補給倉庫多數被毀。阿南惟畿自然很清楚,作戰部隊若失去了彈藥、給養的補充,那將意味著什麼。

日軍為避免被困孤城,10月1日開始撤退,中國軍隊開始追擊,10月10日,雙方陣地又恢復到戰前狀態。

國民黨軍隊在此次會戰中傷亡及失蹤近7萬人,日軍傷亡2萬餘人。

第三次長沙會戰

第二次長沙會戰結束後,第9戰區上下都進行了長時間的檢討,總結有關的經驗教訓。

前兩次作戰,日軍基本上都是長驅而入,隨後又全身而退。

第9戰區的部隊雖然給了日軍以一定打擊,但相比之下,第9戰區部隊本身的傷亡更多,損失更為慘重。

這讓薛岳對日軍的作戰能力有了更為清醒的評估,同時,也加深了其對消滅對方有生力量重要性的認識。

第9戰區根據前兩次會戰的經驗教訓,擬定了「天爐戰法」。薛岳「天爐戰法」的指導思想就是:當日軍發起進攻時,第9戰區的部隊在保存自己的情況下,節節抵抗,節節後退,盡量地拖累和疲耗敵人,達到這一目的後,便自動向斜側後方山地撤退(不是直線撤退),繞到敵人的包圍線外面去,從更大的層面上形成對日軍的反包圍,砌成兩面「天爐之壁」。

同時,在中間地帶,徹底地破壞交通道路,空室清野,誘敵至決戰區域,而斷其後路,從四面八方構成一個天然「熔爐」,最後將包圍之敵予以殲滅。

12月24日,日軍開始攻擊,由於中國軍隊不打算正面防守,以打伏擊戰為主,日軍在1942年1月1日已經攻到長沙附近。此時中國軍隊全線出擊,對日軍進行大包圍、大圍攻。

1月4日,日軍被迫撤退,中國軍隊則全力追擊,吸取之前兩次會戰經驗,中國軍隊把所有橋樑都破壞,道路能破壞則破壞,導致日軍撤退時行動緩慢。

1月6日,雙方陣地又恢復到戰前狀態。

國民黨軍隊在此次會戰中傷亡及失蹤近2萬餘人,日軍傷亡5萬餘人。

長沙會戰,是抗日戰爭進入到相持階段後,中日雙方在中國正面戰場上進行的三次規模較大的作戰。在這三次作戰中,日軍共投入兵力近30萬人,傷亡9萬人左右;國民黨軍隊共投入兵力70多萬人,傷亡13萬人左右。

從每次作戰的具體情況來看:第一次作戰,可以說雙方是打成了平手,日軍沒有達到預期的作戰目的,國民黨軍隊也未能取得如其宣傳那樣的大捷;

第二次作戰,日軍基本達成作戰目的,國民黨軍隊損失慘重;

第三次作戰,日軍顯然是失敗者,非但沒有達到殲滅第9戰區主力的目的,反而使己方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損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韓國總統為什麼難得善終?
人的便便最好長這樣!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