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關於太師椅、八仙桌、塌的民間傳說

關於太師椅、八仙桌、塌的民間傳說

在兩千年漫長的傢具歷史長河中,無論在史料中,或是在民間,都曾出現過各種各樣的傢具故事、傳說和趣聞。

這些故事傳說,反映出了時代、民族、地域的情感和脈絡相連的文化背景,直抒著社會的興衰,見證歲月的滄桑。

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那些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典故傳說。

榻的典故

歷史上關於榻有很多故事,最典型的故事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他的一句名言就是「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黃花梨有束腰三彎腿如意雲紋榻

我們知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以後,他心裡老是忐忑不安的。五代十國我們知道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殘酷的時期,不停地換君主。所以,他非常擔心,他就說「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好像是一種擔心。這個榻呢,顯然是用來睡覺的。

跟榻相關的有一個詞是我們今天還在使用的,叫「下榻」。就是出差,說您在哪兒下榻呀?榻是睡覺的,床也是睡覺的,可是睡覺卻說「上床」,那麼,它為什麼叫「下榻」,不叫「上榻」呢?

黃花梨無束腰桌式禪榻

這就有個歷史故事了。東漢有一個名臣陳蕃,他性情耿直,是一個非常廉政的官,他喜歡結交有氣節的人,他專門設專榻。就是他分人嘛,看不上的人,你愛怎麼著怎麼著了,我看上的人,我就專門有一個榻。

他這榻平時是掛在牆上的。一來了重要的客人,就是他喜歡,他看得中的人,他就把這個榻從牆上拿下來,讓你睡覺,所以叫「下榻」。如果當時他要掛一床在牆上,那就叫「下床」了。所以,「下榻」是這麼來的,是非常古的一個詞。

八仙桌的傳說

八仙桌的起源已經無從追究,但是,民間有很多關於八仙桌的美好傳說。八仙桌,凝聚了很多文化;八仙桌,造福了炎黃子孫;八仙桌,閃耀著五千年文化。

相傳,以前布依人家辦喜事,沒有桌子,吃飯時只能用木頭或石板擺在外面吃,大熱天,曬得滿頭大汗;雨天,淋得周身濕。

一天,有一家娶媳婦,中午擺飯時太陽變得火熱起來,蹲在地上吃飯的親戚朋友們個個被曬得滿頭大汗,但剛擺了兩輪,天上烏雲滾滾,下起瓢潑大雨來,地上的飯菜被雨淋得吃不成。

大雨剛過,來了一幫人,自稱是這家遠方親戚,一人騎驢,一人拄拐共八人,見地上的飯菜被雨淋得吃不成,來吃酒的親戚們也被淋得不成樣子,便問主人家,為何不擺在屋裡吃,主人說,石板太重,不便搬動,木頭在屋裡又順不轉,只能在外面將就些。幾位遠方的「親戚」問明原由後,一合計,決定為好客的布依人家創造一個好的辦酒環境,讓親戚們能舒舒服服地坐在屋裡吃飯,不遭日晒雨淋。

於是,幾位「親戚」叫主人把地下的飯菜收進灶房,又叫親戚們把淋濕的衣服換掉,暫時不要到堂屋來。等親戚們換好乾衣服再來到堂屋時,只見幾位遠方來的「親戚」已在堂屋擺上了一大排整齊的木方桌,四周還放上木條凳,請親戚們按每桌八人坐下吃飯。主人見狀後,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只是一個勁地請幾位「親戚」到加神腳的那一張桌坐下吃飯,嘴裡不停地念:「我的天哪,你們真是神仙哪!」嘴裡念著,手邊擺酒菜,等將酒菜擺齊後,幾位「親戚」突然不見了。這時所有的親戚都感到奇怪,說他們可能就是仙人,有心來幫我們布依人家辦好事的。據說這幾位「親戚」確實是天上的張果老、鐵拐李等八位仙人。

後來布依人家就稱這種桌子叫「八仙桌」,凡是辦酒或親戚朋友來,都用這種桌子擺飯吃酒。為了紀念八仙的功德,平時有好酒、好吃的東西,布依人家都要擺在家神腳的八仙桌上,表示對八仙的祭祀。

紫檀有束腰帶屜八仙桌

太師椅的故事

在中國古典傢具中,有一種以官銜命名的傢具十分特別,這就是「太師椅」。太師椅興於北宋,以後在宋元明清的史書、名人筆記以及現今流行的幾部有影響的辭書中均有記載和描述。到底什麼樣的椅子才叫太師椅?太師椅的名稱又從何而來呢?

有關太師椅名稱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張端義的《貴耳集》。書中提到「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來只有栲栳樣,宰執侍從皆用之。因秦師垣宰國忌所,偃仰,片時墜巾。京伊吳淵奉承時相,出意撰制荷葉托首四十柄,載赴國忌所,遺匠者頃刻添上。凡宰執侍從皆用之。遂號太師樣。

紅木靈芝紋嵌大理石大太師椅

文中提到的秦師垣,即當時任太師的大奸臣秦檜。這段記載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秦檜坐在那裡一仰頭,無意中頭巾墜落,當時有個官員叫吳淵,很有眼力見兒,喜歡拍馬屁,趕緊把頭巾撿起來給秦檜戴上。隨後便命人製做了一種荷葉托首,由工匠安在秦檜等人的椅圈上。太師椅由此產生,太師椅這一名稱也由此傳開。

這段文字除了告訴我們太師椅的名稱由來以外,還清楚地說明,當時的太師椅就是帶有荷葉托首的圈椅。這種拖首的功用類似於現代汽車、飛機靠背椅上的頭枕。一個大奸臣,一個馬屁精,無意中為中國傢具史留下了一筆遺產。

有趣的是,岳飛的孫子岳珂在《桯史》中也提到秦檜與太師椅的種種瓜葛,並將帶有荷葉托首的交椅明確稱為「荷葉交椅」、「太師交椅」,為張瑞義的說法提供一個佐證。

紅木嵌大理石靈芝紋太師椅

明代時,「太師椅」之名仍很流行。到清代,就把屏背式扶手椅稱為太師椅,除了對使用這種椅子的官宦、長輩們表示尊敬外,還因為這種椅子多用獅子紋作裝飾,稱其為太師椅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國古典傢具椅子的等級制度——坐有序

數千年來,中國的古典傢具始終與社會的政治、文化及人們的風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著密切的關係,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中國古代的椅子可以明顯看出,傢具甚至是禮儀和等級名分的象徵。

首先,中國的椅子等級高於凳子,其次靠背椅(泛指有靠背的椅子)的等級高於扶手椅(無靠背的椅子),靠背椅中的寶座是專供帝王使用,象徵著最高統治者至高無上、獨一無二的權力和地位。

交椅和圈椅在宋元時期是仕官貴族及有名望的人家中才配置,只供家中男性主人及貴客使用,帶栲栳圈的交椅及圈椅在宋代亦稱為太師椅,太師在宋朝的等級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見太師椅等級僅次於寶座。

官帽椅其椅子搭腦的造型是宋代官帽的「烏翅帽」形狀,官帽椅為古代官吏使用。

中國政治場合椅子坐序排序

寶座

寶座產於唐朝皇宮,後於宋、元兩朝完善並定型,由明朝進入頂盛,古代為皇帝專用御制。

寶座大都形體較大,座面以下的做法採用床塌做法,多用弧腿膨牙、內翻馬蹄的形式,突出其穩重大方的特點。寶椅多在宮廷中皇帝和后妃寢宮的正殿明間使用。後面擺一較大的帶座屏風,兩邊放置香幾、宮扇、香筒之類器物,顯得格外莊重、威嚴。即使是擺在配殿或客廳,也要放在室內中心或重要位置,為皇帝和后妃專用。 這類椅子很少成對,大都單獨陳設。

寶椅大多以金絲楠製作,取材厚重,造型莊重,雕飾精巧,為使用者增添威嚴之感。清式寶椅的特點是尺寸大,結構複雜,用料規範,做工精細,裝飾瑰麗。寶椅上下內外,雕琢各種吉祥紋飾,顯現出皇家的尊貴和豪華氣派。

交椅

交椅是一種很古老的椅子,因椅子腿呈交叉狀,故名「交椅」,是可以摺疊的交足椅子。交椅出生於唐代,流行於宋代。交椅可分為直後背和圓後背兩種,其交接部位一般都用金屬飾件釘裹。明代的交椅以圓後背為多。

交椅可以摺合,便於攜帶,其座面有皮製與繩編兩種。據悉,皇帝出行打獵的時候,侍從隨身替他扛著的椅子就是交椅,皇帝累了,就命侍從打開交椅坐上歇息。久而久之,交椅成了權力的象徵。中國人在形容一個人的地位時常說坐第幾把交椅,「坐第一把交椅」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比如,在歷史名著《水滸傳》中,宋江 就坐了第一把交椅。

圈椅

圈椅自五代《宮中圖》和宋人畫《會昌九老圖》以後,見者不多,到了明代圈椅始又興起。圈椅,俗稱羅圈椅,就是言其後背搭腦與扶手,是由一條流暢的曲線組成。這條曲線圓滑、流暢似羅圈,它的椅背搭腦,與元代的圈交椅很相似,一條曲線順勢滑至前方,形成兩隻扶手。扶手兩端或出頭向外翻卷,或者不出頭、直接與 鵝脖相接而下,成為一個整體。

官帽椅

官帽椅,因椅子造型酷似古代官員的官帽而得名,此種形式的椅具始於宋元明三個時期。官帽椅有「四齣頭」官帽椅和南官帽椅兩種:

四齣頭官帽椅:是一種搭腦和扶手都探出頭的椅子,這種搭腦出頭的樣式,模仿宋代所戴的帽翅形態而得名,故稱「官帽椅」。現在稱為「四齣頭官帽椅」。

南官帽椅:搭腦及扶手不出頭的是南官帽椅。它除了搭腦和扶手都不出頭外,余者與四齣頭官帽椅相同。南官帽椅出生於明朝,是依據明朝官帽樣式而出現的一種傢具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家網 的精彩文章:

八人被中國書協除名,「抄襲」零容忍

TAG:中國美術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