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家那件進口貨|外公從二戰戰場上背回來的手風琴,成了我的啟蒙

我家那件進口貨|外公從二戰戰場上背回來的手風琴,成了我的啟蒙

原標題:我家那件進口貨|外公從二戰戰場上背回來的手風琴,成了我的啟蒙


原標題:我家那件進口貨| 外公從二戰戰場上背回來的手風琴,成了我的啟蒙


「Victoria適合正式的音樂會演出,Convalonna適合演奏民族音樂,Bandoneon適合探戈舞曲,Roland是電子手風琴,適合錄音……」對於自己的手風琴,丹尼斯如數家珍。


今天,東方網?縱相新聞走近一個生活在上海的俄羅斯小伙,聽他訴說一段「進口故事」。


▲俄羅斯手風琴演奏家丹尼斯


1


「手風琴是我們的民間樂器。」


金髮碧眼,來自俄羅斯的丹尼斯是一位帥氣的手風琴演奏家,演奏對他而言既是工作也是愛好。


自蘇聯時期起,手風琴便在俄羅斯風靡一時,成為名副其實的民間樂器。出於對音樂的追求,丹尼斯把目光投向了手風琴的歐洲發源地。


丹尼斯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他的「藏品」,大多數都是他由義大利、德國購得,價位在4500~8000歐元(約合人民幣35700~63500元)不等。



▲丹尼斯的「藏品」


但是丹尼斯最偏愛的一架手風琴是「Victoria」。


「她」來自義大利,做工考究、典雅大方、聲音乾淨飽滿,適合正式的音樂會彈奏。

丹尼斯帶著「Victoria」走過世界很多國家,也去過中國很多城市。



▲丹尼斯帶著「Victoria」參加演出的照片


丹尼斯介紹,訂製一架好的手風琴往往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其中,從簧片打磨到琴箱製作全部都由手工完成,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琴師的匠心和汗水。


2


在丹尼斯的手風琴中,還有一架很特殊。這架手風琴目前安放在丹尼斯遠在俄羅斯的家中,屬於他的外公。


丹尼斯向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介紹,外公是二戰老兵,曾經在德國戰場作戰,還曾被派到中國援助。


這架手風琴,原屬於外公的一位並肩作戰的戰友,不幸的是,戰友在戰爭快要結束前,犧牲在了德國戰場。


這架手風琴也成為戰友留給外公的最後紀念。


▲外公從二戰戰場上帶回的手風琴


二戰結束後,外公將這架手風琴一路背回俄羅斯。


「外公會嘗試去彈,但是沒什麼天賦。」丹尼斯笑著說。


對於這段歷史,外公並不想多談。關於這架手風琴的來歷,也是丹尼斯從後來從外婆的口中得知。


後來,這架琴成為了媽媽和丹尼斯的啟蒙樂器。它小巧輕便、聲音響亮,到現在都可以彈。


3


「小米手機很棒,我把它帶回國送家人。」


31歲的丹尼斯,見證過蘇聯到俄羅斯的過渡。


他回憶,兒時最常見的進口貨就是衣服,蘇聯時期的衣服顏色和款式很單一。90年代後,俄羅斯從歐美進口了大量的衣服,還有生活電器。


丹尼斯說,這一點跟當時的中國很像。

出於對中國的好奇,丹尼斯來到中國,並在這裡生活了6年。語言、文化、飲食等方面的差異對他來說似乎並不是太大的困難。在這裡,他有穩定的演出邀請,也會做手風琴教學。


2016年,他在中國成立了自己的探戈樂隊TheGardel Trio,此後經常在中國和其他國家進行巡迴演出。


丹尼斯表示,很多人建議他提高作曲技巧,多做曲,這其中包括俄羅斯功勛藝術家、手風琴大師尤里?希什金葉。



▲丹尼斯的樂隊The Gardel Trio


而中國文化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丹尼斯的創作,讓他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角度。他很喜歡中國的民間音樂,也打算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演繹。


丹尼斯家裡的客廳里擺著一套茶具。


「我喜歡中國的茶藝,跟俄羅斯人喝茶的方式很不一樣」。


他熟練地泡了一壺普洱,與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一起品茗。他喜歡中國的文化,也很喜歡中國人對外國人的友善和寬容。


在中國生活多年,「中國製造」已經融入了丹尼斯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最喜歡用的「進口貨」(我們的國貨)是小米手機,因為價位合適且性能不錯。


丹尼斯曾將小米手機當做禮物送給家人,當時,俄羅斯還沒有小米專賣店。但是現在,小米專賣店已經在俄羅斯遍地開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佩奇 的精彩文章:

警惕西方再玩化武戲碼,蘇聯集體後俄軍最強艦隊集結地中海
印度訂製的首架陣風戰鬥機將於2022年4月完成飛行測試和認證

TAG:社會佩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