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舉行千叟宴,每人賞賜一個很有意義的紀念品,可憑此公費養老

乾隆舉行千叟宴,每人賞賜一個很有意義的紀念品,可憑此公費養老

中國向來有一個傳統,一般在參加有某些政府組織或是民間團體的集體活動時,照例都要發一些紀念品作為紀念。五六十年代那會窮,一般都是發個熱水瓶或是臉盆之類的,到了後來慢慢變成了一些工藝品。其實這個傳統在清代時也十分流行,就拿康熙、乾隆時期舉行的千叟宴來說,參與者也會得到一件極具意義的紀念品。

千叟宴為康熙首開,其後的乾隆帝進一步繼承並發揚光大。所謂的千叟宴,即邀請全國高壽老人來皇宮參加宴會,是朝廷敬老親民措施,更是國家強盛和祥瑞的一種標誌。

千叟宴者,形容與宴老者眾多,但並限於千人之數。康熙五十二年,清廷舉辦首屆千叟宴,在暢春園三次大擺宴席,每次都在兩千人左右,與宴者總共超過六千六百餘人,乾隆效仿祖父,在繼位五十年時於乾清宮設宴,年滿六十以上者三千餘人蔘宴。到了乾隆六十年的時候,是他禪位的千古壯舉,想不隆重也不行。

當年的正月初四日,嘉慶帝侍奉父皇來到寧壽宮皇極殿,舉行了盛大的千叟宴。這一天,一向寂寥的寧壽宮熱鬧非凡,太上皇賜親王、貝勒、蒙古王公、台吉及大臣官員年六十歲以上,普通兵民七十歲以上者三千人與宴,加上回部和屬國貢使以及全國各地趕來的五千餘人,總數加起來已有八千餘人。

這麼多人顯然是坐不下了,可人都來了不能空手而歸,乾隆命賞賜壽杖、如意、銀牌等物,對於這些老人來說,這也是一份難得的榮寵。

據內務府御茶膳房檔案記載,這次千叟宴共設八百桌,按照事先擬定的次序,由殿內、外廊、平台、丹陛兩側,一直排到寧壽門外花園。待太上皇由嘉慶帝陪待著出場,頓時鼓樂齊鳴,眾人跪拜,這讓乾隆感到心潮澎湃。

千叟宴的主打菜是火鍋,為滿族人傳統的飲食習俗,也最適合超大型宴會的準備和配送。大宴具有很強的禮儀色彩,進茶,進酒,進膳,次序井然。穿梭於各桌間服務的御前侍衛,個個衣甲鮮明,人人儀態恭謹。乾隆命引一品大臣和九十歲以上老人到御座前,舉杯共飲;又命皇子、皇孫、皇曾孫輪桌敬酒。

整個宴會洋溢著祥和喜慶,與宴者各有賞賜,官員除外,兵民滿七十歲者賞十兩養老銀牌一面,滿七十五歲賜十五兩養老銀牌一面,滿八十歲者賜二十兩養老銀牌一面,九十歲以上為三十兩養老銀牌一面。

其中,有一位福建進士郭鍾岳,曾在乾隆帝南巡時受到賞識,時年一百零四歲,特旨問其身體狀況,邀來與宴。高壽民人如一百零六歲的熊國沛、一百歲的邱成龍,敕諭賞給六品頂戴,還有一批九十歲以上的老民,皆賞給七品頂戴。

這些老人參加乾隆的千叟宴可謂不枉此行,每人都得了賞賜,也就是所謂的紀念品——養老銀牌。養老銀牌做工精細,有如意祥雲、福山壽海圖案,正面刻著「太上皇御賜養老」,背面刻「丙辰年皇極殿千叟宴」。這個養老銀牌不僅本身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持有者還可出示給當地官府,享受養老送終的待遇。

乾隆六十年這一次千叟宴,雖然規模宏大也有乾隆敬老親民之舉,不過同樣也表達了他好大喜功講究排場的性格特徵。清廷為這次宴會花費了巨大的銀兩,耗費了龐大的人力物力,而最終的結果就是給禪位後的太上皇乾隆臉上貼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甲午戰敗後,俄、法、德三國為何出手相助,替中國保住遼東半島?
皇太極在炕上猝死,讓孝庄皇后抹了黑,朝鮮史料道出了真正死因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