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最強遊戲U降臨!第九代酷睿i9 9900K首發測試

最強遊戲U降臨!第九代酷睿i9 9900K首發測試

面對AMD銳龍的步步緊逼,Intel終於在10月初正式推出了第九代酷睿處理器予以還擊,這次LGA1151平台的旗艦不但首次使用了酷睿i9的命名,同時規格也升級到了8核心16線程,再加上最高5GHz的睿頻頻率,性能確實非常值得期待。我們在第一時間收到了酷睿i9 9900K的工程樣品,到底新的遊戲神器表現如何?下面就一起來看個究竟吧。

九代旗艦規格猛提升,難怪改名叫i9

Intel這一次升級的步子邁得的確比較大,不但將LGA1151平台旗艦規格從6核心12線程提升到了8核心16線程,還將最高睿頻頻率也提升到了5GHz(雖說之前酷睿i7 8086K也提供了最高5GHz的單核睿頻率,但畢竟是限量版)。

正因為如此,第九代酷睿旗艦被歸類到酷睿i9級別,也是一個突破上代極限的意思。此外,第九代酷睿終於升級了內部散熱填充材料,萬年硅脂終於拜拜,釺焊填充物的使用必然會大大改善處理器滿載溫度,超頻潛力也會變得更好。

就目前情況來看,在消費級平台上Intel和AMD都有了8核心16線程的產品,但由於Intel處理器在頻率方面的優勢,酷睿i9 9900K的綜合性能預計會好於銳龍7 2700X,而以Intel定價的習慣來看,更高的性能必然會帶來更高的定價,而且就目前酷睿i7 8700K價格大幅走高的情況來看,酷睿i9 9900K的國行售價必定會相當驚人。

搭配的主板晶元方面,首發的第九代酷睿官方CP當然是Z390,不過這次Intel比較厚道,不但第九代酷睿向下兼容Z370,第八代酷睿也可以使用Z390主板。當然,要完美髮揮第九代酷睿的高頻性能,Z390還是最佳選擇。

測試平台主板介紹

技嘉Z390 AORUS MASTER

第九代酷睿提升了核心數量和頻率,自然對主板有了更高要求,技嘉旗下高端電競品牌AORUS率先推出基於Z390晶元的Z390 AORUS MASTER主板,堪稱第九代酷睿豪華座駕。技嘉Z390 AORUS MASTER電競主板搭載了12相伺服器級用料的IR全數字供電,並配備了Fins-Array堆棧式散熱鰭片(內置熱管),加上金屬裝甲加固的雙8Pin實心金屬插針CPU供電插座,為酷睿i9 9900K極限超頻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主板除了正面有炫彩魔光主板裝甲覆蓋之外,背面還加裝了厚實的散熱背板,這也是AORUS豪華旗艦的標誌。Z390 AORUS MASTER板載3條M.2插槽,全部覆蓋了AORUS M.2散熱裝甲,顯卡插槽和內存插槽也全部覆蓋合金裝甲加固,並配備了一體式I/O後窗擋板裝甲,整塊主板堪稱固若金湯。個性化設計方面,Z390 AORUS MASTER支持獨家炫彩魔光系統,大雕LOGO燈尤其搶眼,氣勢非凡。如果你想打造一套造型犀利,擁有頂級遊戲性能的酷睿i9 9900K主機,技嘉Z390 AORUS MASTER一定值得優先考慮。

實測:消費級平台毫無爭議的最強U,滿載溫度並不誇張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酷睿i9 9900K

Intel酷睿i7 8700K

AMD銳龍7 2700X

內存:技嘉AORUS RGB DDR4 3200 8GB×2

主板:技嘉Z390 AORUS MASTER

技嘉Z370 AORUS GAMING 7

技嘉B450 AORUS PRO WIFI

顯卡:GTX1070Ti

硬碟:技嘉SSD 512GB

電源:技嘉AORUS AP850GM

操作系統:Windows 10 64bit專業版

由於測試時間緊迫,我們不得不使用之前酷睿i7 8700K與銳龍7 2700X的測試數據來進行對比,因此顯卡方面只能選擇之前使用的GTX1070Ti。當然,由於測試平台相同,所以在處理器性能方面的對比數據依然具有參考性。

SiSoftware Sandra

將核心數量規格從6核心12線程提升到8核心16線程,酷睿i9 9900K的多線程性能大幅提升,而且它的全核心睿頻頻率高達4.7GHz,足可以碾壓之前任何一款8核心16線程處理器。因此,從SiSoftware Sandra測試成績來看,它的綜合得分領先酷睿i7 8700K大約20%,領先銳龍7 2700X大約5%。

CPU-Z

CPU-Z的測試也基本能反映出這幾款處理器的綜合性能水平差異。從單線程性能來看,酷睿i9 9900K領先酷睿i7 8700K大約4%,領先銳龍7 2700X大約17%。多線程方面,由於不但具備8核心16線程,而且全核心睿頻頻率也高達4.7GHz,所以酷睿i9 9900K的表現相當搶眼,超越酷睿i7 8700K大約42%,相比同為8核心16線程的銳龍7 2700X也有12%的優勢。

視頻轉換

視頻轉換方面,有可能是軟體的支持度還沒有達到最佳,導致部分核心在轉碼時並沒有達到最高睿頻狀態,因此酷睿i9 9900K只是和銳龍7 2700X基本戰平,但相對酷睿i7 8700K還是有高達30%的速度優勢。

3D建模渲染輸出

Cinebench R15測試在處理器「核」大戰爆發以來變得特別火熱,畢竟後期渲染確實最能體現多線程的實用價值。從測試結果來看,酷睿i9 9900K領先酷睿i7 8700K大約37%,相對銳龍7 2700X也有6%的優勢。單線程部分一向是Intel的優勢,酷睿i9 9900K領先酷睿i7 8700K大約9%,領先銳龍7 2700X大約22%。

遊戲性能

高頻率多核心的酷睿i9 9900K光看規格就知道是遊戲神器,因此我們也對它的遊戲性能充滿期待。從實測來看,酷睿i9 9900K的遊戲性能領先酷睿i7 8700K大約8%~17%,提升幅度還是可觀的,相信搭配更強的顯卡差距會更明顯。酷睿i9 9900K相對銳龍7 2700X的遊戲性能優勢並沒有之前傳聞的那麼誇張,但頻率方面的壓制是確實存在的。

整機功耗與CPU溫度

我們使用Intel官方的XTU軟體來監測酷睿i9 9900K在考機過程中的頻率變化和溫度變化。從實測情況來看,待機時酷睿i9 9900K的功耗表現相當不錯,整機功耗僅有38W。使用CPU-Z滿載考機1小時溫度在64℃左右,而用Prime95 FPU考機僅有55℃度左右,用XTU考機的情況與CPU-Z一致,就沒有再重複列出了。

為何用Prime95 FPU考機溫度比用CPU-Z考機更低,但功耗卻高出19W?我們通過XTU監測發現用Prime95 FPU考機很容易觸發電流牆限制,全核心頻率會陡降到3.9GHz,因此溫度也隨之下降,但因為考機使用的計算方式不同,Prime95 FPU造成的功耗反而更高。

但不管怎麼說,酷睿i9 9900K的實測溫度並沒有之前網上流傳的高達100℃那麼誇張,釺焊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60℃出頭的滿載溫度也在正常範圍內,比酷睿i7 8700K還是好不少。

總結:性能與價格齊飛的第九代王者處理器

處理器「核」大戰終於讓Intel將原本只屬於HEDT平台的8核心16線程規格和酷睿i9稱號下放到了消費級旗艦之中。得益於改進後的14nm工藝,酷睿i9 9900K不但做到了8核心16線程規格,還首次普及了5GHz睿頻頻率,相對上一代旗艦酷睿i7 8700K綜合性能提升極大,創造了消費級旗艦新的性能巔峰,是當之無愧的消費級處理器性能之王。此外,在更換釺焊填充料之後,酷睿i9 9900K的滿載溫度也相對酷睿i7 8700K有了明顯改善,由此也能獲得更好的超頻潛力。

當然,酷睿i9 9900K性能升級也進一步帶來了消費升級,首發499美元定價著實不低,據傳國行首發售價更是高達4999元,已經逼近16核心32線程的AMD線程撕裂者1950X售價,發燒友們要享受頂級遊戲性能的話,恐怕得多準備些預算。

總的來說,如果你需要一款遊戲性能達到極致的消費級處理器,那酷睿i9 9900K就是目前最貴但也是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小獅子最喜歡的雞腿 分割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師父 的精彩文章:

美好的一周應當從剁手開始
千元機也能用上屏下指紋?上游巨頭拋出好消息

TAG:鈦師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