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亞洲強國挺身反對美國:寧願不買先進美方武器!也不會拋棄朋友

亞洲強國挺身反對美國:寧願不買先進美方武器!也不會拋棄朋友

據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10月17日報道,俄羅斯的蘇-57隱身戰鬥機首批交付的數量可能要大幅縮水。今年6月30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阿列克謝?克里沃魯琴科(Alexei Krivoruchko)表示,俄國防部將很快簽訂購買首批12架蘇-57隱身戰鬥機的合同,預計2019年交付給俄羅斯空天軍。稍後俄媒又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在8月與蘇霍伊公司簽訂採購12架蘇-57的合同,但直到現在俄羅斯官方也沒有公開宣布簽約,不過,印度空軍計劃繼續投資蘇-57項目,他們希望在2025年之前獲得一個雙座版本的蘇-57戰鬥機,作為印度第五代機的第一個型號,這是在美方多次警告印度如果購買俄羅斯武器就會懲罰印度的情況下,印度用實際行動告訴美國:少管閑事。據悉,作為印度第五代戰鬥機即「未來多用途戰鬥機」FGFA一直令世界關注,它是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與俄羅斯蘇霍伊公司在俄羅斯蘇-57戰鬥機基礎上聯合研製的重型戰鬥機,除了少數改進,FGFA與俄羅斯蘇-57完全相同。

印度的第五代戰鬥機FGFA在蘇-57基礎上大概要進行43處改進,主要是單座改雙座,包括1個飛行員艙和1個武器控制員艙,它可以看做是蘇-57的雙座版本。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國防部在7月已經宣布,蘇-57不會在近期量產。在這之後,主管俄羅斯國防事務的副總理尤里·鮑里索夫(Yury Borisov)就沒再提12架的事了,只說「蘇-57是2018-2025國家軍備計劃的一部分……但具體數字還無法確認。」而按照俄羅斯軍方原先的計劃,蘇-57要在本世紀20年代以前取代現役的米格-29與蘇-27戰機。在10年左右時間裡,俄羅斯將讓多達150架蘇-57服役。不過,後來150架的數字已下調為55架。採購總數下調,最大的原因在於俄羅斯的荷包比較乾癟。

上周,克里沃魯琴科表示,第一批蘇-57隱身戰鬥機將按照時間表,在2019年末交付俄空天軍。然而,克里沃魯琴科並未說明按時交付的到底有幾架。而據俄羅斯媒體報道,2020年底,而不是2019年,實際交付俄空天軍的蘇-57可能只有2架,至於目前俄空天軍所使用的10架蘇-57,僅是供評估與測試使用的原型機。由此推測,克里沃魯琴科上周所說的,很可能就是這2架戰機。外界分析認為,目前看來最可能的就是2架蘇-57會在2019年底,或者2020年初交付給俄空天軍。

不少西方媒體將蘇-57量產時間一再推遲的主要原因歸結於配套的發動機還沒有定型量產。例如美國政府資助的「海軍分析中心」(Center for Naval Analyses)區域分析家德米特里·高倫伯格(Dmitry Gorenburg)之前指出,除非發動機先實現量產,否則蘇-57不太可能量產。實際上,蘇-57真正要量產,可能要等到2027年。據俄塔斯社報道,俄羅斯為蘇-57研發的新型「產品30」(izdeliye 30)發動機起碼要到2020年才能開始量產。「產品30」的靜推力可達24054磅(近11000公斤),加力推力則高達39566磅(近1.8萬公斤)。至於今年夏天到敘國執行任務的2架蘇-57安裝的仍是土星(Saturn)公司生產的AL-41F1加力式渦扇發動機,推力為32500磅(近15000公斤)。

但是也有分析認為,蘇-57量產時間一拖再拖,錢固然是制約因素,但如前所述,只是讓採購總數縮水。量產不斷推遲的深層原因,恐怕還在於其性能不能令俄空天軍滿意。自從蘇-57的技術驗證機T-50曝光之後,有關其隱身性不佳、無內置彈艙等質疑之聲就不絕於耳。儘管蘇-57通過在敘利亞的實戰測試打破了無內置彈艙的質疑,但關於其隱身性的質疑卻始終無法消除。而對於第五代戰鬥機來說,隱身是首要的指標。如果蘇-57不具備有效的隱身性,那麼面對F-22、F-35就很難抗衡。此外,蘇-57的實戰雖然打破了無內置彈艙的謠言,但其內置彈艙在設計尺寸上也的確顯得太小,很難掛載較大的彈藥,即使掛載空空導彈的數量也不會太多,存在戰鬥力較弱的問題。至於發動機的問題倒不是特別大,現在的AL-41F1在推力上並不差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略吐槽秀 的精彩文章:

反對無效!俄軍率先打響第一槍:美軍警告稱必須立即停止進攻
美造船業衰退了百年:為何依舊能造全球最先進軍艦?未來卻很難料

TAG:戰略吐槽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