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人到中年,對父母多做這三件事,你的福氣就越來越多

心理學:人到中年,對父母多做這三件事,你的福氣就越來越多

心理學:人到中年,對父母多做這三件事,你的福氣就越來越多

人到中年,才開始了解到父母的親情是我們一輩子的羈絆,而或許你不知道,孝順父母到了中年,你才會發現,原來它有三層內涵, 當你對這三層理解越到位,而你越做到你的福氣就越深。

心理學:人到中年,對父母多做這三件事,你的福氣就越來越多

心理學:孝順父母內涵



1、第一層內涵:常回家看看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以為生命很長,其實生命很短。常回家看看,是我們對父母孝順的第一層境界。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唱碎了多少遠在他鄉遊子的心。這首歌誕生後,很快紅遍了大江南北,經久不衰,影響之深遠是大家沒想到的。

它之所以流傳久遠,倍感親切,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旋律優美,而更重要的是它道出了人間真諦,我們要常回家看看。無論我們有沒有錢,我們都可以回家看看,也可解父母對你的思念之情;

曾經有一個精英跟我說過,只要父母在,才覺得自己是個孩子。所以家有父母,其實也是我們的根。當你知道你的根在哪裡,你會有定力與定心。

而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也許我們在工作中遇到挫折,但能常回家看看,是看看父母,也是讓父母看看你,父母能給的安慰和理解,其他人是不能替代的。也許有很多也許,我們真的要常回家看看,記的那裡有愛你的父親母親。

心理學:人到中年,對父母多做這三件事,你的福氣就越來越多

心理學:孝順父母內涵


2、第二層境界:多一些耐心,陪伴父母成長

歌德說,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是啊,當你漸漸的長大,你會發現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你開始比父母更有本事了。喬布斯曾經講述,有次和父親在修理車子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的技能比父親要厲害了,這就意味著他真正長大了。

當我們長大了,你或許要意識到一個真相是父母有可能沒有你那麼有見識,年輕人由於最能感受時代的發展,他們所知所得大體上有可能會超越父母。這也是我們所說一代比一代人厲害。

但是請記住的是要知道,父母年輕的時候陪伴我們成長,年老的時候,你也有一份責任,陪伴父母成長。當他們問你手機微信怎麼用的時候,當他們問你什麼東西,多少錢的時候,我們少一些焦躁,多一些耐心告訴他們,讓他們和你一起成長。

就像小時候當初指著天上的鳥問:那是什麼?父母不也是一遍又一遍解釋嗎?父母老了,很多東西他們都不懂了,再也不是那個什麼都會什麼都能幫你解決的超人,但是在未來的歲月,剩下的時間我們需要多一些耐心,做父母的超人。

心理學:人到中年,對父母多做這三件事,你的福氣就越來越多

心理學:孝順父母內涵



3、第三層境界:尊重和引導父母

培根曾說過,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是的,以前的日子父母是你的天你的地,幫你解決所有問題,而現在他們老了,腦子不再是那麼靈活,決定也不再是那麼正確,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如果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讓我們多一些尊重好嗎?

尊重父母其實是一種非常深刻的內涵,這意味著你能理解父母和你之間的層次差距,你也能包容父母和你的差距。所以即便他們說的不對,麻煩你多一些順從,先安撫情緒,就像小時候他對你那樣,輕輕柔柔的愛著。

年紀大了,父母可能對許多事情不能理解也無可厚非,作為兒女我們要開始當他們的指路人,這樣的角色顛倒,多用心,你會發現,父母在你身上傾注的心血遠遠不止你看到的。

更多關於自我成長與幸福的課題可以關注我的專欄

唐若心學:成就最好的自己作者:唐若心學9.9元1240人已購進入專欄

凡為父母者,莫不愛其子。作為兒女,很多事情只有自己為人父母之後才會懂,當我們對父母多做這三件事的時候,無論是你的境界還是層次也會越來越深刻,而你的善行也會成為你最好的福報與內心成長的力量,帶領你越走越遠。

今日話題:你覺得孝順父母能帶來哪些福報與好運,歡迎探討與交流。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一位父親給畢業兒子的忠告: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要觸碰這三樣東西
心理學:一個人越來越富足的六個標誌,看看你有嗎?

TAG:唐若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