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69年,中蘇兩軍喋血鐵列克提

1969年,中蘇兩軍喋血鐵列克提

1969年3月,中蘇邊界東段發生震驚世界的珍寶島衝突,事隔不久,千里之外的中蘇邊界西段又發生流血事件,中國文獻一般稱之為「鐵列克提事件」。最近,俄羅斯《譯者周刊》披露了當年蘇方當事人的回憶文章。

1969年,中蘇兩軍喋血鐵列克提

「石頭山口」劍拔弩張

受「珍寶島衝擊波」影響,從 1969年春開始,中蘇邊境全線緊張,雙方都向前沿增派大量兵力。當年5月,蘇聯土耳其斯坦軍區邊防軍發現解放軍向準噶爾山口 (中方稱「阿拉山口」,當時屬塔城軍分區)調來兵力,與之對應,蘇軍邊防哨所也進入緊急狀態。在衝突爆發前的醞釀階段里,中蘇不斷發生小的摩擦,由於蘇軍故意將邊防鐵絲網安插到中國境內,結果中國邊民的牲口往往誤入其中無法出來,中國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牲口被蘇聯官兵牽走。

1969年,中蘇兩軍喋血鐵列克提

在一系列摩擦中,蘇聯扎拉納什科利哨所與中國鐵列克提哨所間的「石頭山口」地段局勢最為緊張。那裡有一條中蘇邊防軍都會經過的巡邏便道,它蜿蜓在諸多小山岡之間,沿途有三座高地,分別是「左高地」、「石頭高地」和「右高地」,中蘇間對這幾個山岡的歸屬一直存在爭議,後來激烈的「鐵列克提衝突」就發生在那裡。8月12日,扎拉納什科利哨所班長秋卡林中士發現中方正在部署兵力,這一消息很快就彙報到土耳其斯坦東部邊防軍區司令員梅爾庫洛夫中將那裡,他隨即派參謀長助理捷列賓尼科夫大尉來到扎拉納什科利,協助哨所代理所長戈沃爾中尉的工作。此外,哨所內還有兩名軍官,分別是來自準噶爾哨所的副所長傑文上尉和機動排排長普梯科夫少尉。

1969年,中蘇兩軍喋血鐵列克提

關於這一天的情況,戈沃爾回憶說:「我們通過望遠鏡發現,兩隊新來的中國士兵進入鐵列克提哨所,他們依次登上瞭望塔。我和捷列賓尼科夫大尉面面相覷,不知道對方要幹什麼。我倆制定一個晝夜警戒計劃,上半夜由我帶領一支分隊巡邏,下半夜由捷列賓尼科夫帶領另一支。捷列賓尼科夫還命令在最重要的地段內設置火力支撐點,並部署兩輛裝甲車,由剩下的兩名軍官分別指揮。為防對方發現,裝甲車被隱藏在掩體里。隨後,我們又命令各觀察哨加強對中國境內的監視。」

1969年,中蘇兩軍喋血鐵列克提

蘇聯人先行動手

12日晚至13日晨,中國向「石頭山口」地段派出多支巡邏隊,他們在距扎拉納休科利哨所 700-800米的「石頭高地」上挖掘戰壕。凌晨3時50分,由軍犬訓練員杜列波夫中士帶領的蘇軍巡邏隊又發現一組中國士兵,他們已在「石頭高地」側翼的「右高地」挖出一些戰壕和掩體。按照規定,杜列波夫要把中國人趕走,於是他拿著俄漢會話手冊向對方反覆喊話,但中國人置之不理,於是他將該情況報告給哨所。接到報告後,副所長戈沃爾下達戰備命令,同時將情況通知給本所和其他哨所的後備部隊。很快,邊防總隊參謀長尼基堅科中校進入指揮位置,還派出直升機進行偵察。

1969年,中蘇兩軍喋血鐵列克提

當所有部隊進入突擊位置後,尼基堅科命令戈沃爾乘坐一輛裝甲車靠近中國陣地,並向中方喊話,要求其撤走,同時命令普梯科夫率另外兩輛裝甲車攔住可能從鐵列克提哨所向「石頭高地」增援的解放軍。戈沃爾來到中國陣地前沿,通過麥克風用中文喊到:「你們闖入蘇聯境內,我們警告你們,請立即離開!」但中方沒有回答,兩軍的對峙持續到8月 13日早晨7時。最終,尼基堅科決定用武力「驅逐中國人」。

1969年,中蘇兩軍喋血鐵列克提

8月13日7時40分,蘇軍裝甲車在突擊部隊的火力掩護下衝出掩體,向「石頭高地」進發。在解放軍強大火力面前,不少蘇聯士兵膽怯地趴到地上不敢前進,蘇聯軍官不得不把他們一個個拎起來,督促他們繼續衝鋒。普梯科夫少尉乘坐的「217號」裝甲車作為攻擊矛頭,受到解放軍槍炮的「歡迎」,戰鬥打響僅數分鐘,「217號」就被打得只剩一副鐵殼,癱在路上動彈不得。幸虧奧利舍夫斯基率領的8人小組迂迴到中國主陣地側翼,強攻拿下「右高地」,才使得解放軍分散火力,另一組蘇軍慌忙將普梯科夫一行撤走。

1969年,中蘇兩軍喋血鐵列克提

「石頭高地」淪陷

戰鬥進行到8時05分左右,戰局開始向蘇軍傾斜,由於蘇軍連續投入了坦克、裝甲車和直升機,解放軍後續援軍被壓制住了。 8時10分左右,蘇軍分別從已佔領的「右高地」和「石頭高地」正面向中國守軍夾擊過來。戰鬥進入白熱化程度,兩邊士兵紛紛抓起落地的手榴彈又扔回去,捷列賓尼科夫回憶道:「從『石頭高地』上飛來很多手榴彈,有一顆就在我兩步開外爆炸,我的手臂和頭部都受了傷。分隊里的一名戰士馬上跑過來看我,在他給我包紮時,我想看看時間,卻發現手錶已被彈片炸沒了!」

1969年,中蘇兩軍喋血鐵列克提

由於中國軍隊彈藥有限,到 8時15分許,中國士兵開始撤往己方哨所,到8時23分,戰鬥基本結束。隨後,蘇軍在打掃戰場時發現19具中國士兵的遺體,在一名中國土兵的遺物中發現了一枚帶有肖像的獎章,肖像背面刻著以下字樣:「獎給在珍寶島反蘇修戰鬥中的勝利者,瀋陽軍區製作。」蘇聯人還發現死者中有兩名電影攝影師,旁邊是兩部已經摔壞的攝影機,這被蘇方推測為中國人想在扎拉納什科利地區製做一部反蘇宣傳片。但據中方檔案顯示,這兩名死者分別是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影師溫炳林和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影師李連祥,他們後來都被追認為烈士。

1969年,中蘇兩軍喋血鐵列克提

鐵列克提衝突發生後,9月10日,結束對越南訪問的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在北京機場進行了短暫停留,與中方進行會談,雙方就珍寶島及鐵列克提問題達成共識,兩國軍隊停止交火。1991年,中蘇雙方為1969年的局部衝突畫上了句號。5月16日,中蘇簽署邊境劃定協議,次年2月,蘇維埃俄羅斯聯邦最高委員會頒布命令,批准《蘇中東部邊界協議》生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鬼打牆」背後隱藏的風水謎局
老捨生命中的三位女性:初戀對象是劉家小姐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