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人的靈魂必記內容:六淫、疫癘、七情、飲食勞逸和外傷

中醫人的靈魂必記內容:六淫、疫癘、七情、飲食勞逸和外傷

形成疾病的原因很多,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六淫、疫癘、七情、飲食勞逸和外傷等。病因辨證就是對患者的癥狀、體征進行分析,參照各種病因的致病特點,來識別疾病誘發於何種致病因素,從而為進一步治療提供依據。今天就主要來給大家講講六淫、疫癘!

中醫人的靈魂必記內容:六淫、疫癘、七情、飲食勞逸和外傷

其中,六淫屬於外感病因,六淫指異常的引起人類疾病的風、寒、暑、濕、燥、火之氣。別亦難,並不是心心相映的兩個人就一定會在一起,之間總是會有想不到的阻隔,讓人慾罷不能。

(一)風淫證

風性輕揚開泄,易侵犯機體的體表;風為百病之長,風邪致病具有起病迅速、變化多端、遊走不定的特點。

中醫人的靈魂必記內容:六淫、疫癘、七情、飲食勞逸和外傷

臨床表現:惡風寒,微發熱,汗出,脈浮緩,苔薄白;或有鼻塞、流清涕、噴嚏;或伴咽喉癢痛、咳嗽;或為突發皮膚瘙癢、丘疹;或為突發肌膚麻木、口眼斜;或肢體關節遊走作痛;或新起面瞼肢體浮腫等。

病機分析:風邪從皮毛、口鼻侵入,傷人衛氣,衛氣不固則發熱惡風,汗出,頭身疼痛;肺合皮毛,肺衛受邪,故咳嗽;風邪犯衛未及深入故見苔薄白,脈浮緩;風邪襲於肌膚,故可見紅色丘疹,時發時止,瘙癢難忍;風襲經絡阻滯於經脈關節則肢體關節疼痛,顏面麻木,甚至口眼歪斜。

(二)寒淫證

寒為陰邪,其性清冷、凝滯、收引,容易損傷人體陽氣,阻礙人體氣血運行,導致各種病證。

臨床表現:惡寒重,或伴發熱,無汗,頭身疼痛,鼻塞或流清涕,脈浮緊;或見咳嗽、哮喘、咯稀白痰;或為脘腹疼痛、腸鳴腹瀉、嘔吐;或為肢體厥冷、局部拘急冷痛等。口不渴,小便清長,面色白甚或青,舌苔白,脈弦緊或脈伏。

病機分析:寒邪束於肌表,腠理閉塞,衛氣不能宣發,故發熱,惡寒,無汗;寒邪郁於經絡,則頭身疼痛;皮毛受邪,內含於肺,肺宣降失司,出現咳嗽,喘促,寒襲肌表則脈浮緊,苔薄白;寒邪凝結,鬱結經脈,陽氣受損,阻遏氣機,則肢體拘急,關節冷痛;寒邪入里,損傷脾胃之陽,升降失司,運化不利,故見腹痛腸嗚,腹瀉,嘔吐等症。

中醫人的靈魂必記內容:六淫、疫癘、七情、飲食勞逸和外傷


(三)暑淫證

暑為陽邪,其性炎熱升散,為病多見熱象,暑邪易耗氣傷津,且多夾濕,與濕邪相合為病。暑邪致病有傷暑、中暑之分。

臨床表現:發熱惡熱,汗出,口渴喜飲,氣短,神疲,肢體睏倦,小便短黃,舌紅,苔白或黃,脈虛數;或發熱,卒然昏倒,汗出不止,氣喘,甚至昏迷、驚厥、抽搐等;或見高熱,神昏,胸悶,腹痛,嘔惡,無汗等。

病機分析;感受暑濕之邪、耗傷津氣則為傷暑。暑性炎熱,迫津外泄,出現惡熱、口渴、汗出、尿黃;氣隨汗泄,則身體疲乏,脈虛數;暑熱熾盛,可見舌紅、苔黃。中暑多為夏季人在烈日或高溫下勞作過久所致。暑熱炎蒸,上擾清竅,內灼神明,因而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暑熱傷及筋脈,筋脈拘急,故見牙關緊閉,四肢抽搐;暑熱灼傷營陰,則舌絳乾燥,脈濡數。


(四)濕淫證

濕邪重著,粘滯,易耗傷陽氣,阻遏氣機,其病變常纏綿難愈。濕邪致病有傷濕、冒濕之分。

臨床表現:頭昏沉如裹,嗜睡,身體困重,胸悶脘痞,口膩不渴,納呆,噁心,肢體關節、肌肉酸痛,大便稀,小便渾濁。或為局部滲漏濕液,或皮膚出現濕疹、瘙癢,婦女可見帶下量多。面色晦垢,舌苔滑膩,脈濡緩或細等。

病機分析:傷濕,是濕邪侵犯肌表之證。濕邪重著、粘滯,傷人後,阻遏氣機,當清陽被遏時,就會出現頭脹頭痛,胸悶不適,身重疼痛,倦怠乏力等癥狀;濕困肌表,衛陽被郁,故見發熱,濕為陰邪,故口不渴,小便清長;舌苔白滑,脈濡或緩,乃濕邪為患之象。冒濕,多指行居於雲瘴山嵐,感受濕邪,陽氣被遏所致。濕在頭部,清陽被困,故頭重如裹;濕性重著故四肢懈怠,遍體不舒;濕邪侵入關節,氣血運行不暢,故見關節酸痛,屈伸不利。

(五)燥淫證

燥性乾澀,易傷津液,燥邪由口鼻而入,肺為嬌臟,最易傷肺。燥邪致病常有涼燥、溫燥之分。

臨床表現:皮膚乾燥甚至皸裂、脫屑,口唇、鼻孔、咽喉乾燥,口渴飲水,舌苔乾燥,大便乾燥,或見乾咳少痰,痰黏難咯,小便短黃,脈象偏浮等。

病機分析:溫燥多因初秋氣候炎熱、乾燥,燥與熱相合迫於肺衛,故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等證。燥傷津液,則見口渴,口鼻唇咽乾燥,心煩;燥傷肺系,可見乾咳少痰;舌干苦黃,脈浮數,都為燥熱之象。涼燥多因深秋氣候變涼,寒邪與燥邪相合而致病。燥寒侵襲肺衛,故既有惡寒、無汗、頭微痛等類似風寒表證的現象,又可見咳嗽痰稀,口不甚渴,鼻咽乾燥等燥而兼寒的癥狀;舌白而干,脈弦澀都為涼燥之證。


(六)火熱證

火與熱同類,都為陽盛之象,故火熱常常混稱。進一步比較,火與熱仍有所區別。一般說來,熱輕而火重。溫為熱之漸,火是熱之極。由於溫邪也是外感熱病的一類致病因素,故溫熱又常並稱。火、熱、溫邪致病,常有易傷陰津,動風、動血等特點。

臨床表現:發熱惡熱,煩躁,口渴喜飲,汗多,大便秘結,小便短黃,面色赤,舌紅或絳,苔黃乾燥或灰黑,脈數有力(洪數、滑數、弦數等)。甚者或見神昏、譫語,驚厥、抽搐,吐血、衄血,癰腫瘡瘍。

病機分析:火、熱、溫邪入氣分則壯熱,口渴,面紅目赤,脈洪數;火熱入營血,則煩躁不眠,逼血妄行,則吐血、衄血,發斑疹;熱擾心神則神昏譫語,甚至躁擾發狂;火熱鬱結不解,腐肉成膿,則生瘡瘍療毒;舌紅絳,脈細數,是火熱深入營血之候。


疫癘證候

疫癘為自然界一種特殊的病邪,其致病具有傳染性強,並迅速蔓延流行的特點。

疫癘又名溫病。是指由感染瘟疫病毒而引起的傳染性病證。疫癘致病的一個特點是有一定的傳染源和傳染途徑。其傳染源有二:一是自然環境,即通過空氣傳染;二是人與人互相傳染,即通過接觸傳染,其傳染途徑是通過呼吸道與消化道。疫癘致病的另一特點是傳染性強,死亡率高。

臨床表現:病初惡寒發熱俱重,繼之壯熱,頭身疼痛,面紅或垢滯,口渴引飲,汗出,煩躁,甚則神昏譫語,四肢抽搐,舌紅絳,苔黃厚乾燥或苔白如積粉,脈數有力。

若兼有頭面,頸部紅腫疼痛,咽喉劇痛,為大頭瘟。

兼有發熱,咽喉紅腫糜爛疼痛,全身遍布猩紅色皮疹,為爛喉痧。

兼有咽喉腫痛,復蓋白膜,咳聲嘶啞,狀如犬吠,吞咽,呼吸困難,為疫喉。

若病初惡寒發熱,繼而陣陣痙咳不止,咳劇則面色青紫,涕淚俱出,嘔吐,咳止時伴有鴛鴦樣叫聲,多見於小兒,為疫咳,又稱為「頓咳」、「頓嗆」、「百日咳」。

兼有腹痛,下痢赤白膿血,里急後重,時時欲瀉,為疫毒痢。

證候分析:疫癘之邪從口鼻而入,或內伏膜原,表裡分傳,故病初即見惡寒發熱俱重,疫毒迅速瀰漫三焦,則致壯熱,頭身疼痛。瘟疫癘邪上攻,則見面紅,舌紅絳。若移濁疫邪上蒸於舌面,可致苔白如積粉,面色垢滯。熱盛迫津外泄,故汗出量多。熱擾神明,則見煩燥,重者神昏譫語。熱極生風,筋脈拘急,可見四肢抽搐。

若風溫毒邪壅滯於少陽膽經,致使氣血壅滯於局部,而見頭面、頸部紅腫疼痛,咽喉劇痛。

若疫毒壅滯於肺胃,上攻咽喉,則咽喉紅腫糜爛,舌體鮮紅;外泄於肌膚,全身遍布猩紅色皮疹。

若燥火疫毒從口鼻而入,毒聚咽喉不散,則咽喉腫痛;復生白膜,拭之不去;若白膜覆蓋,阻滯氣道,致咳聲嘶啞,狀如犬吠,吞咽、呼吸困難。

若內有伏痰,又感疫癘之邪,疫毒與痰互結,深伏於肺,致肺失清肅,肺氣上逆,而見陣發性痙咳不止。咳劇則氣機逆亂,可出現面色青紫涕淚俱出,嘔吐等症。若飲食不潔,濕熱疫毒侵襲胃腸,阻滯氣機,灼傷氣血,致腹痛,時時欲瀉,里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教育網 的精彩文章:

18種皮膚常見病聯合用藥方案,超實用!
這6中常見胃病的表現及用藥,很管用,建議你留下!

TAG:醫學教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