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英特爾Chris Silva:第九代酷睿更激進,讓不同場景下的PC更全能

英特爾Chris Silva:第九代酷睿更激進,讓不同場景下的PC更全能

至頂網個人商用頻道 10月19日 北京消息(文/黃噹噹):這一年,英特爾明顯加快了酷睿系列的發布節奏。

從今年4月八代酷睿i9移動CPU登陸,到8月酷睿U、Y系列「新丁」補入,英特爾終於在10月「憋不住」了,一改常態,一口氣祭出首款第九代酷睿處理器,號稱「地表最強」遊戲處理器的酷睿i9-9900K。

不再「擠牙膏」的英特爾,這次還一口氣拿出了兩款乾貨:面向視頻、繪圖、電影渲染等創意產業的最新一代酷睿X系列處理器,28核心的至強W-3175X處理器。

從數據來看,這次酷睿i9非常的激進,最高頻率可達到5.0GHz,也是迄今為止默認加速頻率最高的英特爾CPU,但製造工藝仍停留在14nm。事實上,從2014年以來,英特爾一直使用14nm工藝,這是有何用意?

英特爾Chris Silva:第九代酷睿更激進,讓不同場景下的PC更全能

英特爾公司客戶端計算事業部消費類台式機部門總經理克里斯·席爾瓦(Chris Silva)

就在這次發布會後,至頂網第一時間採訪到英特爾公司客戶端計算事業部消費類台式機部門總經理克里斯·席爾瓦(Chris Silva),一番麻辣問答後,更近距離扒一扒第九代酷睿及酷睿X系列的背後故事。

全場最炸眼,酷睿i9-9900K

英特爾公布了首款第九代酷睿處理器,分別是i5-9600K、i7-9700K和i9-9900K,值得強調的是都是針對桌面級,即面向台式機。

根據公布的參數來看,i9 是有史以來第一枚8核16線程的桌面級處理器,主頻 3.6GHz,採用英特爾的睿頻 (Turbo Boost) 技術可以超頻到 5.0GHz。

與其同亮相的,還有酷睿X系列處理器,一共分為七款:i7-9800X、i9-9820X、i9-9900X、i9-9920X、i9-9940X、i9-9960X和i9-9980XE,這些型號配備有8到18個核心。英特爾表示,這些處理器具有較高的頻率和豐富的平台特性,專為輕量級和重量級線程化工作負載而設計,將能夠有效滿足要求嚴苛的任務和應用的需求。

其實對於這兩個系列,英特爾早已謀劃好布局,做出明確定位,酷睿K系列鎖定遊戲,X系列適合內容創作者,為什麼是這兩類人群?克里斯·席爾瓦給出了答案。

克里斯·席爾瓦認為「個人PC應該是全能的」。

「我們當初在做X系列平台時,旨在讓它能夠進行多重的任務。X系列進入市場也有一段時間了,我們慢慢發現很多用戶的工作負荷並非是單一線程的,不是只是用來玩遊戲而已,我們進一步去研究就發現很多人是使用X系列去做內容的創造,更確切地說是數字內容的創造。」

一年前,英特爾還曾做一個調查,覆蓋美國、歐洲和中國三大市場,發現至少1.5億的內容創造者,每周超過8小時去做專業的內容創造,這是人群用戶的基數。

另外除了傳統的照片、視頻內容創造之外,英特爾還看到了更多新的創客的趨勢,比如說直播。

「有40%的受訪者表示說,他們很想嘗試直播這樣的一個內容創造方式。但是設置直播這一套系統對於他們來說過於複雜了。他們希望能夠有更易於上手的直播設置或者是軟硬體的配套。對我們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市場潛力和市場機會所在。」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人群是遊戲玩家,追求性能甚至超頻,針對性能消費者,英特爾打出「K系列」王牌。

克里斯·席爾瓦表示, 「遊戲的工作負荷主要是單一線程或者是雙線程的,一般來說是雙重核心的工作。所以它絕大多數是依賴於高單一線程的處理方式。」正是細分市場的不同需求,讓英特爾有了更清晰的產品戰略路線。

K系列-高端遊戲,X系列-內容創造,重疊用戶如何選?

按照英特爾的思路,酷睿K系列主打高端遊戲應用環境,而酷睿X系列側重內容創造,執行多重任務。

看似天秤的兩端,但實際生活場景中,既有50%玩遊戲,也有50%在進行內容創造的用戶,針對這一類人群,到底是選擇酷睿K系列,還是選擇X系列?

克里斯·席爾瓦表示,英特爾更願意把選擇權交到消費者的手中:

「我們完全認知到有這樣的重疊用戶的存在,很有可能用戶用X系列去做負荷重的內容創建工作,但是他也可以用它來玩遊戲,只不過X系列達不到K系列最佳的遊戲性能,相反也是,他可以在K系列上做一些內容創建,只不過沒有到X系列最佳的程度。」

18核 vs 對手32核?英特爾更在意「整體價值」的提升

同樣是面向高端用戶,酷睿X系列最高18核心,雖頻率提升,但相比競爭對手AMD的32核產品,在價格不佔優的情況下,如何說服專業用戶選擇英特爾?

克里斯·席爾瓦直言不諱,「X系列仍然是一個高性能的平台,而且它能夠去傳遞的是整體上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所需要的好的價值,所以我們不僅僅只是依靠CPU核心數量的增加,而是通過整體平台的性能改進去提供更高的消費者所需要的價值,像內存、進程、緩存等方面的改善,我相信我們能夠提供的是整體價值上的提升。」

在現場的Demo區,英特爾還用三個不同場景(超頻、遊戲、內容創作)來展示X系列平台性能,有的應用場景是單線程或者是雙線程的,有的是非常依賴於內存的,有的是更加關乎於核心擴展的,以此來體現整體價值的改善。

至於X系列為何不增加核心?克里斯·席爾瓦對此解釋,「理想化的情況之下,當然我們可以去加成千上萬個核心,但是我們仍然會受到產品的尺寸或者說平台的限制。但是我們的目標從現存的角度來說,是去交付最好的性能表現。」

By the Way:第九代酷睿,最後一代14nm處理器?

從2014年以來,英特爾一直使用14nm工藝,4年過去了,現狀依舊沒有改變。那麼,第九代酷睿會是最後一代的14nm處理器?

克里斯·席爾瓦點頭,表示「Yes」,但他也指出,第九代酷睿是一個進階版,是基於上一代的14納米級產品的升級版本,但並沒有透露有關10nm處理器的任何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微軟對Windows 10企業版和教育版功能更新的支持擴大到30個月
網易云:從場景化切入,堅定開源理念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