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育齡人口生育意願持續走低,不如讓個人家庭自由選擇

中國育齡人口生育意願持續走低,不如讓個人家庭自由選擇

■張田勘

【自然也為人口增長留下了另一種修復和重啟機制,即在災害年代生育的女孩多於男孩,為未來人類繁衍留下了希望和基礎。】

近日舉辦的「生育意願與國家計劃生育政策」成果發布會上,發布的研究成果顯示,受新增人口隊列生育意願降低影響,中國育齡人口生育意願持續走低,從「90後」人群前後開始快速下降,且生育政策調整很難扭轉這一態勢。

與此同時,各省市也扭轉人口低增長和負增長而出台種種政策。為扭轉東北地區人口「負增長」的情況,遼寧省政府印發《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率先提出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山西省則準備全面放開生育限制,促進生育水平的提高。

無論是今天還是過去,影響人們生育意願的不外乎金錢和時間,也就是生育的成本。成本高,當然不願生育。但是,無論中外,歷史上也有很多政府獎勵生育的政策,在中國就大有先例。

「勾踐滅吳」可能就是鼓勵生育的結果,多生子讓越國民族復興,最後滅掉吳國。《勾踐滅吳》里說:「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人,公與之餼。」但是,經過考證之後,這一獎勵生育振興國家的政策卻被認為並不屬實。

史書記載的是,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吳王夫差擊敗勾踐於夫椒,並把他圍困在會稽山上,勾踐派遣文種賄賂吳國宰噽,向吳國求和。於是吳王赦免越王勾踐回國。前482年,越王勾踐趁吳王夫差北上爭霸會盟之際,征伐吳國,俘獲吳國太子友;前478年,越國在笠澤大敗吳軍。吳國自此一蹶不振。前473年,越王勾踐通過卧薪嘗膽與「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滅掉了吳國,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或許勾踐滅掉吳國的國策中就有獎勵生育,故有前面的記載。

然而,從前494年兵敗到被吳王赦免回國,勾踐再快也得要到前493年才實施獎勵生育的政策。民眾響應號召最快也只能在前492年才有第一批小孩出生。如果以勾踐前482年打敗吳國計算,第一批小孩並不到從軍的年齡,才10歲。如果以前478年勾踐再次大敗越國計,新出生的孩子不過14歲,也無法成為戰士而征戰。

中國育齡人口生育意願持續走低,不如讓個人家庭自由選擇

賈永婕喜獲貴子丈夫床邊呵護備至

即便以前473年越國完全滅掉吳國的時間計,獎勵生育後出生的人也不過19歲,此前也無法成為戰士或即便成為戰士,也不會是主力戰士。因此越王勾踐獎勵生育的記載和故事就是一種以訛傳訛或虛構。後代的柳宗元在《非國語》中說:吳、越之事無他焉,舉一國足以盡之……背理去道。

就是說,勾踐獎勵生育的事是後人編造出來的。實際上,人類的生育從來都不是靠什麼獎勵和抑制就能左右的,而主要是通過自然法則來平衡和調節,在這方面,當代的政治家日本首相安倍的理解算是比較中肯和深刻。他在被詢問對於生育的看法時稱,非常遺憾,他的家庭也沒有孩子,生不生孩子要交由本人來選擇,但是政府要為想生孩子的人創造適合生育的社會環境。

生孩子是個人問題,完全應由個人和家庭來決定,但是政府可以引導。這實際上就是在生育中按自然法則來平衡人口。自然對於人們的生育不過是通過兩種機制來調節,一是正反饋,一是負反饋。

人的生育只是受物種和生物繁衍規律調節,既遵循「少已夠用,多則何益」的原則,又遵循鼓勵生育的自然規律。在現實生活中,自願生育的家庭和女性極少,因為,在生育和撫養後代的過程中,除了讓女性遭受痛苦、麻煩、耗時、耗費精力外,還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的支撐。

所以,自然鼓勵人類養育後代首先不是基於養老,而是基於物種的繁衍,即便生育非常痛苦,也要鼓勵人們生育,這就是從生育的行為和本能上給予人的愉悅,把有性繁衍的整個過程都設計和演化成正向回報,並且有一些正面回饋直到今天才為人所知和逐漸明白。例如,為了鼓勵女性生育,自然給出的獎勵辦法是,讓女性更聰明、更長壽和更健康。

生育的負反饋機制就是通過饑荒、戰爭和家庭的經濟能力來左右人們的生育,以及生育的願望。當戰爭,如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饑荒,如20世紀60年代中國的大饑荒時,人們的生育自然而然減少,人口也停止了增長,甚至是負增長。13世紀50年代的黑死病和歐洲大饑荒時期人口增長緩慢甚至停頓,20世紀60年代,中國的三年大饑荒則導致生育率逐漸下降。

即便如此,自然也為人口增長留下了另一種修復和重啟機制,即在災害年代生育的女孩多於男孩,為未來人類繁衍留下了希望和基礎。這一點也已經有大量研究予以證明。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的社會學家、人口統計學家宋詩歌,對從1929年9月至1982年7月之間分娩的超過30萬中國女性的數據進行分析,這段時期包括中國的三年大饑荒(始於1958年秋季,並於1959年1月遍及整個中國,直到1961年年底結束),發現在這場饑荒開始後僅一年,生男孩的比例便開始急劇下降,從1960年4月的每100個女孩對應109個男孩,跌落至饑荒結束後兩年的1963年10月的每100個女孩對應104個男孩。這一比例直到1965年才返回到饑荒前的水平。

要不要生育,交給個人和家庭去選擇和決定吧,他們自己的選擇才是最適合自身利益和實際情況的。

《中國科學報》 (2018-10-19 第7版 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多數動物一生可生育,生殖器官活性與壽命一樣長,例外除了人……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