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同治、光緒之死看,做個太醫有多難?最考驗他們的竟然不是醫術

從同治、光緒之死看,做個太醫有多難?最考驗他們的竟然不是醫術

太醫是給皇帝和後宮看病的醫生。能給皇帝看病,本身就是對醫生醫術水平的認可,壓力大,待遇高,還有高額的賞賜;以後出宮,御醫的身份就成了金字招牌,或許還能成為醫藥世家,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然而,太醫不是那麼好乾的,一旦成為太醫,整日變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因為,這不僅是項技術活,還需要動腦筋,考驗的不只是醫術,還要被迫捲入政治鬥爭,說不上哪天腦袋就得搬家。(《如懿傳》里的太醫與丫鬟相戀,現實中的太醫卻刀尖上跳舞)

最讓太醫們日子難過的時候,非皇帝重病莫屬了,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同治之死和光緒之死。同治十三年,皇帝患病,太醫院的院長李德立和御醫庄守和共同會診,病情其實很簡單,但是他們給出的診斷情況是:「風瘟閉束,陰氣不足,不能外透,以致發熱頭暈,胸悶煩躁,身酸腿軟,皮膚出疹,氣堵作厥。」意思是得了天花。而實際上,同治得的是梅毒。

咸豐死後,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同治成了兒皇帝,後來,同治大婚,按規定太后應該還政皇帝。只是兩宮太后仍然把持朝政,把已經成年的同治晾在一邊,同治帝很鬱悶。無所事事的他,只好沉湎於男歡女愛之中,和皇后整日廝混在一起。即便如此,慈禧也不放過,強行讓他移愛其他妃子,割斷他與皇后的愛情。同治帝一氣之下,宣布再也不跟后妃同床,獨居養心殿,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慈禧此舉看似無意,卻讓同治皇帝永不能生育)

之後,索性破罐子破摔,在老師、太監、堂弟的帶領下,經常喬裝出宮,到煙花柳巷,尋花問柳,結果,不行染上了梅毒,最終不治身亡,終生未育。同治染病,這下可為難死了太醫,堂堂一國之君,怎能把梅毒之症公佈於天下?這時,慈禧太后授意,就說皇帝得了清宮大敵之症——天花。因此,太醫們若實話實說,太后一怒之下,保不準連命都沒了;若按照太后的說法,照方抓藥,勢必會耽誤皇帝的病情。左右為難,最終還是按照慈禧的意思,說是出天花而亡。

光緒的死,各種傳言歷來甚囂塵上。太醫杜鍾駿留下了一本《清德宗請脈記》,詳細記錄了他給光緒每次看病的經歷,如何號脈,什麼病情,與其他太醫如何商量治療,如何用藥等等,從中可以肯定地得出結論,光緒是病死無疑。然而外國使臣對光緒病情的記載卻沒有這麼簡單。根據最近幾年,有關部門通過原子熒光光度等高科技手段,對光緒頭髮和衣物的檢測,光緒死於砷中毒,也就是砒霜中毒。因此,對於光緒死於非命的傳言被證實。

從以上兩例可以看出太醫看病的水有多深,在清代做個太醫有多難。即便沒有勾心鬥角的政治鬥爭,就是正常的看病,也有種種忌諱。如不能給皇帝扎針灸,龍體外露不雅觀;望聞問切的手法不能全用,不能看皇帝和后妃的舌苔,伸出舌頭像狗;不能問大小便如何,有失皇帝威嚴……所以,做了太醫,只好祈求下輩子別再做太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察察堂 的精彩文章:

如懿化作惇妃,小乾隆35歲的她生下皇帝最後一女,得寵卻嫁錯人
為讓如懿當皇后,他們成立後援會,永琪神助攻,海蘭擔任領導人

TAG:察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