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我們仍未發現外星生命

為什麼我們仍未發現外星生命

為什麼我們仍未發現外星生命


「要是存在地外文明,怎麼我們就從來沒見過?」這就物理學家恩利克·費米在1950年提出的「費米悖論」。


他的論證如下:自然法則塑造了地球上的智慧生命。而這些法則應當是放之宇宙而皆準的。宇宙中又包含了無數的恆星行星。按理說,就算生命不可能出現在某個特定天體上,憑藉著無處不在的自然創造,我們的夜空中也應當充滿了外星文明。可是怎麼就從來沒有外星人造訪過地球呢。今天,由於射電望遠鏡的搜索無法探測到從地球散逸到宇宙中的無線電波(過去一個世紀以來都是如此),這一悖論就更常見了。

為這個顯而易見的矛盾給出答案已經成了科學益智遊戲。也許生命沒有那麼容易出現。也許牧師們是對的:人類是被造物主出於凡人不可揣摩的意圖放置在地球上的,其餘宇宙只不過是塊背景。也許其實存在著大量的外星文明,都不約而同選擇了獨處而不是群聚。又或許是整個銀河系刻意迴避了跟地球生命交流。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想法是,那些具備技術的文明早在宣示自身的存在前就已經自我毀滅了。他們可能在發明核武器(費米恰好參與過地球上的核武器發明)後同室操戈同歸於盡,也可能因為過度燃燒化石燃料把自己活活燒死了。


不過在上個月,三位來自賓州大學的天文學家在預印本收集網站arXiv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縱觀外星文明探尋史,得出了不同以往的結論。他們從根本上否認了費米悖論的一大前提。Jason Wright和他的同事們認為,天文學家尚未發現地外文明的蹤跡,只是因為搜尋得不夠努力。


這和另一位天文學家Jill Tarter於2010年宣稱的觀點一致。Tarter博士認為,幾十年來的所謂地外文明搜尋,無異於把酒杯浸入海水,再看看裡面有沒有魚。Wright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在Tarter的工作基礎上建立了一個模型,用以評估目前為止人們對地外文明的搜索量。模型包含9個變數,設計到假定的外星文明可能有多遠,望遠鏡的靈敏度,能夠掃描的電磁波譜有多大,以及花了多少時間。根據計算結果,他們認為人類迄今為止的表現也就比Tarter博士認為的好上那麼一丁點:天文學家們往浩瀚的宇宙大洋中投入的不是酒杯,而是個浴缸。總而言之,否定地外文明的存在還為時過早。就目前來說,費米的疑問還稱不上切實的悖論。


本文譯自 The Economist,由譯者 Leon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突襲》導演的超自然刺激新片兒《使者》
患癌小狗得到了一個3D列印的鈦頭蓋骨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