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BBC又出佳作,剛開播豆瓣8.6分,每一集都有好幾個爆點!

BBC又出佳作,剛開播豆瓣8.6分,每一集都有好幾個爆點!

電子媒體變成潮流之後,屬於紙媒的機會越來越少,每年都有新的紙媒宣布倒閉。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推出了一部關於紙媒的迷你劇集,旨在於報社的廝殺中探討關於新聞的真正定義。設定很不討喜,只有特別喜歡這種題材的觀眾才會主動觀看。

因而,它們換了一個路子。選用的故事全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例子,能最大程度的引起觀眾興趣,在豆瓣上擁有著8.6分的高分。

片名:《報社》。

它們分別是《郵報》和《先驅報》,公司面對面,中間隔著一條馬路,從一開始起,就暗示了這兩家報社對立的姿態。

《郵報》娛樂之上,只寫讀者們最關心的明星八卦、政壇秘聞。經常為了吸引眼球而寫出題文不符的新聞。

比如說有一次,記者去採訪一個逝世天才球員的父母,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

回來之後,他立馬在報道中用「同性戀球員」作為標題,呵斥球員的父母不關心孩子。

殊不知,父母現在正傷心欲絕,已經不能再受其他打擊。逝世球員也是因為不想讓父母擔憂,才沒有告訴父母自己同性戀身份。

《郵報》看不到這些,它只想博人眼球,獲得利益,活生生的吃人血饅頭。

《先驅報》則截然相反。

他們只講事實、獲獎無數,報道的方向永遠都是正能量,雖然說銷量沒有《郵報》高,但它們擁有最死忠的讀者群體。

在電子媒體的壓力下,《先驅報》也想過用廣告來獲取利益,這樣的話,報社周轉起來就會更加容易。

問題上是,廣告客戶是一個不合法的企業,他們僱傭童工。

猶豫再三,《先驅報》還是放棄了這次合作,他們還是想踏踏實實的做新聞,固執的向大眾傳遞真實。

這兩個報社很典型,某種程度上,它們就是踏入社會後、在社會中辛苦掙扎的我們。

《郵報》是敢於創新的年輕人,它只想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利益。它知道,很多事情自己不能報道、不能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報道。但沒辦法,它需要生活。

這是真正的現實:我想成為超級英雄,但我必須因為溫飽的生活而妥協。

《先驅報》則是那些固執的憨人。

他們有自己的原則,就算生活質量得不到保障,也要固執堅守這一份原則。

再說到故事的男女主角。

分別是《郵報》的主編鄧肯、《先驅報》的副新聞編輯霍莉。

霍莉的閨蜜車禍身亡,調查過程中霍莉發現:這不是一場意外,而是故意謀殺。

現場錄像被鄧肯率先拿到,霍莉不得不主動打破僵局,現在對立面的兩個人聯手調查起真相。

從這裡開始,劇情開始往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這不是一個關於新聞和道德的小故事,而是關於國家、是權利和道德的碰撞。

這場車禍,和國家情報機構軍情五處名為「諧振」的行動有關。首相直接對鄧肯下了最後通牒,你最好不要碰這件事情。

潛台詞:如果你敢碰這件事情,你很可能會死。

首相的態度,給點點一種莫大的複雜。

很多時候,真相不是沒人報道,而是在報道之前被權利頂層壓了下來。

國家面前,個人利益輕如鴻毛。就算是喪失了自己的生命,國家也是從大局考慮,阻止他人為逝去者討回公道。

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悲哀?點點描述不出來,全身上下都充滿了無力感。

從劇情節奏來看,《報社》的故事是非常緊湊的。不是一集一個爆點,而是一集好幾個爆點,看起來應接不暇。

工作中雷厲風行的女強人下班後呈現出脆弱的一面,為了找出深處的真相,新聞工作者們夜以繼日,沒時間休息、根本就沒辦法擁有周末。

但他們仍舊很滿足,因為這是他們的夢想。

導演是非常大膽的,他選用的戲劇橋段,全部都是新聞界的「恥辱」。

官員因媒體公布的不雅照而下任、撞死人的車主是警察、女官員苦苦哀求報社主編不要爆出照片、權利頂層禁止報社繼續挖掘真相。

新聞這個正義的行業中都有這麼多黑暗,其他行業的狀況更是不言而喻了。

因此,點點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命題、是一個應該探討的命題。

我們需要真相,需要揭露出生活中不堪的一面,有義務為那些被社會傷害的人討回公道。

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我們應該找到最值得、最應該走的那條道路。媒體和新聞存在的意義,應該是傳遞真實,而不是創造「真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生活 的精彩文章:

趙麗穎馮紹峰公布婚訊,兩人新劇《知否》能否再創收視奇蹟?
泰劇越來越敢拍,大膽程度快趕上日韓了!

TAG:電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