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煙台學者發現,預測急診介入治療後無複流,這個血細胞指標可能有用

煙台學者發現,預測急診介入治療後無複流,這個血細胞指標可能有用

煙台學者發現,預測急診介入治療後無複流,這個血細胞指標可能有用

青島大學附屬煙台毓璜頂醫院孫靜等人研究發現,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診冠脈介入治療後,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PLR)或可用來預測心肌無複流。

該研究納入93例行急診冠脈介入治療的急性心梗患者,其中24例(25.8%)在介入術後心肌無複流。心肌無複流定義為:在沒有解剖性狹窄及血管痙攣的情況下,冠狀動脈TIM血流分級≤ 2 級。

結果顯示:與心肌複流的患者相比,心肌無複流的患者PLR 明顯升高(113% vs 186%)。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PLR是心肌無複流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OR=2.28,95%CI:1.15~3.29,P=0.023)。

受試者工作特徵(ROC)曲線分析表明,當PLR 大於118.4% 時,預測急診冠脈介入治療術後心肌無複流的敏感度為69.2%,特異度為63.2%,曲線下面積為0.715(95%CI:0.521~0.908,P=0.042)。

研究者指出,目前對於心肌無複流的治療還不盡如人意,很多研究都集中尋找心肌無複流特異性標記物,期望建立起有效的預測防治系統。

PLR 作為整合血小板和淋巴細胞所產生的新參數,反映了凝血和炎症兩條通路的激活。鑒於由於炎症-血栓形成是心肌無複流的主要發病機制,與單純用血小板或淋巴細胞計數相比,PLR在預測再灌注血流方面的敏感性更強。

來源:孫靜,任法新,孫曉健, 等. 血小板- 淋巴細胞聚集體和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在預測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後心肌無複流中的作用. 中國循環雜誌, 2018, 33: 869-872.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就是這樣一本書。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煙台學者發現,預測急診介入治療後無複流,這個血細胞指標可能有用

歡迎關注「阜外說心臟」微信公眾號

「阜外說心臟」—患者教育大講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推出,採用網路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

直播時間請關注本微信號「阜外說心臟」。網路直播視頻也會以微視頻的形式在本公眾號發送,以滿足不能觀看網路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個微視頻,助您心血管健康。

關於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徵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誌》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誌官方網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聯繫電話:010-6833197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最新Meta分析稱,改善血脂,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優於橄欖油
跨越萬里的生命接力——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成功救治一例18個月華裔先心病患兒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