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時期日軍最難攻佔的省份是它,日軍參謀長:打了7年都沒成功

抗戰時期日軍最難攻佔的省份是它,日軍參謀長:打了7年都沒成功

抗日戰爭時期,在正面戰場的22次大會戰,其中6次都發生在湖南境內。三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湘西會戰,一共殲滅日軍20多萬人。要知道,22場大會戰一共才殲滅日軍40多萬人,在湖南境內就殲滅了一半。當然,幾次長沙會戰的殲敵數量在宣傳口上有不小水分。從日軍戰報尤其是國民政府戰後調查能看出不小差別。但是也能看得出來湖南是日軍最難攻克的省份之一。

1945年8月21日下午,日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在湖南芷江洽簽投降,有人問他對湖南的印象時,他回答說:「湖南是攻打最費勁的省,湖南有78個縣,我們攻打了七年,只佔領了44個縣,(還有34個縣未被佔領)……」。這是敵方高級軍官親口承認的。

湖南的身後就是抗日戰爭的大後方、戰時國都重慶,在抗日戰爭中,國軍在其他省份可以撤退,但因為湖南是重慶最重要屏障的原因,蔣介石是不允許國軍部隊門撤退的,因此在湖南才爆發了數次的會戰,使得日本久久不能攻佔湖南,還有一點,湖南是中國的糧倉,日軍出於以戰養戰的考慮,對於湖南也是覬覦已久,此種情況下,國軍更是不可能讓敵人的陰謀得逞。

湖南之所以難打,一方面確實是因為湖南是重慶的大門,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湖南的地形比較複雜。日本人擅長陣地戰,陣地戰比較適合在平原地區進行。湖南以山地為主,日軍發揮不了優勢。湖南是西南高、東北低,本來地勢從湖南南方向北方打就相對占勢,北伐就是這麼打的,日本從武漢,江西打過來、機械化部隊很難施展,再說湖南本來就是地方武裝,日本在中國最難打的其實是地方軍閥如東北張作霖,山西閻錫山,湖南湘軍,川軍抗戰也很賣力,但國民黨中央軍都是各種保存實力,也可能是通盤考慮大戰略吧,但是湘軍沒有退路、只能死扛,而且湘軍是以兄弟兵為主,肯定打得慘。

日軍打到湖南,軍力已經是強弩之末,加上國軍在西南兵力集中,兵力超過日軍,武器中後期已經接近日軍。雖然國軍素質和士氣比較差,但經得起消耗。湖南連一個日軍偽政府都沒建立,衡陽保衛戰,蔣命令守一星期,結果守了七七四十九天!極大的鼓舞了全世界抗日盟軍士氣(當時太平洋戰場美英軍坑日都是節節敗退的),羅斯福總統打來電報祝賀是中國戰區唯一的一次。日本軍部記載:同樣是這支國軍,別的戰場一擊即潰,到了湖南就變了!日本投降就選在湖南(為何不選瀘溝橋呢)。

日軍計劃的是兩個月佔領全湖南,結果呢!用了7年時間也沒佔領全湖南,可以對比一下其它的兄弟省,是多久佔領全省的,一般就是幾個月的時間,雖然湖南幾次會戰都敗了,但他們都是和日軍殊死搏鬥,戰到最後一刻的,畢竟武器懸殊太大,日軍天上有飛機,地上有大炮,現在有專家也說過,如果不是湖南拖住了日軍30%的兵力六年,那日軍會把戰線拉得更長,地方更廣,四川和重慶都極有可能會被佔領。當然,要明確的是,當時中國也是集結了重兵於湖南的,不然單憑湖南,說實話,沒有和日本硬抗7年的實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塵封 的精彩文章:

若44年德國和盟國在西線達成停戰,或能複製一次斯大林格勒戰役
二戰日軍炮火可以輕鬆壓制國軍火力,因何碰上美軍就成慫狗了?

TAG:歷史塵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