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日本天皇竟然是魚類專家,發有多篇學術論文,每年給中國教授發籤名照

日本天皇竟然是魚類專家,發有多篇學術論文,每年給中國教授發籤名照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在東京病逝,明仁成為第125代日本天皇,年號「平成」。1992年,明仁天皇同皇后美智子訪問中國,這也是日本天皇迄今為止唯一一次訪華。雖然近年來中日衝突不斷但總體來說依然處於「噴口水」階段,總體還算平穩,關係是否緊張更多時候取決於「美國爸爸」的態度。

關於「平成」這個年號還有個有趣的段子,和國內80後90後被稱為「垮了的一代」,日本在昭和年代出生的年輕人也被稱統稱為「平成廢物」。至於原因你感受一下:

在一次陸軍演習中,一輛坦克的車長趁著休息時間用坦克內的顯示器放動漫打發時間,被抓到後上司訓斥他說:「這樣怎麼和中國開戰?」,結果他說:「如果我們陸軍都和中國開戰了,那說明我們的空中和海上自衛隊都已經完蛋了,我們還是直接投降比較好吧!」

(很顯然這讓出生在昭和時代的老人很不爽)

(至於為國而死,算了吧)

不過這都是題外話,回到原來的話題日本明仁天皇,主要職業是「天皇(吉祥物)」,副業是生物學家。

在蝦虎魚研究方面,明仁天皇是世界權威。明仁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蝦虎魚分類。他建立的蝦虎魚類分類體系己被世界大多數魚類學家所接受。

從1967年開始,明仁先後在學術刊物上發表32篇專業論文——其中至少有五篇是SCI論文,足夠五名博士生順利畢業。甚至,為表示對他研究成果的尊敬,一種生活在珊瑚礁里的扇尾蝦虎魚,被命名為「明仁鸚蝦虎魚」。

明仁的首篇論文《關於蝦虎魚科類的肩胛骨》在《日本魚類學刊》雜誌上發表之後,便引起科學界的注目。

1985年,在東京「第二屆太平洋、印度洋魚類國際研討會」上,明仁用英語發表了有關蝦虎魚系統進化論的演說,推翻了蝦虎魚的祖先是日本產烏塘鱧魚的結論,提出了蝦虎魚是由鱸魚進化而來的新論,在世界生物學界引起轟動。

1994年他寫了論文《蝦虎魚種系的形態學特徵之重要性》。2008年,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基因》上發表論文,用分子生物學及形態學分析太平洋與日本海兩個蝦虎魚物種:蛇首高鰭蝦虎魚(Pterogobius elapoides)與白帶高鰭蝦虎魚(Pterogobius zonoleucus)種群的演化。

明仁天皇為第一作者,關於蝦虎魚演化的論文,2008年發表於《基因》。注意他的通訊地址為皇居(The Imperial Residence)。

如果你搜醫學及生物方面的專業論文庫PubMed,以作者Akihito(明仁)為關鍵詞,可找到相關論文。

自1963年以來,他在《日本魚類學刊》和《基因》等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過的38篇經過了同行評議的科學論文,整理成為3冊專著。

明仁發表蝦虎魚類系統發育論文,建立了蝦虎魚類分子系統發育樹,首次提出蝦虎魚類的演化是在一個特定的短時間內發生和完成的。

為了追尋蝦虎魚,明仁到日本各地捕捉:沖繩島、西表島、石恆島、屋久島、八尾市、北海道等地,採集了許多蝦虎魚活標本,有時候還弄得滿身泥。明仁在猿澗湖親自採集到的三叉蝦虎魚,證明了他之前「刺蝦虎魚與長蝦虎魚之間必有中間種」的斷言成為現實。

(1984年,研究中的明仁皇太子)

明仁天皇是2500頁厚的巨著《日本產魚類大圖鑑》(Fishes of Japan with Pictorial Keys to the Species)的19位作者之一(並不是掛名的!),負責撰寫此書350頁關於蝦虎魚亞目(Suborder Gobioidei)的全部內容。其中介紹了日本蝦虎魚的518個種類,其中有一個蝦虎魚物種是天皇本人發現的;總共有五百多幅插圖,相當一部分是天皇本人描繪的。

「日本産魚類検索」,東海大學出版

天皇陛下親手畫的插圖。

《日本產魚類大圖鑑》作者名錄。

1992年天皇訪華時,明仁向中國科學院贈送的一批書籍中就有此書初版。當時北京還特意安排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宋健陪同,兩位學者在整個訪問期間,經常在一起探討學術方面的問題。比起當政治木偶和吉祥物,毫無疑問海洋生物更安全,更有趣,更裝逼。

明仁天皇2009年出席日本魚類學會會議。當然了,上面的圖是媒體對這件事情的惡搞,天皇並沒有戴這樣的帽子,不過下面的觀眾在天皇面前確實戴了……

這是原版,大家一起排排坐開會~~,並沒有因為其天皇身份給特別優待。

2009年東京海洋大學圖書館舉辦的天皇魚類研究成果展。

展出的部分論述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榮譽教授彼得·米勒(Peter Miller)在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說:「他作出了非常有意義的貢獻——我這麼說不是因為他是天皇。我在寫論文時也參考過他的文章。在這一領域,我想全世界也不過有十幾位科學家具有他那樣的專業知識。」

除了魚類研究,天皇還涉足日本江戶與明治時代科學史的研究,並在《科學》與《自然》雜誌發表。

(現在80高齡的天皇仍然堅持科學研究)

明仁不但學術上頗為努力,為人也十分和氣。

曾經承擔《福建魚類志》的蝦虎魚類研究和編寫的廈門水產學院的伍漢霖教授,1979年寫信給明仁,求教有關蝦虎魚類分類研究中的問題,很快收到了明仁的回信,信中不僅回答了他提出的問題,還表達了加強聯繫之意,從此開始了他們的學術交流。

伍漢霖教授

「從1979年開始,當時我們學校還在廈門的時候,我就和日本天皇取得聯繫,他是當時日本很著名的魚類學家,有些魚我不認識就請教他。他與我的交往保持了10年。」十年後,1989年3月份伍漢霖首次訪問日本,在明仁天皇的赤坂東宮御所魚類學研究室作短期蝦虎魚類研究。

期間,明仁天皇曾3次接見了他,向他了解中國魚類學研究機構、魚類學家的研究情況,並交流研究心得,討論蝦虎魚類的研究現狀。

「第一次和明仁見面,是在他的皇宮裡,專門去看他的蝦虎魚標本,去了之後得到很多資料。因為有共同的愛好,我們談起來也很親切。」

明仁還教給伍漢霖一種魚感覺管染色法,並贈送實驗設備。

1990年春,天皇寄給伍蝦虎魚類標本62種,供他作研究和編撰動物志之用。

在科學研究中,兩人有時候也會因看法不同而產生分歧。比如對於一種產於南海的罕見蝦虎魚的分類歸屬問題,兩人就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最後,以明仁的觀點獲勝告終:將這個新種歸於帶蝦虎魚屬,命名為中華帶蝦虎魚。

1995年9月1日至10月30日伍教授應日本文部省學術振興會之邀再次赴日本作為期60天的訪問。次日進宮,伍被邀請到宮內廳生物學御研究所作短期研究。期間,天皇在皇居正式接見伍漢霖。明仁表示:「中國內陸淡水面積大,河流,湖泊多,地形複雜,是研究蝦虎魚的好地方;還建議中、日沿岸的縞蝦虎魚種類複雜,要加強研究」。

2009年上海水產大學的幾位老師也同伍教授一同前往。

「明仁天皇和我同歲,比我大半年,我去了之後,親自見識了他的一絲不苟、治學態度的嚴謹,到現在為止,我和他已經會面過12次。」說到這裡,伍教授拿起了身邊的一本書說:「這個就是他當年送給我的。」伍教授打開書指著書里的一些魚標本圖片說:「這些都是他自己手繪的,這些資料是通過日本專家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明仁還為伍漢霖教授主編的《中國動物志蝦虎魚亞目》一書提供了大量標本、文獻資料及專業建議。

自1984年起,明仁每年正月都寄贈有簽名照給伍教授,以祝賀新年。

另外在明年,也就是2019年4月86歲他將宣布退位,至於退位後的生活是繼續喜愛的蝦虎研究還是安心養老就不得而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巔水草 的精彩文章:

歷經三個春秋,獨家小院魚池終於建成!
長4.5米,寬1.2米的造景缸!4名造景師4天4夜完成!簡直太震撼了!

TAG:龍巔水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