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音跨界藝術劇場《東去西來》首演 黃豆豆「穿越」時空與自己共舞

上音跨界藝術劇場《東去西來》首演 黃豆豆「穿越」時空與自己共舞

10月18、19日,由上海音樂學院製作的跨界融合藝術劇場《東去西來》在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青年創想周」舉辦地之一的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場中進行了首演,三場演出的時間為18日晚19:15,19日下午14:00及晚19:15。此次演出擯棄了傳統宏大敘事的藝術劇場結構,以「兼容並蓄,和諧共生」為精神主旨,委約給各個作曲家進行創作,再以策展人的視角來進行藝術展演形式的融合。

演出主體由八個風格迥異、獨具特色的作品組成,它們分別是:《對話》、《鏡界》、《祈願》、《景象》、《冥想》、《夢回》、《知音》、《擊節》。由上海音樂學院優秀教師和特聘教授通力合作,綜合音樂、繪畫、影像、表演、舞蹈、以及戲劇等藝術模式為元素,運用高科技視覺影像作敘事主線,依次以「序」、「間奏」、「尾聲」的動態演進,在舞台上呈現出穿越時空、跨越地域的文化魅力。

主題海報

多媒體藝術是20世紀誕生於西方的藝術形式,這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以計算機、數碼技術、錄像和膠片技術相結合完成,它既是純藝術的一種,也是影視、廣告和音樂畫面的常用技術之一。加拿大傳播學家麥克盧漢認為:「用單一語言符號來解釋複雜的人類活動,本身就削弱了人類豐富的感官經驗。」於是藝術家們紛紛開展跨界創作,不僅是純藝術門類之間的協作,多媒體影像技術正逐漸成為他們實現藝術舞台「理想國」的重要的工具,Paul Sermon於1992年創作的《遙遠的夢》就是數字技術與身體表演相結合的典範之作。

《東去西來》是上海音樂學院將多媒體技術融入於音樂創作的一次創新與突破

演出全篇採用虛實並置地劇場空間,利用數字重影從實存身體中分離出來,實有的舞蹈與飄忽的光影、樂音相輔相成,對位與融合,互為鏡喻,最終在數字審美中跨越疆界,匯於一處。

為實現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製作團隊專程奔赴草原、湖泊、森林、古建築村落以及城市取景拍攝,全部影像製作由上音數媒學院師生完成,壯闊的天地畫卷在演出開始的序幕中徐徐展開,這些畫面純凈超然,意義雋永的畫面構成了連接八部藝術作品之間的間奏,通篇共有九個串場,「它們是整部作品的基梁」。

舞美視覺:序,間奏1、間奏7

此次項目的製作人、策劃人代曉蓉女士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取得信息技術學科的碩士學位後,加入上海音樂學院數字媒體設計的教研工作,被問及此次作品的創作源起,她稱正因為每天工作和不同的藝術家在一起教學,對其它領域藝術語言的理解讓她產生了此次創作的靈感:「也許很多圈內同仁會認為它『四不像』,無邊無際的以眾屆藝術家合作生產,由我代孕而生。」殊不知多年來上海音樂學院一直在探索這種綜合性的跨界藝術作品,國家政策的扶持讓《東去西來》能夠以更加完美的姿態呈現在觀眾面前:「十分感謝國家藝術基金專門在大型項目里出現了跨界融合的藝術形式,給了老師和藝術家們更大的創作空間和藝術實踐的平台。」

《東去西來》策劃人、製作人代曉蓉

知名青年舞蹈家黃豆豆參與演出的作品《鏡界》是《東去西來》的第2部作品,於兩年前開始創意,作品以舞蹈影像、裝置作為視覺元素對中國雲南麗江摩梭人的理想樂園「斯不阿娜瓦」進行還原再創作。黃豆豆稱這是他演出場次較少的一部作品,「因為每次演出我們都堅持音樂、舞蹈和數字媒體一樣都不能少。」

多媒體技術將兩年前的黃豆豆「倒掛」著記錄在視頻上,與現實的黃豆豆共同起舞,他表示排練時與兩年前的自己「對話」的確有種玄妙的感受:「這種對話不單單是舞蹈、音樂、數字媒體之間的對話,也是創作者今天的自己與以往的自己對話,而我們等待著的是未來的自己,所以我想這也是數字媒體存在的更大的想像空間,它會讓創作者的思維和表演的載體在過去、今天和未來之間進行一種穿梭和思考。」

《東去西來》跨界融合藝術劇場作品2:《鏡界》

藝術家的經歷與閱讀使他對文化交會產生的藝術充滿了興趣

演出第三部作品《祈願》的創作靈感來源於青年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沈葉與好友中提琴演奏家盛利、二胡演奏家段皚皚及笙演奏家張夢的切磋,以及音樂人帕爾哈提獨特嗓音的啟發;另一方面則來源於作曲家海外求學經歷所產生的文化衝擊。

摘取印度詩人維瓦克的英文詩《給月亮的祈禱文》轉譯成維吾爾語作為歌詞,以廣為流傳在中亞西亞、喬治亞的民歌潤腔來演唱,讓亞歐大陸上流傳千年的笙簧、篤度克、胡琴、提琴的音韻與歌聲應和,層疊交匯,在《祈願》的演奏空間中流淌。

作品3《祈願》由人聲、器樂與多媒體影像構成

《東去西來》第六部作品《夢回》中可以看到一個由西到東,由遠古至現代的佛教菩薩面容的演變,還能邊聽著西域風情的樂曲,邊欣賞由多媒體影像建模的舞蹈家載歌載舞。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努斯勒提長期在西域工作,他認為多媒體技術和傳統藝術的結合能夠更好地還原古老的音樂文化現象:「像關於樓蘭、龜茲等西域古國文化的歷史記載就非常少,於是我們需要用多種藝術形式的幫助以及想像,展示它們的文化現象、音樂現象。用現代技術展現我們上千年的文化是很有意義的。」

作品6《夢回》刻畫了藝術家心中的龜茲古國

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共生於一個地球,其實我們都一樣

上海音樂學院外籍教授Braian lock參與了《東去西來》第四部作品《景象》的作曲和鍵盤演奏,執教期間他一直在思考中西方文化如何跨界融合,對中國樂器進行再創作也做了幾年的探索:「怎樣把不同的藝術門類不僅僅是簡單地拼湊在一起,而是更好的融合,什麼是最基本的因素?東西方的對話用什麼來作為基本元素,後來我決定用『時間』來作為主要的材料。「

作品《景象》分為「快」、「慢」兩個部分,慢的部分表示時間和我們流逝的生命,快的就是節奏。在以時間為中心軸情況下,放了中國的音樂,還有西方的古典、爵士樂等等把它們融合在一起,每個樂器都圍繞時間做出改編創作。

Braian還邀請了好友英國實驗影像藝術家Steve Geliot擔任作品的視覺設計,他收集了許多關於自然、宇宙空間以及關於上海的影像來闡述創作的觀點:"東方與西方雖然共生於一個地球,但由於文化差異,看待日與月的角度其實是不同的,這是在過去,現在我們越來越趨於相似」。

作品4《景象》

在這場藝術跨界、文化跨界甚至時空跨界的多媒體藝術劇場中,除了聆聽樂者用聲音講述的故事,理解舞者用肢體表達的情感,不免還會思考通過這樣的視覺體驗,我們真正能獲得的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力量?

製作人代曉蓉以展演的方式設計了一個當代社會東西方文化兼容並蓄、和諧共生的景象,並希望觀眾在欣賞這場東承西韻的表演時探尋出中國文化的世界身份:「《東去西來》的樣式是多元性的,精神是統一性的。希望在這個紛繁的世界裡,她會給觀眾帶來音樂的深情、理智的亢奮、崇高的愛的悲歡,甚至美學上的歡愉瞬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生活太痛,就像銀針扎在紫薇身上一樣痛
和中國球迷有過節的雷迪克彈無虛發 中國賽上收到「最有禮貌的噓聲」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