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中國農民教非洲人種水稻,產量高口感好,美國人:想去偷師

中國農民教非洲人種水稻,產量高口感好,美國人:想去偷師

非洲並不是人們想像當中的那麼氣候惡劣、土地貧瘠。這裡的人們之所以相對別的大陸發展速度較慢,生活水平較低原因有很多。生產力低下、生產水平有限,科學技術、戰爭等方面的原因制約了當地的發展等等,還有一個不容小覷的原因就在於:非洲人生性不喜歡耕種,他們認為這樣獲得糧食的方法太慢了,不如做別的容易填飽肚子。前些年,有中國農民前往非洲教當地人種水稻,產量高口感好,當地人解決了生存問題不說,就連美國人也跑到那裡想偷師。

中國人無償援助非洲獲得的最大成功,不是帶去了多少錢與物資,而是改變了他們的觀念,教會了他們如何利用自己的雙手與勞動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比如,派經驗豐富的農民前往當地教非洲人種水稻就是一個極為有效的方法。

在中國人到來之前,非洲獅子山的人們之所以不愛種糧食,就是因為缺乏技術,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他們那時候辛苦一季,糧食的畝產量最多只有150斤—200斤左右,這樣一來,累得夠嗆收穫不多,覺得既辛苦又不理想,於是越來越多的土地荒蕪著,人們寧願在家閑著無所事事等著政府救濟,也不種地。

而中國人的到來,帶來了更優質的雜交水稻、成熟的技術、專業的農業器械,手把手地教會了他們如何才能提高糧食的畝產量。這裡的土地相當肥沃,只要掌握了這些,不愁不會獲得好收成。

這裡水源與降雨量充足、土壤當中肥料含量高、光照充沛,每年完全可以種三季水稻,條件相當理想。在中國人的指點之下,當地人第一年就獲得了畝產八百斤糧食的驚人奇蹟,這讓以前那些持觀望態度的非洲人也開始動心了,紛紛加入這一陣營。

非洲由於氣候、土壤的關係,種出來的糧食口感與品質甚至還高過中國某些地方出產的糧食,這樣一來,他們不僅能填飽自己的肚子,還可以出口去掙外匯。親自看到了只要自己勤勞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當地非洲人終於心甘情願地開始種地,沒幾年這裡的人已經在糧食上變得自己自足,不用再被動等待救援了。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項目專員得知消息之後,專程奔赴當地調察,不僅大為稱讚,還向指導技術的中國人討要種子及育秧技術,想要回去之後用做研究之用。

(所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珂珂旅行雜記 的精彩文章:

英國人不愛牛排漢堡了,因為遇到這道中國小吃,排隊也要買到
非洲最「白」的國家,看不到黑人,美女遍地穿著時尚!

TAG:珂珂旅行雜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