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義和團為什麼沒有統一的領袖?

義和團為什麼沒有統一的領袖?

文|陳卿美

清末世紀之交的中國,教民矛盾衝突加劇。在山東、直隸一帶,義和團逐漸興起,又以「扶清滅洋」為口號不斷壯大,聲勢波及華北,乃至北方,直至進入京津,將庚子事變推向高潮。

義和團運動如此波瀾壯闊,為何沒有一個統一的領袖呢?同樣是農民運動,太平天國有洪秀全、楊秀清等領袖集中領導,而義和團既沒有偉大領袖,也沒有統一綱領,簡直就像是一盤散沙。

義和團不是一個緊密的「大一統」組織,更像一個聯邦組織。因地域不同、信仰不同,各地義和團彼此獨立存在,各自為政,互不統領。雖然沒有大領袖,但各地小領袖,也就是首領,肯定還是有的。比如朱紅燈、趙三多等義和團早期創始人。

朱紅燈,是活躍在山東長清、茌平一帶的義和團首領,手下拳民多達2000餘人。平時以攻擊當地教堂為主,曾多次遭官府鎮壓。依仗人多勢眾,朱紅燈數次擊敗官兵。最終仍被清兵捕獲,遭毓賢下令處決。作為義和團地方首領,朱紅燈是最早提出「天下義和拳,興清滅洋」的首領。

還有直隸冠縣的趙三多,高舉「助清滅洋」的旗幟,召集三千餘人祭旗起義。三次起義均遭到清兵鎮壓,結果趙三多被捕,在獄中絕食而死。

1898年,趙三多領導的威縣蔣家莊起義被認為是義和團運動的起始點,他也是最早將「義和拳」改為「義和團」的地方首領。趙三多領導的義和團運動,歷時5年,也是時間最長的。

義和團圖

類似朱紅燈、趙三多這樣的地方首領還有很多,如朱紅燈死後的繼任者王立言、廊坊大捷的指揮者倪贊清、帶領 「天下第一團」赴天津與八國聯軍激戰的靜海義和團首領張德成。還有與八國聯軍在老龍頭火車站激戰的天津義和團首領曹福田。

義和團之所以沒有統一領袖,其中一個原因便是,這種農民的運動屬於自發性質,是星火燎原。因為當時的教堂遍布各地,教民衝突是一種普遍的矛盾。作為貧苦的農民,最易受清廷洗腦,同時也是受傳統封建思想影響最深的一個群體。這類農民自髮結社,或是以愛國為名,或是以維護自己利益為名。此類行動不需要偉大綱領,也根本無需集中統一領導。

最初的義和團形態,就像一個村莊的民間保安隊,大家練拳習武,無非就是想保護農民集體的安全。這樣一種「保安隊」,組織形式很低級,頂多也就是周圍村莊互相聯合一下。目標小而低,訴求簡單,偉大領袖來了也無用武之地。

再者,各地義和團起源不同,信仰不同。如趙三多的義和團主要由梅花拳演變而來,還有的是大刀會轉化而成,有的則是白蓮教沿襲而來。起源不同,便沒有共同的信仰。比如大刀會推崇的「金鐘罩」,認為可以刀槍不入。這種愚昧的東西,其他義和團未必會認同。

據《義和團檔案史料》記載,在不同的義和團「流派」內,大家均有各自的信仰崇拜。比如有的崇拜神,如太白金星、珈藍大仙,甚至孫悟空、豬八戒。還有的崇拜俠,如關公、趙雲、黃忠,或是七俠五義中的英雄。很難想像,一個信仰關公的義和團怎麼能和信仰豬八戒的義和團搞到一起。

另外,義和團還屬於鬆散性的組織,它不像軍隊,沒有建制,沒有糧餉,也沒有嚴格的紀律。義和團大都是農民,農閑時大家組織在一起,喊喊口號,練練拳腳,農忙時就各自忙農活去了。畢竟又沒有工資,天天耗在那裡純屬浪費時間。更誇張的是,有時下場大雨,拳民都能跑光。據《山東義和團資料選編》載,「一號召就有人,不號召就沒人」、「因下了一場大雨,人散走了」。在很多地方,義和團就是「聚則鬧教,散則歸家」的性質。

如果將義和團對比太平天國的話,就會容易發現,兩者性質完全不同。雖然本質上都屬於農民運動,但太平天國是起義,是造反,是以推翻清廷為明確目的。義和團則屬於保家衛國的民間自發運動。造反起義,必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集中領導,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而民間自發運動不需要這些,各自收拾好的地盤即可。

太軍軍是軍事力量,有軍事建制,執行軍事紀律,而義和團不是。以義和團的組織形式,頂多算一個民間游擊隊。游擊隊的戰術基本只是搞搞騷擾、襲擊、小規模戰鬥,從這點來說,也不需要強大的領袖。相反,太平軍攻城拔寨,很多是重大戰役。如此大規模的戰鬥,沒有統一指揮、規劃、謀略是不可能的。

關鍵一點是,義和團運動以「扶清滅洋」為主,是保大清、保朝廷,然後將矛頭對準的都是洋人。雖然清廷也視義和團為麻煩製造者,同樣也派兵鎮壓,但義和團對清廷並不構成威脅。後來,清廷還與義和團走到了一起。

太平天國起義,目標清晰明了,就是推翻清廷,是清廷最大的威脅,清廷必欲除之後快。太平天國要想與清廷鬥爭,自然是艱苦卓絕的,沒有統一的領袖就無法形成合力。太平天國就像將萬千力量集中於一點,試圖一舉擊潰清廷,而義和團則是多點爆破,一致對外。

集中力量才可以干大事。從義和團後來在京津的運動來看,背後還是有人組織的,否則不會掀起那麼大的風浪,這些人自然就是朝廷中人。

據《義和團檔案史料》載,1900年春夏之交,各地義和團開始陸續進入北京。由於拳民不斷滋事,京城巡城御史文瑮上奏朝廷,提出十條章程,要求查辦拳會。但九門提督載勛對此則置之不理。按京城的治安部署,內外城需要互相配合,但負責內城治安的載勛根本不願配合。其實,他就是義和團的背後保護傘。

義和團在京城橫行,焚燒教堂、店鋪,四處打砸搶,尤其是前門一帶,成了義和團運動的重災區。整個前門一條街,幾乎被義和團一把火燒了乾淨,眾多商家無一倖免。作為九門提督,載勛一手掌控御林軍,一手操縱義和團,既可以打擊其他部隊首領,如武衛中軍副都統慶恆,又可以攻擊朝廷中的議和派,如戶部尚書王立山。載勛要的就是權勢熏天的感覺。

不過,載勛也沒能掌控到京城所有義和團,因為後來隨著進入京城的義和團越來越多,更多拳民已經不受控制。尤其是一些京城的地痞流氓,藉機混入義和團隊伍,無形中加劇了混亂。

在義和團大鬧京城前夜,清廷為了招撫義和團,也曾試圖進行全國集中管理,但同樣沒有成功。1900年6月初,清廷下令,在庄王府設置總壇,要北京各義和團全部集中到此挂號報名、登記造冊,接受統一領導。凡是一律不接受領導的,全部被視為「拳匪」,是「假團」,是清廷打擊的對象。

清廷此舉,可謂一石兩鳥。一來要集中領導管理,給自己一個鎮壓的理由。二來可分化瓦解義和團,讓其自相殘殺。因為清廷這種方法就是招安。同意招安的,就是「官團」,是官家的人,不同意招安的,便是「民團」。由此,這樣一來,直接造成了「官團」與「民團」的對立。後來,在天津、山東等地,出現了眾多「官團」與「民團」的衝突。雙方手足相殘,清廷樂見其成。

即便這樣,義和團還是沒有產生統一領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清陳卿美 的精彩文章:

晚清的中式英語如何讓老外抓狂?
一個晚清駐外使館每年要花多少錢?

TAG:晚清陳卿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