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有很多定力都是在特殊情況下產生的

有很多定力都是在特殊情況下產生的

經行

得於無所得時方為道

119

二〇〇〇年四月

遼寧省海城大悲寺藥師殿

道場內護持居士約二三十人

此是二〇〇〇年四月,上妙下祥法師帶領僧團入住大悲寺以後,在藥師殿,為道場內護持的居士所講述的行道。受條件等原因的限制,錄音不完整,音質也不清晰。現根據錄音整理出來,附在《經行》後面,作為一個補充。

(註:溯源佛教網未發布本開示錄音,

故此段開示僅有文字而無錄音)

還有一個,「行走緩緩不滯」的這個「不滯」。什麼叫「不滯」?就不許你停留。說我走幾步,走三步兩步的停一下,那不行;或走十步八步停一下,也不行。要有長遠心,你走多少里,我還是這一個勁,還是這個速度;就是前面有人擋你,或者後面有人追你喊你,你都不可以停下來;甚至有危險你都不應該停止下來。「不滯」就是沒有停怠,有一個長遠的心和堅決地捨去「我」的這種心。所以說這個「不滯」也不是說行走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你走一段可以,走個十圈八圈的這可以,如果你再走長了就不行了。

特別是下大雨。外面下大雨,你正好在外面行走,雨小了呢,你還能慢慢走,一看雨大了,「得了,我快點走趕緊進屋!」你進屋了,避免了雨澆,但是你失去了更多的寶貝,失去定力。有很多定力都是在特殊情況下產生的。

特別是天熱的時候,三伏天。在農村、山區還好一點,特別在城市,柏油馬路曬得都冒油,你每走一步都是一個腳印。這時候你怎麼走?你要快走,可能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要慢走就要曬的。你要緩緩不滯,就輕輕緩緩地走,它就要曬你,這時候就寧可讓它曬,就哪怕昏倒在這個地方,我也這種走法。

冬天也是一樣。不管多冷我也是這麼走法,我也不想停一下暖和暖和身子,緩一緩再走;你就多大的風吹著我,也是這個速度。如果那樣緩緩不滯,就像一種輕風吹著你的身體一樣,你就和輕風是一體。這樣的話,你的定力就生起來了,你的威儀就增加起來了,而且你的心就清凈了。而且由於這個,你的心就變得更加直。所以佛說「直心是道場」。這個不滯非常地不容易做!

比如說前面有一個水坑,如果你看到水坑稍稍地一皺眉頭,哎呀,我是從這過去啊,還是繞過去?這個水坑很臟,都多少天了,很埋汰!這裡萬一要有個石頭怎麼辦?有個玻璃片怎麼辦?有個鐵塊怎麼辦?割了我腳怎麼辦?我襪子要濕了回家沒有換的怎麼辦?我得了病怎麼辦?如果你有這種想法,你就不是輕風了,這時候就是旋風了,而且心已經動了,已經變成滯。

你要想達到不滯就不要考慮,你要想,它沒完,一百個理由在等你。所以說一個真正行道的人必須有一個什麼樣的決心呢?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決心。為了求這個直心,為了求佛法,就敢捨去自己的一切。何況還沒叫你捨去生命,你都不敢舍,你上哪求佛法去,是不是?那就是騙人了。說不用捨去我,我都能求得佛法,那必定是魔說。

在這個問題上,剛才講了水坑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有個不滯的精神,這個非常的重要。站在水坑邊,如果你這個腳稍稍地一猶豫,它就會產生很大的痛苦。

我在五台山的時候,以前跟別人講過一段,在五台山每天早晨一點多鐘就起床啦!去淘米,要給大眾煮粥。雖然我是日中一食,但是還願意給大眾煮點早粥,得早起來。起來時候是早晨一點多鐘,晚上九點鐘睡覺。睡覺時候床還短,腳得懸在床外面睡。那時沒有什麼電褥子,像現在有電褥子啊、有火炕啊、爐子什麼的,根本就沒有。每天起來,不管怎麼涼,就開始走啊!五台山早晨非常冷。正好宿舍的後面有一條小衚衕。小衚衕內有一個淌水溝,就自然形成的窪溝,專門淌雨水用的。那溝也怪,成年不幹。因為它離廚房近,老淌水,老有水,所以它不幹,旁邊還有點乾的地方。

等到我走道呢,一走到那個地方,正好那腳就是在水裡過。那時候穿的是布鞋,在水裡過去這鞋子是濕的,襪子也是濕的。再加上到齋堂去淘米,淘米——水是涼的,地上水泥地也是涼的,就這麼一淘就得兩小時。淘完米,這鞋這襪子全濕了。這才站了一會,去煮粥。這個灶台能稍稍熱乎一點。那不等你熱乎,粥就好了,就開飯了。所以說每天這個腳經常是濕的,雖然每天是濕的,但遇到這個水還是沒停,一點不猶豫。在別人看來是一種傻子,在我心裡每當這一腳踩下去的時候,心裡非常地平靜,非常地自在。如果你要這樣踩下去,將來你做出的飯它也是香的。

遼寧海城大悲寺法語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訂閱本號

【新浪微博】遼寧海城大悲寺法語

【聲明】本公號系讚歎大悲寺行持

在家信眾個人創立維護

與寺院無關

僅用於佛法學習交流

內容多選自溯源佛教網

微信號:dabeisifay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遼寧海城大悲寺法語 的精彩文章:

他們行道的時候 就把自己的業力消除了
有人說經常跑寺院容易招無形物附體 這是真的么?

TAG:遼寧海城大悲寺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