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室毒舌痛斥宗室輔臣驕縱枉法,康熙背叛祖訓,也被嘉慶議罪嚴懲

清室毒舌痛斥宗室輔臣驕縱枉法,康熙背叛祖訓,也被嘉慶議罪嚴懲

向敬之

1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有個班布爾善,不是一個善茬。

他在首輔索尼死後,極力慫恿鰲拜叫板康熙帝,力勸他取而代之。最陰險的是,他在康熙闔門擒獲不可一世的鰲拜時,竟然組織死士埋伏宮外,衝擊宮門。

他的個人目的很明確:鰲拜擊斃康熙,他便勤王復仇。康熙扳倒鰲拜,他便趁亂弒君。

龍虎相鬥,豺狼在後。

殊不知吳六一帶領一群侍衛,張弓搭箭,仗刀誓死,給了他致命一擊。

清室毒舌痛斥宗室輔臣驕縱枉法,康熙背叛祖訓,也被嘉慶議罪嚴懲

《康熙王朝》中的班布爾善

《清聖祖實錄》卷二十九記載:「班布爾善,系宗室輔國公,授為大學士,附和鰲拜,藐視皇上,結黨行私,悖負國恩」,議罪二十一款,「種種情罪,所犯重大,應將班布爾善革職、立斬,系宗室,改立絞。將伊親生未分家子孫革去宗室,妻子為奴」。

雖然少年天子並未對他滿門抄斬,仍將兩個兒子、兩個侄兒,革除輔國將軍,改作閑散宗室,但,班布爾善被作為鰲拜集團從犯處死了。首犯鰲拜,卻只被幽禁。

班布爾善,太祖第六子塔拜第四子,即康熙的堂伯。索尼死後,他以領侍衛內大臣兼領內秘書院大學士。

然而,班布爾善作為皇族成員,不捍衛皇權,而是逢迎威福自專的鰲拜,構陷四輔臣中的二號人物蘇克薩哈致死,操縱票擬,擅用家奴為官,票擬重臣革職。

他陰謀奪位,罪大惡極,迫使康熙帝不得不處以重典。

可以說,班布爾善是大清王朝立國後第二個被公開處死的皇族成員(第一個當是皇太極處死的哈達公主莽古濟,太祖處死褚英則在立國的前一年)。

2

康熙處死班布爾善,其實背叛了祖訓。

早在天命六年正月,太祖曾召集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等,祝告天地,焚香設誓:「吾子孫中縱有不善者,天可滅之,勿令刑傷,以開殺戮之端。如有殘忍之人,不待天誅,遽興操戈之念,天地豈不知之?若此者,亦當奪其算。昆弟中若有作亂者,明知之而不加害,俱懷禮儀之心,以化導其愚頑。」(《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三)

太祖努爾哈赤對天起誓,是鑒於自己曾處死長子褚英、囚死二弟舒爾哈齊的人倫慘劇,痛定思痛,發出的懺悔之意:「似此者,天地佑之,俾之孫百世延長。所禱者此也。自此之後,伏願神祗,不咎既往,惟鑒將來。」

他現身說法,頒發祖訓。繼任者皇太極並未當回事,不但囚死堂兄阿敏等,還將對自己有不滿情緒的親妹莽古濟施以凌遲之刑。

權力之爭,即便家人親戚,也不能倖免遇難。

清室毒舌痛斥宗室輔臣驕縱枉法,康熙背叛祖訓,也被嘉慶議罪嚴懲

康熙帝戎裝像(中坐者)

與清室皇家有不少淵源而後家道中落的潦倒文人曹雪芹,在《紅樓夢》第八十二回中,借文弱的林黛玉發出深沉之音:「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尋常人家如此,皇家宮苑亦如此。

但是,清朝的皇帝,始終佔了上風。

班布爾善也該死。處在拱衛皇帝的要津,又主持內院工作,卻想借權臣之手,達成篡弒的政治目的。只不過他張狂外露,不如主持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安親王岳樂,向鰲拜妥協,做得巧妙,藏得隱秘,差點躲過了康熙帝新賬舊賬一起算。

康熙絞殺班布爾善,以全屍保住了皇家臉面,卻又威懾了蠢蠢欲動的宗室陰謀。

3

班布爾善之後,康熙仍有過命宗室進入內閣輔政。

康熙十六年七月,以禮部尚書獲授武英殿大學士的勒德洪(勒德渾),也是皇族成員。他是太祖五叔公(五祖)包郎阿的曾孫。太祖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死於明朝總兵李成梁的陰謀後,努爾哈赤起兵復仇,四祖家族成員集體背叛,甚至陰謀圍攻,唯有五祖包郎阿及其子孫率先追隨太祖,多有軍功,得了紅帶子的覺羅身份。勒德洪的父親機達席庫獲二等輕車都尉。

勒德洪與明珠同時獲授武英殿大學士,因為覺羅身份,勒德洪班次在前。但是,明珠與保和殿大學士索額圖纏鬥傾軋,爾後索額圖去職,明珠及其親信大學士余國柱操縱內閣票擬,賣官鬻爵,結黨營私,作為皇族成員的勒德洪無視他們侵害皇權,嚴重失職瀆職。

康熙授意詞臣高士奇聯絡左都御史徐乾學,通過江南道御史郭琇參劾明珠八大罪狀。康熙對內閣成員重新洗牌,只保留了一個對自己忠誠且廉正的保和殿大學士王熙,將「勒德洪、明珠,著革去大學士,交與領侍衛內大臣酌用」(《清聖祖實錄》卷一百三十三,康熙二十七年二月壬子)。

清室毒舌痛斥宗室輔臣驕縱枉法,康熙背叛祖訓,也被嘉慶議罪嚴懲

嘉慶帝

嘉慶初年,以兩廣總督兼協辦大學士的吉慶,也是覺羅,為官廉潔,治吏嚴明,不意在永安平亂中處理失當,被革除協辦大學士,留任總督。與他素來不和的廣東巡撫瑚圖禮,手持密諭,矯旨追責。吉慶不甘受辱,吞食煙具,尋了短路。

再如嘉慶朝,以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的琳寧,以東哥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的祿康,身為宗室,卻因失察身邊的人員犯罪,而丟了中堂的位置。更有趣的是,祿康家人開局聚賭之外,屬下兵丁竟然參與了嘉慶十八年天理教首領林清領導的攻打紫禁城一役。

在平定林清癸酉之變中建有大功的禮親王昭槤,對於這些「皆不終其位」的「本朝宗室輔臣」,做了一個總結:「蓋以天潢驕縱,易以致咎。」(《嘯亭雜錄》卷二)

然而,昭槤譏諷祿康等人時,卻沒有料到自己平叛有功不得賞、牢騷幾句被揭發。嘉慶二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嘉慶帝諭旨內閣:「昭槤承受世封,席豐履厚,平日以田租細故,在順天府、步軍統領、刑部等衙門,涉訟累累。而於府第中仍如此非刑虐下,實屬奇貪異酷,僅止革去王爵,不足蔽辜。俟結案時,仍當治以應得之罪。」(《清仁宗實錄》卷三百一十二)

嘉慶帝不但將昭槤革去親王,還押入宗人府拘禁了數月,收走了近千畝田產。因為昭槤不但妄自尊大、目無君上、凌辱大臣、濫用非刑等,還公然背叛了聖祖康熙帝欽定的「永不加賦」國策。

宗室輔臣在官場不得善終,咎由自取。

昭槤治史不鑒,卻在府第中,也幹了不少違法亂紀的勾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禮觀書 的精彩文章:

成年康熙33年不再冊立中宮,是對故皇后情有獨鍾,還是別有用心?
康熙一再寬容威脅皇權的鰲拜,為何要活活餓死幫助最大的索額圖?

TAG:以禮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