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歐美人的貪婪,差點讓北美野牛絕種

歐美人的貪婪,差點讓北美野牛絕種

撰文/賴建誠,經濟史學家


背景

美洲野牛的學名是(Bison bison),這和人類的學名(Homo sapiens sapiens)一樣,都是「只此一脈,別無分支」。「Bison」的俗名是「Buffalo」(水牛),這是不正確的稱呼,但已積非成是,本文仍用野牛來指涉「Bison」。

北美洲野牛(Bison bison),來源:「American Bison」, Wikipedia

野牛迅速萎縮的狀況如下圖:最淺色部分是原始的存活範圍(人類獵殺之前);稍深色是1870年的存活範圍;最深色黑點是1889年。我們得到簡明的印象:半世紀間從大面積萎縮到點狀。若以數字來表達,1800年之前約有6000萬頭,1830年4000萬,1870年550萬,1889年美國境內541頭(你沒看錯)。二戰後恢復到5000頭(美國)與1.5萬頭(加拿大);2000年北美約有36萬頭,暫無滅絕之虞。

來源:「American Bison」, Wikipedia

接下來看大屠殺的證據:堆積如山的牛骨等待磨成肥料。肉會製成罐頭,皮革呢?西部電影里的牛仔,槍帶與槍套是牛皮做的,馬靴、馬韁都是。問題是:19世紀末之前北美的人口總數,還比不上被屠殺的野牛總數。這些皮革到哪去了?答案很簡明:出口到歐洲賺外匯。歐洲人(或國際皮革貿易)對北美野牛的貢獻,正如《晉書》卷69《列傳》第39所說:「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堆積如山的野牛骨等待磨成肥料(1892),來源:「American Bison」, Wikipedia


出口滅絕論

用經濟分析的語言來說,大屠殺有三項主因:(1)野牛皮的價格,不會因供給的變化而變化。通常是供給增減,價格會跟著跌漲,但野牛皮的價格,19世紀下半葉卻反常地穩定。(2)政府對屠殺野牛沒有管制措施,幾乎人人可自由獵殺。(3)歐洲的製革技術創新,使得大量野牛皮具有商業價值。過去的三合一見解是:(1)軍隊遷移造成屠殺;(2)鐵路開發破壞生存空間;(3)土著獵殺這三項解釋都對,但只是必要條件,要把這6項因素合併,才有較完整的解釋。

本文的新意是,上述6項重點內的國際貿易面(歐洲對美國皮革大量需求),才是大量屠殺的主因,但這需要堅實證據才能定案。問題是:19世紀下半葉野牛皮的出口數量,並無海關的完整數據,也容易把野牛皮和飼養的牛皮混為一談。這就需要靠統計推論,估算野牛皮出口量的系列數據。既苦於無可靠信息來源,就必須從報紙、私人日記、商業指南、拍賣公告、歐洲各國(尤其是英法德)的牛皮價格,做各種統計推算,這是泰勒(Taylor,2011)的主要貢獻。

1913—1938年間通行的野牛鎳幣,來源:「American Bison」, Wikipedia

這些直接和間接的數據,都指向一個重要結論:北美野牛的迅速萎縮,主因是出口滅絕。支持出口滅絕論的主要證據,是1871—1883年這13年間,竟然密集輸出約600萬張野牛皮。背後的意義是:出口的皮革質量要求較高,若加上淘汰的不良品與次級品,總屠殺量約900萬頭。這和前面的地圖(1870—1889年間的野牛分布點迅速縮減)基本上相符。

野牛事件的重要特點,是短期密集有系統的作為:1870年之後的十年內,就少了一半,這是「大平原的大屠殺」(slaughter on the Plains)。有何證據能把大平原的屠殺,和歐陸皮革市場建立起因果鍵?以下會用數據顯示:(1)野牛的屠殺與牛皮出口呈現密切相關。(2)牛皮出口與歐陸的進口呈現密切相關。

野牛肉罐頭,來源:「American Bison」, Wikipedia

出口滅絕論若成立,過去的各種推論與見解,例如鐵路開發破壞棲地、土著獵殺,就顯得次要或甚至難以成立。出口滅絕論能成立,核心論點是:(1)從需求面來說,歐洲對皮革的強勁需求,造成國際價格長期穩定。(2)從供給面說,就算北美密集屠殺,大量出口牛皮,也不會造成供給過剩,皮革價跌。(3)既然有殺就能賣,價格也不跌,政府也不管,那就沒理由不做了。


背景環境

19世紀下半葉,要在廣袤平原中短期間內滅殺,需要運輸條件與加工業配合。太平洋聯合鐵路在1860年代,沿著Platte谷興建,獵人搭火車沿途捕獵,創造出一條「獵殺走廊」:把獵人送到獵地、把獵物向東部運送出口。當時尚無冷凍設備,皮革必須初步處理後裝船,牛肉用鹽腌制(如香腸)或煙熏保存,並不外銷。

另一項原因,是草原逐漸開墾成農田,減少野牛生存空間。但這項威脅並不關鍵,因為1860年代大草原,人口總數不到17萬人,農家佔地不到1%。南北戰爭期間(1861—1865),因忙於戰事而緩和獵殺,但影響不大,因為主要戰場與戰役,大多在無野牛或野牛數少的地區。

真正的殺手來自大西洋對岸:歐洲的製革業。1870年左右,英國和德國發展出新的處理技術,能把美洲野牛皮製成高價值的各種製品。北美原住民對野牛的處理方式是:冬季牛肥時,食用牛肉、肝、脂肪,牛皮因油多處理費工耗時,缺乏加工原料與揉革技術,手法還很原始,無法發揮商業價值。

有人說美國在1870年代,已從英德學到這套製革技術。就算美國有這套技術,以19世下半葉的市場規模和購買力,也無法消化龐大規模的宰殺。歐洲的購買力與市場強度,加上製革技術效率化,是野牛命運的交叉雙刃。

北美洲野牛(Bison bison),來源:「American Bison」, Wikipedia

美國商人的做法很簡單:把肉品留在國內,皮革初步處理後運往英國加工。英國下的訂單通常每批都超過萬件,美國東部的出口商,派人赴西部收購牛皮,簡單幹燥後運往紐約或巴爾的摩港。牛皮運到倫敦時,價格還相當低廉,由於到貨數量龐大,甚至還需要暫停進口。

1871年冬與1872年春間,某家英國公司訂購500張牛皮,表示若初製成功,會續購「無上限的數量」(unlimited number)。那時已有人預測:照這個趨勢不出幾年,美洲野牛可能就會滅絕(引述自1872年8月17日London Times,從紐約所做的報導)。英國的製革技術有專利嗎?若有,加工廠的數量就有限。應該沒有,一因找不到專利的記載;二因這種加工不像蒸汽機那種發明,需要給固定年份的保障;三因加工廠數量多,表示技術散布快,不會是獨佔性的行業。

加工後的牛皮用處很廣,除了服飾、鞋類、家用,還可製成傳動機械用的皮帶,還可磨刮鬍刀。製革技術很快在英、德、法流傳,引發對野牛皮的更大需求。以法國西岸的港口Le Havre為例,1873—1876年間的《牛皮市集》(La Halle aux cuirs)周刊,就記載美洲牛皮到港的消息。再以英國利物浦港為例,1873年到港的美洲牛皮數量是93,498件,其他港口有各自的進口量。

由於出口需求量大,價格穩定,許多人加入這個行業。出口的皮毛要求去毛,這也需要大量勞動力,很快就形成龐大的一條龍:獵殺、剝皮、加工、裝運、航行。雖然無具體數字可徵引,下列模式應可顯示這個行業的系統性。1872—1874年間,堪薩斯州大約獵殺300萬頭,此州獵捕殆盡時,獵人隊南向今日的俄克拉何馬州、西部德州、新墨西哥州東部。整體而言,獵殺行業急起速落,從堪薩斯州往南,7年不到就結束。

獵殺野牛,來源:「American Bison」, Wikipedia

之後獵殺者就往北走,但遇到蘇族印第安人的抵抗。1870年代末期打敗蘇族後,北太平洋鐵路把獵人往西帶,進入蒙大拿州大平原,1880年抵達Glendive,1881年就到了Miles City。北方的牛群1850年左右開始被獵殺,每年要送20萬—30萬件牛皮去密蘇里州。鐵路開發、擺平印第安人後,北方的獵牛在1881—1882年間走到高峰。很快地,商業獵牛在1883年時已開始下滑,最後一批無毛牛皮去運往東部是1884年。

統計推估

具體推估歷年屠殺野牛的數量,較可靠的來源是鐵路運送記錄。三項原因說明這種記錄不存在。(1)那是南北戰爭的時代,許多規範尚未建立。(2)獵捕地區多在荒野,管理鬆散,不是每個轉運站都有明確記錄。(3)獵殺頭數與皮件數不相符,因為要汰除太小或質量不符的。有人大略估算,南方在19世紀末約屠殺370萬頭,北方的總數無可靠記載,難以推估。

還剩一條路可走:海關進出口記錄。為何有記錄?因為要課稅。海關記錄的優點,是年月日與數量明確,缺點有二:(1)記錄是以重量計,而非件數,所以只能用重量推估件數。(2)如上所述,出口件數並不等於獵殺數。若要從重量與價值推算件數,前提是要知道歷年的牛皮價格變化。

下表是1866—1885年間的牛皮價格,有三項指針:(1) WP是從Warren and Pearson物價指標,取得每件牛皮的價格。(2) NY是紐約商會年度報告內,每件牛皮的價格。(3)HP是支付給獵牛者的皮件價格。

1866—1885年間每件牛皮的價格,來源:Taylor (2011): 「Buffalo hunt」, p. 3179 Table 1

下圖是野牛皮出口的趨勢(1867—1886)。牛皮分兩大類:一是野牛,二是人工畜養的牛隻(畜牛)。先看縱軸(左側):這是野牛皮每年出口數量。縱軸(左側)是畜牛的數量(單位:千頭)。若提到野牛,就看左側縱軸;提到畜牛,就看右側縱軸。

牛隻與牛皮的統計:1867—1886,來源:Taylor (2011): 「Buffalo hunt」, p. 3180 Figure 2

此圖內有6條線,相當複雜,不易解說。簡便的方法,是說明各線條的意思,請依線索讀。(1)Total hides=野牛皮總數。(2)Cattle=畜牛隻數。(3)Implied cattle hide export=推估的畜牛皮出口數。(4)Breed stock=配種用牛隻數。(5)Buffalo hide export=野牛皮出口數量。(6)Cattle slaughter=畜牛屠宰量。

這是從美國觀點(出口國)所顯現的統計,同樣重要的是,藥用進口國的統計來對照。泰勒(Taylor,2011)只有英國海關的進口數據,德國、法國和其他國家的沒有。困擾還是一樣:我們的關懷是野牛獵殺數,但海關記錄只能顯示牛皮重量而非頭數,所以還是要從重量推估件數。

推估的英國進口牛皮數量(1件=1頭),1866—1897,來源:Taylor(2011): 「Buffalo hunt」, p. 3186 Figure 3

作者必須用反事實推論法:強烈假設每112磅的牛皮等於4件牛皮。估算的結果如下圖所示,為何有3條線?那是統計方法估算的結果:(1)中間那條是推估值;(2)上面那條是95%信賴區間的上限值;(3)下面那條是下限值。簡單地說,如果你相信作者的假設(112磅牛皮=4件=4頭野牛),那麼這三條線就是,英國從美國進口的牛皮件數(1866-87,1件=1頭)的可能範圍。此圖顯示幾件事:

(1)1870年代初期之前,英國的進口數量很少。會出現負值,那是推估不精確(誤差)造成的。接近零是合理的,因為在揉革技術突破前,英國沒理由遠從美進口野牛皮。

(2)技術創新後(約1871)進口數急遽攀升,1875頂峰時每年超過60萬件。

(3)1878年左右又跌到零在線。

(4)法國的進口量沒有類似數據,但若以頂峰期(1875)為例,英法的進口量大約超過百萬件(英=60萬,法=40萬)。這和上圖所顯示的大致相符:1875年的野牛皮出口量超過百萬張。

(5)1866—1887年間的數量合計,出口到歐洲(英法德)的總量,應超過350萬張。

這就支持本文的基本假說:美洲野牛數量的急速萎縮,元兇是歐洲製革技術創新後,對美洲牛皮產生大量需求。這是需求面的影響,獵殺野牛就是要供應這批超額需求。世界市場的需求,才是遠方的原凶。還有個小疑問:美洲的野牛皮,在1875出口量頂峰那年,約佔全世界牛皮出口量的百分比?泰勒(Taylor,2011)告訴我們一個驚人的數字:3%—4%。

這傳達了更嚴重的訊息:人類的恣意需求,是經濟動物迅速萎縮或滅絕的元兇。人類對野牛的威脅,只是對竭澤而漁的個案。受類似屠殺之害的動物還有許多,例如:18世紀哈德遜海灣公司對海狸(beaver)的獵捕、北太平洋的海豹皮、北極圈內的弓頭鯨獵殺。

【參考書目】

「American Bison」, Wikipedia.

Taylor, Scott (2011): 「Buffalo hunt: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virtual extinction of the North American bis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1(7):3162-3195.

Dolin, Eric Jay(2010):Fur, Fortune, and Empire: The Epic History of the Fur Trade in America,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埃里克·傑·多林《皮毛、財富和帝國》,馮璇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從戊戌變法的失敗說起
男人女性化的背後是女人男性化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