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91蘇聯解體,外蒙古與外東北空檔期,中國為何不採取行動

1991蘇聯解體,外蒙古與外東北空檔期,中國為何不採取行動

眾所周知,晚清時期的中國,幾乎天天處在被割地賠款的命運當中,在那一系列的條約下,讓整個中國變得支離破碎。但是你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嗎?蘇聯在1991年被迫解體,此時依附於蘇聯的「外蒙古」以及「外東北」處於一個空檔期,中國為何不採取行動將其收回呢?

其實在蘇聯解體的時候,此時的外蒙古以及外東北已經長期處在蘇聯的統治之下,再加上蘇聯當時的發展是比中國要好的,因此,從他們內心來說是不願意「回國」的。反觀此時的中國,雖說改革開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某些方面上來說還是比較落後的。

還有一點就是外蒙古當時是被國際社會所承認的擁有主權的國家,那麼此時的中國是沒有任何理由與權力去收回外蒙地區的,倘若一意孤行,必定會牽扯到「主權」與「侵略」的問題。而其還有一點是,當時的外蒙古緊挨蘇聯,不論在生活上,還是文化上,外蒙古與蘇聯的親近程度是要比外蒙古與中國的親密度高。

「仁義禮智信」這是中華美德,也是我國的立國之本。中國在外交方面上,也是一直在遵從這些美德。既然在中國的過去已經發生了那些屈辱的歷史,那麼我們也是承認的,承認自己的不足,才能變得更加強大。因此,目前來說,中國與蒙古國的外交關係十分融洽。倘若當時中國在蘇聯解體後出兵收復蒙古國,必定是被國際社會所取笑的。

蘇聯解體的那段時間裡,中國還處在改革開放初期的發展階段,國內各個方面還算是比較落後,特別是在軍事方面,相比較世界上其他國家而言,中國的軍事力量是非常落後的。而當時蘇聯雖然是解體了,但是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大部分的軍事力量,將中國與當時俄羅斯的軍事力量相比,顯然是不夠俄羅斯塞牙縫的。如果中國貿然出兵,有可能會導致解體後的國家再次聯合,那麼此時的中國是沒有獲勝的把握。因此,當時的中國並沒有採取任何的行動。

其實還有一點,中國所進行的邊界劃定其實是在蘇聯解體以後,中國的鄰國在和平且互相諒解的基礎上,順利完成了《邊界協議》,其中就包括中國與俄羅斯的邊界問題。從長遠來看,中國需要與中亞各國以及蘇聯解體後的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倘若當時中國選擇趁虛而入,必定是弊大於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的德國,連英國都沒有佔領,為何要向蘇聯發動進攻?
此人剛入伍三個月,卻成李雲龍的警衛員,論勇猛段鵬都不是對手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