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引入「時間銀行」 讓養老事業充滿溫情

引入「時間銀行」 讓養老事業充滿溫情

「時間銀行」是美國人埃德加·卡恩在1980年時期提出的。它是一種特殊的銀行,存儲與支付的不是貨幣而是服務時間。凡加入「時間銀行」的儲戶(志願者),可將參與公益服務的時間存入其中,當自己遇到困難需要服務或幫助時,憑儲蓄卡,本著「用時間換時間」的原則,可提出求助申請,由「時間銀行」安排人員向其提供相應的服務。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其組建的初衷。

人都是從年輕慢慢變老,年輕時身體好、精力旺盛,能夠幫助別人;而年老時不僅體能下降,而且還容易患上各種疾病,非常需要別人的幫助。鑒於人的這種生理規律,所以埃德加·卡恩「時間銀行」的倡議一經提出,人們就很自然地想到將其引入養老事業當中。「時間銀行」可以把你年輕時服務老人的時間,轉化成你年老後得到別人服務的時間。你年輕時付出的時間越多,年老後得到的時間也就越多。

根據國際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達到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達到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處於老齡化社會。2017年,我國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2.4億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已高達17.3%,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58億人,佔總人口的比例也有11.4%。顯然,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與此相適應,養老問題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贍養老人,除了要具備基本的物質條件外,還需要提供相應的服務。老人不僅有生活需求,還有情感需求。人越老越像小孩,越需要別人的陪伴與撫慰。實際上,許多老人不怕吃得差點、住得差點,最怕的是孤單、沒有人理會。而這一點,正是容易被忽視的。

針對這一點,在養老事業中引入「時間銀行」就非常重要了。因為「時間銀行」可以發動和引導廣大志願者特別是年輕人積极參与到養老事業中來。當一群群年輕人走進老年人的生活中,他們帶來的就不僅僅是服務,還有悉心的陪伴和情感的撫慰。這對老年人來說,就無異於冬日遇到暖陽、盛夏遇到清泉。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自上世紀末以來,我國南寧、重慶、南京等城市已零星出現「時間銀行」的雛形。它們在運作時基本上都是依託於居民小區,服務對象主要是老人,服務類型多種多樣:從陪聊、出門嚮導、便民服務、技能培訓到專業的諮詢等都有所涉及。但整體規模都比較小,參與的人數也很有限,社會大眾對其知之甚少。不過,這些城市的民間探索無疑為我國政府部門引進與推廣「時間銀行」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政府部門率先動作的是敢為天下先的深圳。近日有媒體報道:深圳將以立法形式在養老事業中引入「時間銀行」——由深圳市民政局起草、正在徵求市民意見的《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第三十四條明確規定:「特區建立養老志願服務時間銀行,志願者或其直系親屬進入老齡後根據其養老志願服務時間儲蓄、志願服務積分等優先、優惠享受養老服務。」其主要目的是鼓勵志願者特別是年輕人積极參与養老服務。

「時間銀行」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能還顯得比較陌生,但是其操作原理大家應該都不難理解,現在深圳市無償獻血採取的就是類似機制:志願者獻血後,可以將其獻血量予以儲蓄,等將來自己或直系親屬有用血需求時,就可以據此獲得相應數量的免費血液。這一既有公益(互助)性又有自助性的操作方式,效果非常好。與之相比,「時間銀行」存儲的不是獻血量而是服務時間。標的雖然不同,原理卻是一樣的。

要讓「時間銀行」能夠在我國養老行業真正落地,首先需要政府部門出台相關政策,並督促有關部門建立起一個具有高度公信力的專業機構體系,由它們來考察、計量、管理志願者的服務時間;與此同時,要大力開展這方面工作的宣傳,讓社會大眾能夠充分認識其存在的意義,以便有這方面能力和意願的人都能積极參与其中。此外,養老機構和有老人的家庭也要積極配合,最大限度地開放自己,並做到相應的接納安排。如此,廣大的志願者才能夠切實發揮自己的作用,老人們的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才能夠得到更好的滿足。

如果我國各地政府都能象深圳這樣,將「時間銀行」引入養老行業,那麼,我國的養老事業就一定會溫情倍增!有志願者不時出現在自己的身邊,老人們的黃昏時段就一定不會無聊和孤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大跌之下,居然有暴漲10倍的品種
歐美股指全線下挫 納指大跌逾2% 機構今日關注這些股…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