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越戰爭中,解放軍的坦克部隊指揮員為什麼傷亡那麼大?

中越戰爭中,解放軍的坦克部隊指揮員為什麼傷亡那麼大?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中國出動了規模相當大的裝甲兵部隊,擔任開路尖刀向越軍防線發動猛烈突擊。據統計,解放軍共參戰5個軍坦克團、2個軍區獨立坦克團(另1個營),以及1個自行火箭炮營,集結坦克近700輛、裝甲車80餘輛、自行火箭炮18輛,成為建軍以來戰役規模出動裝甲兵部隊最多的一次戰爭。

越南北部到處是連綿的山地,峽谷林立,遍布森林草叢,有很多大小河流,道路稀少,過河的橋多又窄又脆。也就是說,在這個地區進行軍事行動,步兵機動尚且困難,更不適合於裝甲部隊行動。然而,為了速戰速決,完成戰略任務,解放軍裝甲兵部隊還是克服困難,頑強殺敵,在亞熱帶山嶽叢林中演出了一場真實版的「蛇谷奇兵」。

眾所周知,由於歷史的原因,解放軍在這次戰爭中遭遇了不少艱難挫折,打出了很多經驗教訓。其中教訓之一,就是坦克兵指揮員的傷亡比例較高,特別是營、連、排一級幹部。如廣州軍區第41軍坦克團3營營長劉宏生烈士、廣州軍區第55軍坦克團7連連長李德貴烈士,戰後均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廣州軍區第42軍坦克團6連指導員任柱恩烈士,戰後被授予二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廣州軍區第55軍坦克團坦克3營營長鬍揚發烈士、8連1排長朱司貞烈士、8連3排長何關牛烈士,廣州軍區獨立坦克團1連連長溫勇烈士等,戰後均被追記一等功。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坦克兵指揮員傷亡呢?主要是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出於戰略考慮,我軍的作戰方針是速戰速決,以坦克為先導快速突破越軍防線,配合步兵圍殲敵人。這樣坦克就被置於攻擊尖刀的地位,要求不顧一切向前突擊,不惜傷亡和戰損,以最快速度攻擊到位。在山嶽叢林不利於坦克的地形上高速穿插,遭到越軍層層火力攔阻,不論幹部戰士,都面臨著同樣流血犧牲的危險。

第二,我軍的光榮傳統是幹部靠前指揮,身先士卒,坦克兵各級軍政指揮員都須親自登車,率領部(分)隊攻擊前進。這樣,指揮員起到的作用更突出,面臨的危險更大,不可避免地增大了傷亡比例。

第三,越軍先後師從我軍和蘇軍,其高級指揮員多到蘇聯的軍事院校進修,如著名的伏龍芝軍事學院等;中低級指揮員則大都在我國學習培訓,如南京軍事學院、桂林陸軍學院、昆明步兵學校等。越軍熟知我軍的戰鬥條令,對於坦克兵的攻擊隊形和指揮車位置、特徵(坦克外面豎有雙天線)很是了解,因此作戰中便集中火力攻擊我軍指揮坦克,造成我指揮員傷亡。

在實戰中付出了血的代價後,我軍坦克兵也吸取教訓,採取打亂戰鬥隊形、指揮員不固定乘車、各坦克均加裝雙天線等措施,並且加強了與步兵的協同,避免坦克脫離步兵出擊,從而有效規避了損失,越打越順,最後橫掃越北,勝利完成了作戰任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中越戰爭的決心下得對!軍委首長是這樣說的
解放軍兩個師打越軍一個師,用564門炮打垮敵148門炮

TAG:沈聽雪 |